被烧成灰的蚂蝗,处理不当,遇水能生出更多小蚂蝗,农村老说得并不假
在农村的小河、水沟、沼泽和池塘里,只要有水,到处都有它的身影。蚂蝗外形丑陋,让人生厌。
蚂蝗特别敏感,水一有动静,就会立即行动,悄无声息地吸附在人的身上,吸食人的血液,让人防不胜防,令人恐惧。
因此,老百姓非常讨厌这种生物,在农村有很多关于蚂蝗的说法。
蚂蝗吓人,而且防不胜防
有农村老人说,把蚂蝗烧成灰,遇到水会生出更多的小蚂蝗,这是真的吗?
我堂哥的姥爷是一位乡村老中医,行医多年,有丰富的医疗经验。
记得小时候他给我们讲,把蚂蝗晒干,然后用过去烙饼的鏊子烤焦,研成粉末,放到水里,过几天水里会生出很多小的蚂蝗。
如果用药不谨慎,病人误服没有处理好的蚂蝗粉末,还会在人体中生出很多小的蚂蝗。
在农村,类似的传说非常多。
有人说,蚂蝗和蚊子都妲己的骨灰变成了,又恶毒又除不尽。
尽管有些传说不可信,但蚂蝗确实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
蚂蝗和土地里的蚯蚓一样,是一种环节肢软件动物,天生就有断面再生的能力,据农村人说,把蚂蝗砍烂,遇雨或扔进适合其生长的水里,切碎的蚂蝗每一个碎块都可以重新长成小蚂蝗。
蚂蝗“再生力很强,如将其切断饲养,能由断部再生成新体。”(《百度百科.水蛭》)。
那么把蚂蝗烧成灰,真的也能生出更多的小蚂蝗吗?
《本草新编.水蛭》中有这样两段问答,“或问水蛭至难死,又善变化,能一身而化为千万,宜世人疑而不敢用也,先生谓并不害人,此则难信也。曰∶水蛭制之不得法,则难死而能生;制之得法,则不生而永死。”
给出答案的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的答案说明,蚂蝗确实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与农村老人的说法不谋而合。那么蚂蝗烧制成灰,是否仍如农村老人所说,有复生的可能呢?
“或问炒制水蛭,万一不得法,其性犹存,则一留肠腹之中,安得而不害人乎?曰∶何畏之极也。予有解之之法,用水蛭之汤,加入黄土二钱同服,即水蛭不死,断亦无害。”
张老夫子的答案是具有权威性的,他在用蚂蝗治疗伤寒病方面,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给出的答案再次佐证了农村老人的说法并非妄言。
蚂蝗具有断面再生能力,被烧成了灰,如果有活性存在,遇到水确实是可以复生的。
清代著名医家张璐所著的《本经逢原》中的记载也佐证了农村老人的说法,书中说,入药蚂蝗若是处理不好,研细成末,蚂蝗也能再生,“倘灸不透虽为末,经年得水犹活,人腹尚能复生。”
过去,医药条件有限,尤其农村,用蚂蝗入药,多是先把蚂蝗晒干,然后放在鏊子上烤焦,然后研成细末,再入药,处理难免有所疏忽。
那么怎么样才能有效地杀灭蚂蝗,为人所用呢?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给出的方法是“取水蛭之干者,用铁刀细切如小米大,文火炒至黄黑色,有烟起取出,不可放在地上,不得土气,又安能重生而变化哉。”(《本草新编.水蛭》)
清代著名医家张璐所著的《本经逢原》对蚂蝗入药更为谨慎,“用水蛭须曝干,用猪油熬黑,令研极细”,”凡用须预先熬黑,以少许置水中七天内不活者,方可用之。”(《本经逢原》)
其蚂蝗入药的谨慎程度,再次证明农村老人把蚂蝗烧成灰,会有小蚂蝗复生的话并非虚言。
蚂蝗的药用价值非常高,但由于受农药和水体污染的影响,野生蚂蝗日益减少,养殖蚂蝗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生财之道。
随着对蚂蝗的深入了解,农民对付蚂蝗叮咬和利用蚂蝗造福患者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蚂蝗是软体动物,缺少皮肤的保护,对刺激性物品非常敏感,养殖农户便充分利用蚂蝗这一弱点,先将蚂蝗捞出洗净,然后用盐水、石灰或酒等将蚂蝗闷死,再置于阳光下曝晒干,一般经过这样处理,蚂蝗活性就会被杀灭。
随着医药水平的提高,农村老中医那种把蚂蝗烧成灰,然后再行入药的方法已经被废弃,而是通过药物提取的方法,将蚂蝗素等药物成份提取出来,再应用于病症,从根本上杜绝了蚂蝗复生对人体伤害的可能性。
但是,农村水体面积较大,稻田、池塘、小河、水沟等有水的地方,多有蚂蝗,一定要防止被蚂蝗咬伤,更要防止内袭类蚂蝗进入体内。
因此,不能不提到很多人关心的另一个问题。
农村老人说,蚂蝗可以钻入人的身体里面去,而且能够在人体内繁殖,这是真的吗?
还有农村老人说,牛马的胃里和肺里有蚂蝗寄生,这种说法又是不是真的呢?
乡村滋味,我们下期回答蚂蝗会不会钻入人或牲畜的身体里,会不会在体内繁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