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随笔)小丹河与湖滨路

(摄影随笔)小丹河与湖滨路

山东昌乐刘福新

先说几段与题无关的话:

整天趴在电脑前处理图片,不仅眼睛劳乏,右手腕昨天都疼得端不住碗吃饭了,贴了两贴膏药才得以缓解。若问“你的右手腕咋的了?”回答两个字“累的!”重复一句,这个累,就是处理图片累的!数码相机部件老化,全凭图片处理软件“斧头少坡”(PS),每一幅图片都要处理,拿着鼠标不停地移动,当然还得敲打键盘……

看看看看,废寝忘食都干不完!当然,我不可能这么拼命,每一天还是抽出时间出去逛逛,借以养眼、养腿、养心。

哈哈,这篇文章“头大”了,头大了,身子就缩了;

这篇文章“鼻子大的个头”,鼻子大了,头就小了。

关于正文,前边都与此文关系不大,可我要打有关的正文,却又犯愁,打什么字呢?突然想起,我这回所拍图片,与以前的文章密切相关,也算是“急中生智”吧,从我自己的文章里取吧,我想,这样可不违规。

先从《一条河滋润了昌乐城》摘录:

我说的这条河是小丹河,经历过无数曲折之后,流到了昌乐县城西,成就了一汪水泊——恒安湖。

流经我故乡的就是这条河流,也许故乡的河流赋予了我数不尽的灵感,因此,我总爱在河流边梳理我的思路构思我的文章。

河流是有情感的,河流的命运是与人的命运相通的,河流的灵性与艺术的灵性也是相通的。我相信:河流始终是我的朋友,它将陪伴我在文学林园林里终老,也将陪伴我在摄影天地里终老。

一座城市,是需要有河流滋润的,就好像一个人身体里的毛细血管。昌乐这座县城,从北宋建隆三年建制,设在高家河一带,到明初的昌乐城,迄至今天,始终与小丹河相依相偎。可以说,昌乐城因水而建,因水而兴。

如今,昌乐决策人制定了宏美蓝图,小丹河与昌乐城更是密不可分,小丹河沿岸景点与一泊湖水,还有那隔湖相望的西湖公园和恒安公园就像两颗明珠,将昌乐城打扮得愈来愈靓。

再从《大年初六,六六大顺(第七集:丹河公园广场)》里摘录:

昌乐城市建设很快,出现了许多新名字,譬如湖滨路、丹河公园广场就是。

湖滨路北起恒安街,南到濠景海岸小区南端,是很短的一条南北街道。湖滨路虽然很短,但景致很美,其中著名的有“丹河公园广场”。

关于丹河公园广场这个名字叫法不一,最早的名字可能是叫“濠景海岸”,与路东的小区合而用之。后来,又有人称其“小丹河文化休闲广场”,这个名字是矛盾的,既云“文化”,焉能“休闲”?

而我以前的博文大部分称之为“昌乐小丹河休闲广场”。据我所知,“丹河公园广场”是昌乐官方拟定的名字,此次发文就按官方的称呼吧。

今天下午又有一个大发现,用百度搜我自己的文章,又恢复正常了,是不是我在百度踊跃发帖的回 啊?是不是新浪 步入“中兴”啊?一想到这个词汇,就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频频出现的高考历史题“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的中兴可是延长了汉朝一百九十五年的寿命哟。

拉拉杂杂又说多了,但愿这篇拉拉杂杂的文字不至于被某些额昂站的“敏感词”拿下来。

此次外出拍片,有一件事儿不能落漏。8月21日是休息日,我想进“湖滨 区”办公室看看,过来过去,牌子拍了好几次,还不知道里边的模样。这个办公场所,全名叫“昌乐县宝都街道湖滨 区党群服务中心”,我看到两位女士非常认真地上班。我简要介绍了自己之后,赶紧地拍了几幅片,就告别了。

倘有说不到的地方,可参考图片下边的注脚。

图片太多,不得不“掐头去尾”,剩余的图片以后再考虑“去向”。即使“拦腰砍”,依然有65幅。

2022年8月29日下午发于“今日头条”

桥南水草中有一只白鹭。我的镜头不行,只能拍到这个样子。

同上

昌乐县宝都街道湖滨 区党群服务中心

给两位女士拍工作照。

这儿是湖滨路的南段。

拍的是东边的小区。

风车是这条大街的“土著”

我搬着自行车下到水边的石子路

自拍

两个小姑娘说,她们是新城中学的。我让她们百度搜索刘福新新城中学,立即搜到了。

文化墙。

荷花

自拍

远处的大柳树就是我刚刚自拍的地方。

给这位姑娘拍了两幅,可惜都闭眼了。这怪我,再拍一幅不就行了吗?

又是自拍。

湖滨路标识牌

虽然是在昌盛街拍的,可也在湖滨路上。

这个动作不要模仿。看下面。

这里是个豁口子,我靠着的石头在东边,数码相机放在西边的石头上。很危险的!

不是蚂蚱,也不像蛾子。不知是什么小虫。

我从这儿回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