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7月移送起诉电诈嫌疑人6000余名 返还涉案资金1.25亿元

今年以来,重庆各区县、各有关部门通过强化破案攻坚、宣传引导、劝阻劝返及落实行业责任等,做好全民反诈工作。公安机关在打击治理电信 络诈骗关联犯罪“断卡”“断流”行动中,共打掉“两卡”犯罪团伙61个,抓获嫌疑人4200余人,抓获蛇头、非法出境近700人。重庆各区县、各有关部门不断拓展阵地、创新载体、丰富内容,通过举行“全民反诈·你我同行”灯光秀、物业上门、文化下乡、邀请 红和民间艺人拍摄短视频、排演反诈情景剧、制作“反诈蛋”、反诈围裙等方式开展 会宣传,以定向推送反诈彩铃,进企业、学校举办反诈培训,开展精准宣防策略研究等方式进行精准宣传,有效提升宣传的覆盖面和精准性。部署持续深入推进筑牢反诈“防火墙”。

与此同时,重庆市通信管理局、人行重庆营管部、三大通信运营商及多家金融单位会同公安机关积极搭建工作平台及分析系统,通过大数据发现潜在可能被骗受害人信息,形成预警指令推送各区县,及时开展电话、短信、上门劝阻,累计预警劝阻186万人次,有效率达99.88%。各行业、部门聚焦源头治理,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协作督导机制,严格落实相关行业领域监管工作,逐步形成强有力的反诈共治合力。

在此间召开的重庆市全民反诈专项行动视频推进会上,会议进一步部署强化该市全方位组织推动、全覆盖宣传防范、全链条纵深打击、全领域源头治理、全环节技术反制等工作,坚决遏制电信 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

近期电信诈骗警情分析及典型案例

近期,全市电信 络诈骗案件立案中,刷单返利类、“杀猪盘”类、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诈骗较为高发:

(一)刷单返利类,在全部电信 络诈骗案件中占比24.29%,受害人中女性占比80.17%,年龄分段主要是18—35岁。

典型案例:2021年8月11日14时许至2021年8月11日18时许期间,张某通过微信群看到有人发送做手工活的信息,遂通过信息添加对方企业微信好友,对方叫其下载“全民帮手”App做任务。张某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通过微信扫码、银行卡支付的方式向对方分别转账328元、139元、355元,后对方返还344.4元、145.95元、372.75元。接下来,张某再次向对方转账3599元,对方谎称系统原因又让张某分别转账2698元、7398元、19900元、39800元、39800元,但仍不返款,张某便发现自己被骗。张某共计转账114017元,对方返还本金和佣金863.1元,共计损失113153.9元。

作案手法:不法分子通过QQ群、微信群等聊天工具吸引目标群体,晒兼职收益,付款截图等骗取受害人信任,让其获取小额利益后再加大投入,最后以“任务单未完成”等为由拒退本金。

防范提醒: 络刷单100%是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涉及“缴纳定金”“轻松日赚上百上千”等 络信息做到不听、不信、不传。

(二)“杀猪盘”类,在全部电信 络诈骗案件中占比22.08%,受害人中女性占比68.6%,年龄分段主要是22—50岁。

典型案例:2021年7月,池某微信收到一陌生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来自某婚恋 。池某通过后,双方在微信上聊天并逐渐确定恋爱关系。8月初,对方给池某一个 址,叫其在上面买黄金期货,池某在 站上注册后,以向 站客服发的银行账 转款的方式购买黄金期货。池某陆续转款141万余元后,发现 站打不开,才意识到被骗。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通过微信、抖音、陌陌、Soul等聊天软件或婚恋 站,以 络交友的方式联系事主,经过一段时间交流,双方建立起较为稳定、相互信任的关系,并在这期间隐晦透露自己有赚钱渠道。通过让受害人帮助操作博彩、赌博等诈骗平台账 ,或直接展示自己的获利渠道,或慌称自己亲朋知悉某平台漏洞能算出某平台赚钱规律为由,引诱受害人前往赌博平台投注。先以小额获利引诱,逐步引导受害人加大投入。

防范提醒:理性对待、认真辨识 络中的陌生人,尤其不能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银行卡 等重要信息,警惕对方提出的任何转账需求,避免在不知不觉中误入骗子的“感情”圈套而向诈骗分子转账。

(三)贷款、代办信用卡类,在全部电信 络诈骗案件中占比12%,受害人中男性占比68.14%,年龄分段主要是25—35岁。

典型案例:2021年8月10日,邵某用手机下载“某某金融”App贷款5万元,遂用身份证注册,被告知其填写的银行卡 错误,对方让他转账25000元帮忙处理。邵某转账后,对方又以他银行卡流水不够补流水为由,让他继续向指定的账户转账。然后,对方称邵某金融账户被冻结,让其再转账,邵某发现不对遂 警。共计损失180998元。

作案手法:嫌疑人会在各大门户 站发布“免审批、无抵押、低利息、放款快”的贷款广告吸引受害人,在获取受害人信任后编造各种理由,提前向受害人收取费用,直到受害人发现被骗。

防范提醒:免审批、无抵押、低利息、放款快是诱饵,好处费、保证金、中介费是目的,贷款请找正规银行贷款机构,认清真实与虚假。不要向陌生人提供银行卡密码和动态验证码,不要随便在 络提供个人信息。

(四)冒充领导、熟人类,在全部电信 络诈骗案件中占比6.45%,受害人中男性占比66%,年龄分段主要是30—50岁。

典型案例:2021年8月13日,屈某微信通过了“某镇党委书记张某”。该“张书记”说,需要屈某帮忙先转16万元到自己账上办事,稍后还款到屈某银行卡上。屈某便向其卡 分两次转了16万元。后屈某电话真实的张某本人,其称没得这回事,而被承诺的返还钱款也并未到账,屈某遂意识被骗。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会盗用信息,伪造微信或QQ ,冒充熟人、领导联系受害人。利用人们对领导的习惯性信任,对领导交代的事情不敢多问的敬畏心理,让受害人来不及核实事情真假就转款。

防范提醒: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案中,以冒充领导诈骗公司财务人员损失最大。警方特别提示:不论对方自称是谁,汇款前,需与领导、熟人当面确认,或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确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16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