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鹿城客户端
3月27日凌晨,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嘉兴大云中转站依旧灯火通明,100多位返温境外人员从上海机场转机陆续落地,“接待量”相较前几天猛然骤升。天气恶劣、人员流量大,重重关卡之下,温州驻大云中转站工作专班工作人员绷紧安全弦,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先锋补位上阵,拿上对讲机、扩音喇叭,上演与时间赛跑的“极速护航24小时”:提前等候、健康检测、“人海寻人”、核实登记、派车接人,且在1小时之内有序高效完成所有流程。与此同时,与温州方面及时取得联系,人员抵达温州后再由各县市区的属地街镇负责接送至集中隔离点观察14天,无缝接驳海外同胞的回家路。
什么是“我是党员我先上”?
这一幕幕,已经重演了20来天,专班组员大多来自鹿城区各单位的党员干部,担负着温州市境外人员抵温接驳的防控工作。3月23日,筹划成立专班组临时党支部,25日正式成立后,党员突击队也正式挂牌,全面筑起红色防线。每日4名干部分日夜两班运转,除正常当班人员外,党员突击队分两批在后方待命,随时应对突发的密集到站人群状况,确保将温籍入境人员安全有序地送回家乡。专班组员中有来自区委区政府信访局章挺、区房管中心陈良福、藤桥镇的潘正川、区综合执法局陈文斌、区委统战部李德省、区历史街区中心的孔钧瑞……他们中有火速申请入党的,为疫情防控战斗堡垒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有主动请缨的,申请支援前线,强化了战斗力。大家彼此留下负重逆行的背影,不惧险境踏上前方的战场。
一天夜晚22:20,中转站迎来了一位“特殊身份”的归国华侨—— 上经济犯罪通缉人员。值班人员杨东旭和孔钧瑞了解到该人员已经办理取保候审手续,瓯海公安将在温州接手处理。确保安全后,专班组在保管其出入境相关证件后,照旧为其提供点对点专车接送服务,全程跟踪对接,顺利将人员交由至瓯海公安部门接手管理。通过严格落实境外返温人员闭环管理与应急处置机制,专班组已经圆满处置了类似四起境外特殊人员返温事件。
什么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细致入微的服务和关怀,如春风拂面。小小的中转站,时常发生暖心故事,一个个可亲可爱的战疫人,愿当归国华侨的“暖男”,成为贴心“棉袄”。
近日,嘉善大云气温骤降且连续出现暴雨天气,现场环境简陋,排队上车区与方舱间距离相隔较远。专班组立刻联系后勤组出动,采购一次性雨衣、鞋套、雨伞等防雨用具,放置在方舱内,提醒乘客自取,注意保暖和防滑。此外,专班组预先通过电话与对方核对名单,避免人员在等候区吹冷风,驾驶员也会尽量将车辆停靠近方舱出入口的位置方便人员上车。值班人员周政表示说:“经常会遇见有乘客孤身一人提着大包小包,也有带着小孩的母亲行动非常不便,我们会提醒司机帮忙共同搬运行李,快速完成核对上车程序。”
收到上海前方消息,一名13岁小孩独自从国外回温,无任何通讯设备。专班组立马联系上海发车司机要重点关注,而这头的大云中转站志愿者也紧盯小孩乘坐的车辆,实时跟踪定位,及时对其进行转车引导、安抚情绪,并同步通知温州南站点工作人员和属地街道做好接收工作。“我们与小孩父母时刻保持畅通联系,告知其孩子行踪动态、身体状态及嘉兴、温州南、滨江街道负责人联系方式,确保转运全过程安全,消除父母的担忧,小孩于凌晨五点多顺利到达隔离宾馆。”值班人员杨立静介绍说。
面对人员的恐惧和精神压力,大家都会用家乡方言交流坦诚相待。一位从荷兰归国华侨情绪不稳定,专班组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这位归国华侨,但因其登记的 码非本人联系方式,专班组通过多方途径,终于找到了本人。“当时,他的情绪波动很大,我们想‘拉近关系’增强他的信任,就用温州话耐心解释了工作流程、集中隔离事项,承诺我们一定会把他安全护送‘回家’的,还和他添加了微信好友。”值班人员杨东旭介绍,这位归国华侨非常积极配合防疫工作,成功抵达温州后已集中隔离管理。
潘正川说:“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不忘初心,誓要完成使命。”
李德省说:“用心服务,携手战疫,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
与危险抗衡时,他们是冲锋战士;心系同胞一路护送时,他们便成了“哆来A梦”。他们正是鹿城战疫人冲在疫线的缩影,谱写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林婷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