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021微信公开课》,得到的3点启发

看完张教主2021年微信之夜发布会,睡了一觉起来后,手动更新了微信至8.0版本,体验了一遍产品新功能,下面我展开3点谈谈从张教主身上受到的启发。

一、微信提供了内容载体

张教主这次的发布会主要谈视频 和直播,如果一个普通用户来看这两个,大概会关注视频 的内容是不是比抖音精彩?直播到处有,微信做这个有啥特别?

1. 怎么理解载体呢?

我认为更通俗点来说,可以用容器来类比;比如说,我们拿杯子装水,杯子就是一个载体。

理解了载体这个概念后,我们再看微信朋友圈、视频 等功能,就能从产品经理的角度重新理解:

  • 朋友圈:一个让熟人间晒出即刻想表达的图文等信息的载体;
  • 2. 载体对产品意味着什么?

    我们再深入谈谈用户想看到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微信确认了通过UGC这种模式来让其他用户创作内容,我们为什么在微信上看到的是视频 这样一个功能产品?

    这两年全民在刷短视频,微信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时又推出了朋友圈发短视频、视频 、直播功能。

    我个人对张教主说的载体有两方面理解:

    一方面是任何信息的表达、传递本身都需要依靠载体,比如写成文字、录音、拍视频。

    另一方面是这些信息要放到一个产品上,产品经理要考虑产品要如何承载?

    下面我们引用用户体验5层要素图,概括说明下:

    微信对应这里的功能性产品,以视频 为例,上面分析确定。

  • 战略层:UGC模式。
  • 结构层:考虑不同用户与微信产品会如何交互?具体来说就是从哪里进来创作视频/看视频),怎么创作/看,创作/看完如何做下一步操作等。
  • 表现层:这是美工最终呈现给用户的效果。比如视频 这个入口怎么显示合适?用什么图标好看?
  • 原来用户看到微信上一个视频 ,产品经理在背后要做上面一堆工作。

    二、微信最核心的组成是元素

    上面这句话,应该大部分有心人能get到张教主的用心。

    用户打开微信,看到整齐划一的导航、分组,在这上面可以完成上面说的各种需求( 交、内容消费、吃穿住行)。

    大家有没想过一个问题:微信组成元素有哪些?如果元素很多,我们看到的微信又是什么样的?

    这部分难度很大,我试着展开来说说。

    微信最终会发展到什么,我相信包括张教主也不知道。可以说用户需要什么,微信定位是什么,都会影响微信这个产品的发展。

    那么我们如何从变化中去找到不变的(或者说相对稳定的)东西,这就是很重要的事?

    我们从很小的一点:表情,来理解张教主说的微信的组成元素。

    我们与人发消息时,常常会用到表情,大概是因为文字承载不了我们想表达的情绪、心情;我认为,表情就是微信上的一个元素;表情可以用在消息录入框,也可以用在发朋友圈的录入框,甚至在其他地方的任何录入框都可以用到表情。

    微信从7.0更新到8.0,表情这个元素有了一个大的变化:对原来的静态图片,增加了动态效果。而且还加了一些新的表情进来(比如炸弹、烟花),这些新增的表情动画效果更生动、有趣。

    这是表情这个元素变化的地方。随着用户新需求、技术发展,表情可能还会不断推陈出新。

    一旦我们看明白上面说的,表情是满足人们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情绪、心情等需求时,就能get到技术再变化,微信的表情很可能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它的组成元素之一。

    如果上面的内容能让你明白张教主说的微信元素是什么?我觉得这篇推文已经大有收获。

    产品经理、规划者们要能站在更高的视角去思考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需求,你要提供哪些形状的积木,才能想盖房子就盖、想搭桥就搭、想建铁路就建。

    三、微信的特点:连接、简单

    发布会末尾,张教主回到微信的本质特点,提到4个字:连接、简单。

    关于连接,大部分用户都能体会到:微信本身是一个 交产品,所以就算做了视频 ,依然有朋友推荐这个页签,这也是其和抖音这类主要靠机器推荐算法的显著区别。

    我更想说的是简单。

    一个功能庞大的产品,让用户能多简单地使用,背后的设计就有多难;这是用户们不关心的事,却是产品经理们要想破脑袋的问题。

    好了上面已经介绍了用户体验5曾要素,这里就不啰嗦了。

    目前国内能把一个软件每年的升级迭代,拿出来做成一场发布会,而且还能在产品圈掀起波澜的,可能也只有张教主了。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24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