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解码耳放,花名小尾巴,凭借其平价与轻巧的特点,加上比起手机直推或者蓝牙耳机,有着立竿见影的听感提升。手机小尾巴近来大受音乐爱好者的欢迎。
但是,对于一些刚入门的萌新来说,还是普遍有三大疑问:
1.小尾巴会不会很难用?
2.小尾巴会不会影响手机原本的日常使用?
3.我不是音乐从业者,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所谓的“更好听”对我到底有没有意义?小尾巴各色各样,它们之间的区别究竟明显不明显?
下文将针对这三个问题做简略分析。
1.尾巴会不会很难用——不会。
小尾巴的应用面很广。不论从使用目的来看,即听音乐、看电影或者玩游戏等各种娱乐,还是从使用环境来看,即手机、平板,或者电脑等各种设备,小尾巴都是通用的。
而具体到使用办法,其门槛也很低。基本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Mac电脑,都是不需要驱动的;而在Windows电脑上使用时,所需要的配套驱动,也都可以到各家官 上下载。
2.尾巴会不会影响手机原本的日常使用——不会。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小尾巴会给手机增添多少额外的功耗压力,以及使用的时候发不发热。
为回答好这个问题,笔者选用市面上比较知名的两款HiFi小尾巴来进行举例。分别来自艾巴索DC06以及海贝FC4。
选择的理由是这两者:
①价格相近,且都在千元以下(既然要用小尾巴来入坑,当然不宜选择定价偏高的产品):FC4是598元、DC06是618元;
②上市时间相近:FC4是5月31日、DC06是6月4日;
③采用的DAC芯片类似(DAC芯片是小尾巴的核心部件之一,对声音表现起到几乎决定性的作用):FC4是9218PC、DC06是9219C。同属ESS家的平级芯片,指标上9219较胜,支持MQA硬解,算9218的升级款;
④称推力相近,两者同处顶尖水平:(详见L7Audiolab和AudioTOP的评测)
FC4是340mW@32Ω(THD+N, 10%),205mW@32Ω(THD+N, 0.1%);
DC06是359mW@32Ω (THD+N, 1%),320mW@32Ω(THD+N, 0.1%)。
那么,在FC4和DC06如此强劲的推力表现下,它们会不会给手机增加很大的压力呢?
这是FC4和DC06各自的功耗:
如图所示,
FC4为0.123A(123mA),DC06为0.087A(87mA)。后者表现更佳,相较之下,整整节省了36mA左右的功耗。不过,前者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若说以上用USB电流表测出来的数据不够直观,那我们再来模拟一下实际使用的情况。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使用手机:Redmi Note11 4G(RAM 4G)电池容量:5000mAh
前后测了两次。测试音源为邓丽君《恰似你的温柔》(DSD128),音量略大于平时听歌,全程息屏且关闭蓝牙、WiFi,及一切后台应用。测试环境为室内。
温度单位:摄氏度℃
第一次:室温23.4℃
FC4 |
DC06 |
|||||
尾巴温度 |
手机温度 |
手机电量 |
尾巴温度 |
手机温度 |
手机电量 |
|
0分钟 |
26.3 |
30.2 |
100% |
26.6 |
29.9 |
100% |
60分钟 |
32.1 |
28.1 |
94% |
31.1 |
27.0 |
95% |
90分钟 |
31.0 |
24.7 |
89% |
29.1 |
24.5 |
93% |
这组数据看上去似乎有些异常,因除了电量确有消耗之外,尾巴和手机的温度都不升反降。笔者猜测是与冷气及天色渐晚而下降的气温有关。
于是,又另选了个完整的下午进行第二次测试:
第二次:室温26.4℃
FC4 |
DC06 |
|||||
尾巴温度 |
手机温度 |
手机电量 |
尾巴温度 |
手机温度 |
手机电量 |
|
0分钟 |
29.2 |
30.9 |
100% |
29.5 |
30.5 |
100% |
60分钟 |
32.8 |
31.4 |
93% |
32.5 |
31.1 |
96% |
120分钟 |
36.7 |
32.0 |
88% |
35.4 |
31.7 |
93% |
180分钟 |
36.8 |
32.5 |
81% |
35.5 |
32.3 |
88% |
(180分钟时,小尾巴和手机的温度表现)
可以看出,DC06和FC4的功耗和发热都控制得相当不错,在当今手机续航普遍拉胯的情形下,也不会对日常使用产生过多限制。
结论是,小尾巴,哪怕是高推力的小尾巴,也并不会拖累手机的正常使用。
3.最后一个问题是,听感。这个问题的讨论往往不免带有主观的色彩,但并非无迹可寻。
可以肯定的是,直推到小尾巴之间的听感飞跃,远远显著于不同小尾巴之间的差别。可能从未接触过HiFi产品的听惯了直推的朋友并不能反应过来直推的干瘪之处在哪里,这无关于知识,亦无关于听力,纯粹是没有体验过的缘故。简而言之,试听一下小尾巴,一下子就能明白三频和声场轰然间鲜明立体起来的美妙。
至于不同款的小尾巴,在耳机、音源、前端等种种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小尾巴的声音表现是其芯片(决定了声底)与调音综合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说,虽然DC06和FC4采用的是同家公司生产的不同代际的芯片(ES9219C是ES9281换代DAC,加入MQA16倍支持),但二者之间的声音风格也会因调音不同而产生差异。
我们分别用DC06和FC4来试听几首不同的歌曲(码率均为44.1kHz/16bits):
耳机:水月雨 星野Starfield
手机:Redmi Note11
软件:海贝音乐
①流行男声
李宗盛《山丘》
林俊杰《交换余生》
②流行女声
邓紫棋《光年之外》
王心凌《梦的光点》
③男女合唱
林俊杰,邓紫棋《手心的蔷薇》
④Acg
泽野弘之 YouSeeBIGGIRL_T_T(叛变神曲)
事先聊一下星野这款耳机的大致走向。
它是典型的水月雨式塞子,即所谓的水味儿,代表着中高频的偏向。低频轻,全局薄,人声突出,氛围感稍弱,有一定的解析力。
适合流行、女声。
这种风格化的走向,有利于放大前端的特点。
男声:
《山丘》
维度 |
FC4 |
DC06 |
|
综合 |
偏人声 |
氛围感 |
|
人声 |
密度 |
中 |
高 |
纵深 |
中 |
高 |
|
定位 |
靠后 |
适中 |
|
打击乐低频 |
力度稍欠,其余尚可 |
形态、力度、回弹较好 |
|
弦乐 |
延伸较好 |
延伸适中 |
《交换余生》
虽然同样具备厚重的质感,但比起宋冬野的沧桑,林俊杰是富丽;
DC06密度比FC4高,林俊杰的亮色在前者是温暖,在后者是凌厉;
最后副歌,乐器上涌,DC06的氛围感瞬间拉开,FC4的人声会被盖住一点。
女声:
《光年之外》
维度 |
FC4 |
DC06 |
|
综合 |
扁平 |
偏人声 |
|
人声 |
密度 |
低 |
较高 |
纵深 |
较扁 |
中 |
|
定位 |
较远 |
较近 |
|
打击乐低频 |
听得见 |
具备一定量感 |
|
钢琴键盘 |
涂抹感 |
颗粒感 |
FC4在这首歌的表现不理想,人声镶边最糟糕,仿佛陷在后边,邓紫棋的高音很憋,没有延伸。
《梦的光点》
如上,用一挂完全不同音色的女声来参照补充,主要就听人声。
DC06和FC4基本打平,够甜。这基本说明FC4的特点是专精于王心凌这款声线的频率,流行味。
《手心的蔷薇》
听男女合唱,尤其是这类女有低厚男有高亮的合唱,值得关注两股声音交融的状态。男声,女声,有时是合唱,有时一方会退居为和声,两者的旋律走向也时有变化和变换。
FC4偏女声,男声比较凹,合唱时男声居次。
DC06更平衡,偏共鸣,男女声交融的时候互有起伏。
《You See BIG GIRL》
这首曲子的高低频并不常规。混音把鼓点的量感做小,又加进了低沉的弦乐,高频部分则由警 音效来拓展。
这意味着,除了音高表现,它还需要还原音色。
如上所述,DC06的中低频始终保量,且在手机上尤甚。(这与前端供电有关,在电脑上听又是另一派风格)。它对该曲目的琐碎鼓点和低沉弦乐的控制力比较出彩。
FC4,高频部分比较刺,结合该曲主题的特殊性,这种尖锐不能说是不好的。相反,某种意义上,这令紧张的情绪渲染得更加到位。
综上所述:
整体特点,DC06浓郁;FC4清新。DC06的适用面更广一些。
DC06的三频突出,解析和密度都呈现较高的态势,给人以饱满、鲜亮的感受。这就是浓郁。
FC4的高频和低频都比较薄,这也许是为了中高频的女声做出让步,但没有什么氛围,相当于直推的松绑。不过,侧面看,这是一种减少音染的手段,可以说是偏向清新的。
从试听结果来看,DC06声音中正扎实,搭配在搭配不同而耳机时,会有不同的声音表现。如搭配低频较少的星野时,声音整体更偏中高频,对于ACG演绎更出色;而DC06本身优秀的低频与星野形成了互补,不会因为低频缺失,以至于氛围感不足。FC4太偏科,重女声,薄,密度上不去。如果碰上编曲比较丰富的歌曲,或者力度感女声,就会稍显干瘪。
简单结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