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蕲春:古村复兴乘“柿”而上 缔造有方“留住乡愁”

10月26日,一场以“共同缔造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主题的垸场会在湖北省蕲春县管窑镇楼岗村六组展开,这是继在一组后召开的第三次垸场会。

楼岗村距蕲春县城12公里,交通便利,属赤西湖沿岸,独有蕲春县古柿子群,树龄五百年以上的古柿子树有896棵,在产业连片发展、乡村旅游连线发展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然而,该村拥有“金色树”,却没有“美丽景”。环境脏乱差、群众意见大、发展无产业、干部没动力,怎么办?怎么干?

今年,蕲春县政协结合省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第25组结对帮扶机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目标,以“共同缔造”为切入点,上下同心,齐头并进,全力推动楼岗村实施乡村振兴。

共商共谋 人人都是主人翁

“咱们楼岗村作为2022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还有什么短板弱项?大家一起说一说、议一议。”会议一开始,蕲春县政协秘书长高鸿彬说。

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党员代表、村民群众坐在一起唠家常、谈乡里乡亲、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要致富先修路,水泥路要是能硬化到家门口,再装上路灯就好了。”

“美丽乡村,首先要把环境美起来。我们村里群众居住相对集中,排水系统简陋,一到雨天污水随意流入水沟,苍蝇蚊子乱飞,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建议修一个小广场,安装一些健身器材,观景塘周边的绿化也需要重新布置一下。”

要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决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而是要激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人翁意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主动为村庄规划建设出谋划策,驻村工作队员和镇村干部针对示范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认真记录并提出对策和措施。

一个普通的垸场会,折射的是观念之变。

这样形式简单、方便灵活的“垸场会”,让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通过三次垸场会、议事会、小组会等各种形式,全村共收集意见建议26条,安排大小实事项目30多个。

共建共治 有事大家一起干

把对村民诉求与权利的尊重融于村庄整治的各个环节中,成为楼岗村在改造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

由于村庄以往疏于管理,村内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村民们随意围墙圈地,自己家的院子越来越大,村里的公共空间却被越挤越窄。

“在涉及村民个人利益的集体改造项目中,我们会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90后村书记王涛坦言,“这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推进中,却有很多酸甜苦辣。”

“村里搞建设,全村都能受益。”一组党员余正东主动拆除了附属屋和影响村容村貌的建筑。

“整治后,门口乱岸变宽变亮,门前风景也好了。”村民王桂凤也主动拆除了自家门前的猪圈、厕所。

不过为了说服一组70多岁的管四姑婆婆把地腾出来参与村庄的环境整治,村书记王涛和县政协驻村工作队长吴国宏已经记不清去了她家多少次,但管奶奶就是不为所动。

“我都74岁了,你们的‘共同缔造’跟我没关系!”管婆婆一通牢骚让大家没辙。

眼看老太太铁了心,大家只能先绕开这块地,从其他地方开始动工。慢慢地,管婆婆家附近的路宽了,灯亮了,离家不远还建起了漂亮的公厕。村庄的改造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可管婆婆家门前却还是一副老样子……

亲眼看到周围的新变化,管婆婆的心态也在慢慢转变。一个多月以后,她主动找到村部,表示愿意让出门前的土地,参与村庄改造。改造过程中,管婆婆还端出亲手煮制的消暑茶,让门前修葺的工人解渴消暑。

“管婆婆让地”这样的故事在楼岗村有很多。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配合到最后主动让地让物,参与改造,这一转变过程所反映的是村民们逐渐增强的共同体意识。

共同缔造是什么?怎么搞?面对县政协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的困惑,县政协主席李国忠安排他们去麻城、黄梅等地学习后,通过“看、学、比”,群众都说“一块黑砖、一把砌刀、一袋水泥”的楼岗模式既美观大方又实用节约。

目前楼岗村已拆除旱厕4间、猪圈13个、围墙125米,美化庭院8处,改造电 1条,新增4个台区,全村全长5公里的主干道拼宽硬化提档,即将进入刷黑阶段,配套的200盏路灯、200米长排水管、内河沟渠整治等也全部到位,极大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共管共享 发展产业“留住乡愁”

“乡村振兴,一定要有产业支撑,不然就是一阵风。”该县政协驻村工作队长吴国宏说,“我们要结合实际,做让老百姓能够接受的事,实实在在地发展我们自己的特色产业。”

自去年换届以来,楼岗村“两委”通过入户走访和召开垸场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村级发展建设,制定了《楼岗村蕲艾古柿村美丽乡村规划》,走出了一条借势发力的产业共生、村民共富新路径。

“我们村的柿子树多,柿子个头大,极少核甚至无核,皮薄肉厚口感好。”

“我赞成发展柿子产业,柿子可以做成饼、制成茶、酿成酒……发展势头好着呢!”

2021年底,楼岗村被纳入湖北省2022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该村确定以本村特有的百年“药柿”品牌为主导产业,高标准打造甜柿基地,计划发展种植800-1000亩,积极引进能人回乡,研究“药柿”二产柿茶、柿酒精深加工项目,以突出蕲艾健康养生为重点,提升品牌质量,实现一产休闲观光、采摘销售,二产精深加工、电商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化现代农业产业链,为楼岗产业振兴注入源源活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村民参与、共同缔造的乡村治理模式,让不少能人看到了希望。

“楼岗是我家,我愿意带头捐款,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余清华听说村里共同缔造如火如荼,主动联系村里带头捐款20万,同时安排企业优秀的驻外国项目经理王秋华义务驻村担任楼岗村发展规划总工程师,每月2万元的 酬都归余清华支付,直至项目完工。

“我自愿让出自家闲置的旧房,无偿改建成塆组‘红星之家’,免费提供给村民们使用。”从深圳返乡创业老板管蕲军不甘落后。

“缔造幸福生活需要产业支撑,家门口就业比较符合乡亲们的期待。回村后我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开了家服装厂,带动了30多人就业。”“村里自8月开工以来,我天天扑在工地上,厂里尽管很忙,全交给妻子打理,因为这里更需要我了。”被称为“管百当”的村党支部副书记管道宏说。

眼下,楼岗村正围绕“一村、两园、三循环”,充分结合“五共”理念,建设美丽乡村,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做好古柿文章,发挥产业辐射效应,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逐步提升。(陈爱国、邓霁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