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
为了全民眼健康,宁波正在多维度发力。
智能眼科医师机器人走进校园应用于学生体检中。
据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 告,目前全球至少有22亿视力障碍患者,视觉障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残性原因。而眼科医生数量不能满足眼病患者需求,这一缺口仍在增长。
目前我国许多一级医院(如 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没有眼科医生,二级医院眼科诊疗水平有限,大多数眼病人群都选择直接到三级医院就诊,导致了三级医院眼科人满为患、一二级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而且不少眼病患者因就诊不便能拖则拖,疾病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诊治。
为此,宁波市眼科医院院长陈蔚教授和博士后李中文组成的科研团队不断探索,研发了智能眼科医师机器人。据介绍,该设备可配置在无眼科医师的初级医疗机构,可自动拍摄获取被检查者的眼表、眼前段、眼后段等眼部图像信息,结合5G远程传输到自主创建的宁波市眼科医院大数据云平台,并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联合通过互联 医院连接到云平台上的眼科医师,能实现远程智能化筛查角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 膜病变等见致盲性眼病。
在象山县红十字台胞医院医疗健康集团高塘分院,当地群众接受眼部检查。
新三级的诊疗模式,第一级是基于智能眼科医师机器人,实现常见眼病的自动筛查,将阳性患者通过互联 自动转诊至线上眼科医院。第二级是互联 医院线上诊疗,将一级筛查发现的阳性患者通过互联 进行问诊,对非首诊病患可线上完成诊疗的,医生开具治疗方案,并通过物流将药物配送到家。第三级是线下眼科医院诊疗,即对于无法通过线上方式解决的眼病,将患者的信息通过互联 自动与线下眼科医院对接,预约就诊的时间及科室,然后进一步实施线下眼病诊疗。
新三级眼科治疗模式框架图
眼科新三级诊疗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有望将防盲治盲的关口真正前移,普及和规范眼病防治适宜技术,提高区域眼病诊疗水平。
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有成效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近年来,中小学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带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青少年近视问题已引发全 会高度重视。
宁波市首个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馆于去年7月建成。
从2020年开始,宁波市教育局联合宁波市卫生健康委试点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发挥医院资源优势,聚焦提升全民近视防控意识,制订校园近视防控方案,建立学生视力档案,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构建医生-学校-家长(学生)一对一的服务体系,把医生的专业特长,学校的执行力与关怀,家长的重视和学生自身的习惯融合起来,形成全民参与共防近视的创新性模式。其间,专家们在中小学进行视力筛查时发现,小学一年级孩子的近视率也普遍提高,因此把近视防控工作提前到幼儿园。
宁波市教育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54.94%,较2020年下降1.38%,成效显著。
最后
请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
查收眼科医生推荐的
66个护眼小知识!
End
作 者:程鑫 陈怡 李方芳
编 辑:曹 歆
责 编:孙美星
来 源:宁波市健康传播中心 部分内容综合健康中国
更多资讯请您关注
“健康宁波新闻版”↓↓↓
请点击“在看”
让更多人获得健康
ID:jrt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