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服俄罗斯的第四周,谷歌做出新动作,外媒:华为成了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2月有许多企业相继关闭了对俄地区的市场服务。如谷歌公司、微软、英特尔、甲骨文等等。截至3月18 ,已经有超过十多家高科技公司暂停了对俄地区的市场服务。

谷歌停服俄地区

根据媒体3月10 的消息,谷歌公司“暂停”了俄地区的 Google Play 支付服务,用户将不能在谷歌的应用商店内使用任何付费功能。

在3月27日,根据俄地区卫星通讯 道,俄地区BQ公司的智能手机,已经被谷歌停止认证运行 Android 系统。

距离谷歌公司对俄地区停止了出货和市场服务,到现在已经是第四周了。在众多企业“暂时”撤出俄地区市场的时候,俄方宣布将华为列入全球首个受信企业,并和华为加强在5G通信领域的合作,未来华为将协助俄地区共同建设4G和5G通信 络。

此外,BQ 公司总经理弗拉基米尔?布扎诺夫表示,由于安卓系统被谷歌停止认证运行,谷歌不再对其提供软件和技术支持,BQ公司将转而使用华为的鸿蒙系统。目前对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测试已经开始,搭载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新智能手机预计在 2022 年下半年推出。

看到华为的势头见好,谷歌可是坐不住了,开始对华为做出新动作了。对于这些,外媒却说:华为成了。

谷歌对华为做出了什么新动作呢?这是不是意味着谷歌认为华为已经威胁到它的发展了?(毕竟,斗尊是不会对一个筑基期全力打压的)

谷歌做出新动作

首先,是华为在海外的多个APP开始无缘无故在谷歌的软件商店被频繁下架。华为的海外开发者表示,基本上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指APP被下架),有时候会给出理由,说产品存在问题,但到底哪里有问题却没说,但更多的是无缘无故甚至也没任何通知就直接下架了,对于这种情况,即使进行申诉也得不到改善。

软件被下架,整个软件团队都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进行整改,经常通宵,这让这些软件开发者们疲惫不堪。

其次,在3月18 ,其他公司的APP开发者表示收到了来自谷歌的“警告”邮件。谷歌公司在邮件中称:由于发现鸿蒙系统可以绕过Google Play下载软件并安装应用,如果开发者提交的APP中带有HMS的SDK,那么120天后谷歌就会下架该APP。

这其中的意思很明显了,谷歌公司就是让这些软件开发者在华为和谷歌之间二选一。如果包含了华为的sdk,这些软件就不能在Google Play中上架。谷歌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想利用自己的流量和客户基数来限制华为的流量,挤压华为的市场份额。

俗话说,守业更比创业难。产业的开发如果没有完善的生态建设,那就将会变成一潭死水,慢慢失去活力最终被市场所淘汰。谷歌此举无非就是存着这个心,通过截断开发者的入驻企图干预华为的生态建设。

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谷歌对于华为的发展确实心怀忌惮。

那么华为到底为何让谷歌如此忌惮?

一方面是来自市场份额的压力。我们都知道,安卓系统在俄地区停止运行之后,华为的鸿蒙系统将取而代之。

且由于高通、爱立信以及诺基亚都相继退出俄地区市场,IOS系统在俄地区并不是主流系统,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并不多,这一片的市场空白有很大可能将会被华为所填补。

更遑论俄地区已经将华为列为首个信任企业,日后华为在的当地的业务更能方便迅速展开。

这些企业花费数十年才建立起的“商业帝国”,转眼间就要被华为“连地基一起撬走”,谷歌肯定是不能坐视的。这些企业说要退出俄地区的市场也只是暂时的,华为一旦在这里扎根,往后这些企业再要进入可就难了。

另一方面是欧盟在3月24 确立了新的DMA(数字市场法案)规则。为了防止市场垄断,遏制恶性竞争行为,法案规定月活跃用户数超过4500万、市值达到 750 亿欧元、年营业额达 75 亿欧元的企业,必须向企业用户开放他们的数据,不得限制竞争者的产品服务推广。

此外,该法案还规定企业不得提供偏向自己的服务,用户可以自由卸载预装应用。

对于违反规则的企业,将作出全球营业额10%的罚款,最高可罚20%。这样一来,谷歌想凭借自身流量挤压华为生态的算盘算是打了个空。

这也是为什么外媒会说华为成了的原因。

虽然谷歌这些新动作目前看起来并未对华为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中企也应该团结一心,共同建立完善的信息产业生态,正所谓“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想要未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逐鹿群雄,离不开各企业之间的相互扶持。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一起交流、讨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2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