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历下区块(以下简称“历下区块”)2021年 送的“构建文化企业‘出海’全链条服务体系”被评为“最佳实践案例”在全省推广;
历下区块内市属国企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境外债券(第一期),是长三角地区外发行的首单自贸区债券;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为历下城市更新项目投放首期8亿元贷款,标志着中行山东省系统内首笔城市更新贷款花落历下区块……
进入2022年后,历下区块不断传来改革创新的好消息。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建设,历下区块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对外开放发展、产业创新生态构筑等领域不断取得成效,为下一步发展提供越来越可靠的基础支撑。自2019年9月自贸区成立以来至今年3月,历下区块新注册企业3890家,包括商业零售业1108家,商务服务业791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02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65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09家等。
转变政府职能效果显著
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面承接160余项省级权力事项,制定涵盖132项审管职责边界清单事项的《历下区区级政府部门审管职责边界清单》,构建明确的审批监管职责分工。优化“互联 +政务”水平,打造“历马办”政务服务微平台,实现“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系列不见面审批服务举措。拓展政务服务办理途径,创新“政银合作”商事登记新模式,将商事登记业务延伸至银行 点。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建立“企业呼叫、政府响应”和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建设政务服务“智慧导服”系统,实现企业问题3分钟内即时回复;优化涉税服务,构建“5N”智能办税服务机制,实现“前、中、后”三台联动工作模式,持续深化微信办税模式,有效提升办税服务质效。
完善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设立涉外法律事务平台,纳入20余家律师事务所,为区内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涉外法律服务;成立知识产权速裁团队,采用“诉调+快审”的模式,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质效;创新“和合劳动” 会治理新模式,打造“一案四调”新机制,实现“法院+人 +工会”三方高效联动;搭建全省首个“精准普法”平台,提供精准的普法宣传服务和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
自贸优势持续筑势赋能
产业创新发展收获显著成果
推动细胞医学高水平发展。明湖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已吸引40余家企业主动对接洽谈,免疫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中试基地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主管部门认可的细胞基因中试基地,满足各类型细胞治疗企业规模化生产、便捷中试需求。规划建设中日国际医疗科技园,依托细胞医学产业园、市中心医院东院区等承载区,对接日本东丽、佳能、奥林巴斯等优质医疗技术和医疗产业资源,推动医疗科技企业集聚。
搭建文化出海全链条服务体系。形成从文化IP挖掘、生产到跨境文化贸易的“四平台一站一标准”,为企业提供集品牌孵化、产品制造、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全周期服务。组织参与、开展第二季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电竞嘉年华、5G+VR海外直播等各类文创活动,推动历下文创品牌和产品“走出去”。2021年8月,历下区块依托“济南中央商务区暨自贸试验区海外文化交流驿站”,成功获批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打造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联合济南农商银行历下支行创新中小微企业银担合作机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科技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实现企业融资问题可视化,同时组织区内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加强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济南金控集团开展金融综合经营试点,打造完整的金融产业链、产品链和价值链。
推动产业数字化建设。与华为合作建设鲲鹏生态、软件开发云、人工智能三大创新中心,设立人工智能开发应用平台、软件开发云平台、“鲲鹏+昇腾”应用系统转化平台和移植验证实验室,设立产业数字化专项资金对使用创新中心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资金支持,推动企业运用创新中心先进创新成果指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5G技术与产业融合,打造省内首家5G+智慧综合体,支持山东能源集团矿用高可靠5G专 系统及应用获批工信部“5G+工业互联 ”内 改造集成创新应用,推动14个项目入选山东省5G试点示范项目,3个项目入选省级智慧城市试点项目。
筑建自贸发展新格局
推动对外开放多领域有序发展
构建一站式外贸全流程服务体系。为外贸企业提供代理办证、财税代办、外贸人才储备以及外贸人员培养服务,搭建完善的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创新出口退税“8小时办理”服务模式,开展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申 退税管理,实现退税业务受理和传递国库无缝衔接,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出口退税服务。
组建中央商务区招商联盟。搭建外资招商平台(城市合伙人),组织区内龙头企业成立济南中央商务区招商联盟,聘任12家专业机构、协会作为城市招商合伙人,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深层互动、信息共享、交流合作的招商共享信息平台。
推进与海外城区友好交流。与韩国水原市领通区达成结好意向,年底建成水原市国际友城花园;持续开展外事礼仪培训活动,联合北京银行打造全市首个国际理解教育基地,拓展青少年国际化思维和视野;推进国际化双语标识体系建设,推进区内双语标识设置工作,拓展完善“泉视线”双语导识程序功能,为区域进一步国际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