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西安高新区召开上半年“四个高新”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据介绍,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全力以赴抓工业强产能、抓项目扩投资、抓企业促生产、抓科创增动能、抓就业保民生,在经济运行保持强劲势头的同时,“四个高新”建设结出累累硕果,为省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聚焦产业引领
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高新区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半年,高新区在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中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第一。
据了解,今年高新区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137个,总投资433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52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较去年增加23个 ,年计划投资占比54%。市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较去年同比增长24%,投资额在全市排名第一、全市占比17%以上;共谋划“四个高新”重点项目537个,年计划投资约1800亿元,较去年增长30%以上,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116个,年计划投资699亿元,占总年度计划投资的39%。
二季度,高新区86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27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70%,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259亿元,完成投资占比49%;新开工项目92个,总投资1590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40个,总投资473亿元,为高新区下半年投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项目基础。
上半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2%
今年以来,高新区在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中育先机,以项目建设促发展,全区上下同频共振,聚焦“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西部经济强市”的总体部署。
上半年,西安高新区交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2%,5大主导产业同比增长35.2%、新增市场主体13000家的优异产业“成绩单”,经济实力、产业实力和企业实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另外,上半年完成投资748亿元中,产业投资占比42.2%,同比提高了13.9个百分点,投资的质量和效益越来越好;民间投资占比33.9%,同比提高了7.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了45.5%。
不断彰显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以秦创原平台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为抓手,持续释放“科创九条”等政策效应,努力培育更多科创企业、科创项目,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不断彰显,全市“九项重点”秦创原建设中综合排名第一。
首先,科创主体持续壮大。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556家,同比增长25%;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送审1148家,同比增长31%。新增上市企业3家、挂牌企业1家,境内境外交易所在审企业8家,120余家企业入选省级上市后备库、占全省近1/3。
同时,加速建设科创平台。空天动力研究院、光电子先导院等10家机构成功入选陕西省首批22家新型研发机构。光子产业先导创新中心等11家企业入选市级创新联合体。聚集各类创新平台181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7个,国际化平台37个;新增国家级双创载体6家、省级双创载体6家,累计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3家、众创空间24家,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73家。
科创成果的转化上,高新区实施“揭榜挂帅”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共征集关键核心技术158项。创新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模式,促进高校院所与385家企业签订项目508个。转化科技成果项目52个,认定技术合同交易额360亿元,同比增长17%。
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推进“品质高新”建设,通过组织实施涉及交通、住房、片区开发等7个方面239个项目,推动城市颜值不断提升、出行路 快速拓展、市政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努力让“品质生活在高新”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通过规划体系高质量构建,更加完善新城骨架。着力构建高水平规划体系,以产业为骨筑起品质新城;片区建设进一步提速,城市活力不断激发。加快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等重点片区建设;大剧院、永安渠商业街有序推进,电子谷、林凯国际、智德通、陕建总部等项目加快推进;交通路 快速拓展,内联外畅保障出行。以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等片区为中心,建成市政道路48条57.97公里,丝路科学城“六横六纵”、丝路软件城“八横八纵”路 体系日趋完善;构建全方位住房体系,提升群众居住幸福感。加快商品房、公租房、安置房建设,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28万平方米,全面启动17985套保障性住房和67112套安置房建设,有效解决职住不平衡问题,让高新区更加宜居宜业;全域建设绿色家园,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围绕“三分钟见绿,五分钟见园”建设目标,新增绿地46.32万平方米;开放了永安渠北段海绵城市公园、仪祉湖公园两座综合性公园,建成口袋公园30座,为市民提供更加绿色、生态、休闲的生活场所。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幸福高新”是高新区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践行初心使命惠民生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以来,高新区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城乡居民。
在就业方面强化服务“稳就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705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347人;策划举办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组织200余家企业在20多所高校开展65场招聘活动,发布岗位37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7万人次。
在教育方面,实施“名校领航工程”“新校成名校培育工程”“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三大工程,促进24所名校持续领航,50所新校高位发展,40所新优质学校加速成长,三年共新增优质学位76940个。
同时,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先后启动10所医院建设;新建改扩建5个卫生院,增设4个 区卫生服务站,构建起“区-镇街- 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建5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4个 区养老服务站,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今年五一“秦岭八村”建成开园,同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牵线52家企业参与乡村振兴,采取合作经营、对口援建、活动消费、宜业宜游等“四项措施”,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乡村振兴“高新路径”,首批已在“秦岭八村”试点,后期将向100个示范村复制推广,实现乡村振兴向共同富裕有效衔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