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中国中铁三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填补“国内空白”

导 读

近日,由中国中铁城市轨道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自主设计研发的《行进过程自动变跨铺轨机控制软件》《钢轨焊缝双轨同步全断面打磨控制软件》《电磁感应技术正火综合作业车控制软件》三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获得国家版权局授权,填补了国内城市轨道铺轨技术的空白,对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2

3

“此次申请授权的三项计算机软件均为国内首创,且均由中国中铁轨道研发技术团队自主设计研发。技术人员经过180余个日夜的不懈努力,开展几十次专题技术研讨,终于拿到了国家版权证书,这意味着通过自主研发取得的独立知识产权得到了权威的认可和肯定,提升了专业技术产品营销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研发中心副主任徐明发介绍。

△中国中铁城市轨道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办公区

0 1

自动变跨“显神通”

《行进过程自动变跨铺轨机控制软件》(软件著作权登记 2020SR0836716),该软件著作应用于行进过程自动变跨铺轨机,依据控制信 以及传感器获取钢轨偏移量对铺轨机上的移动电机、变跨电机以及电动葫芦进行控制,同时也能借助PLC的 络模块进行信 发送实现两台机器同步运行,通过该软件实现铺轨机行进过程自动变跨。行进过程自动变跨铺轨机成果应用于杭州5 线等轨道工程,实现了空、重载行进过程零耗时过站变跨不间断铺轨施工,缩短了过站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工效,降低了运行转场风险,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行进过程自动变跨铺轨机(第三代铺轨机),可实现整机免解体转移及长途转场运输。

0 2

双轨同步“添辅翼”

《钢轨焊缝双轨同步全断面打磨控制软件》(软件著作权登记 2020SR0836766),该软件著作应用于钢轨焊缝全断面打磨作业车,软件控制以循环的方式进行作业,每20ms执行一次循环,同时控制有10处磨头平台电机、5处磨头转速电机、1处平台横移电机,通过CAN总线连接高精度激光传感器获取钢轨焊缝形状信息,实现控制钢轨焊缝双轨同步全断面打磨车上打磨平台自动作业和检测。采用钢轨焊缝双轨同步全断面打磨软件,提高了打磨质量和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了作业强度,提高了施工质量,节省了施工成本,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双轨同步打磨装置

0 3

快速正火“超智能”

《电磁感应技术正火综合作业车控制软件》(软件著作权登记 2020SR0836690),该软件著作应用于电磁感应正火综合作业车,依据控制信 仅受一处驾驶室控制并接收控制信 控制车体前进与后退、车体各液压油缸的伸缩工作以及发生故障时进行 错工作。同时出于安全因素考虑,将液压油缸进行分类,非同类的液压油缸无法在同一时间工作,防止由于误操作导致车体倾倒。该软件同时控制有5种分类共18处液压油缸的伸缩功能,液压泵站、正火线圈供电功能以及车体的前后移动功能,并且在接受到故障信息时能够发出 警信 。采用电磁感应技术正火综合作业车控制软件,提高了钢轨焊接接头正火质量,实现了双轨同步焊缝快速正火,提高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各项综合经济指标优良。

△电磁感应正火综合作业车正火作业

中国中铁城市轨道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据悉,中国中铁城市轨道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由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华海公司代管。中心坐落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古镇,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是中国中铁做精、做优、做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科研基地。2016年,研发中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应运而生,秉承了“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运用开放式的科技创新理念,通过集中技术资源优势,努力突破和掌握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技术成果,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轨道交通技术自主创新之路,在努力打造 “国家名片”的道路上持续奔跑。

目前,该中心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PCT国际专利4项、外观设计2项、软件著作权3项,国家级工法4项、省部级工法12项、企业级工法27项,省部级科研成果3项,主编书籍1本、专著1本。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 人民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7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