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位于杭州的一家互联 公司做了一次实验。
这家公司有2000余人,他们在本月召开了年度策略会。
以往,这种闭门会议,通常要花两天来开。会议议程并不繁琐,之所以时间很长,是因为20多位TL要依次通晒自己的OKR以及回答大家的各种提问,找到共识,以此来确定业务接下来的发展规划。
粗略的计算一下:如果每个人的发言时间为半小时,问答环节为半小时,顺利的话,20个人发言完就要20个小时。
在这次开会前,有人提议:钉钉最近升级了一款 称可以提高开会效率的工具,要不趁这次机会体验一下?说不定这次会议只需要开一天了。
本着试试看的心态,这家公司用上了这套开会工具。
没想到尝试结果却出乎了所有人意料:
原本要开2天的会议,这次只用了4个小时。
面对开会难题
钉钉的尝试与答案
开会,作为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现如今却被人们喻为“当代职场的第一大酷刑”。
用下面的一组数据就能窥其缘由,2021年出版的《7人团队敏捷管理手册》书中写到:40%的会议决定被全部推翻,30%的工作从一开始就根本不应该做,50%的时间浪费在等待做出决定中。
看起来,似乎大多数的开会,其实都是在做无用功。
那如何把会开好呢?
数百年来,不同公司想出了各种绝招。
有的硅谷公司,要求开会前喝水,散会了才允许上厕所;有的公司要求站着开会,美其名曰“stand-up”;还有的公司,借鉴德云 的经验,认为如果发言者讲的太水,应该被立即哄下台。
钉钉作为一款在线协同办公软件,这几年来也在不断尝试提高开会效率、以及如何将自己的经验落地为产品,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开会。
去年1月,钉钉推出了一套开会工具“钉闪会”。简单来说,它是一款以文档为中心,为开好一场会提供各类组件,让用户“开会”的前、中、后更加简单与敏捷的工具。
上线后,钉闪会在客户群中大受好评,半年来蕉内、喜马拉雅、阳戈科技等超过100万家企业,选择借助钉闪会重构企业的会议文化。
三菱电器是最早使用钉闪会的一批客户。三菱电器的技术部门是首个钉闪会的试点部门,该团队共有300多人,每周平均产生60场钉闪会,覆盖技术条线的例会、项目会等。
使用了钉闪会以后,整个会议流程变得高效起来。该部门最喜欢用的是「会议小结」功能,它保证了所有待办事项都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不清楚会议遗留了哪些待办”“有没有人跟进”“跟进情况如何”等一些列问题。
在技术线试点成功后,目前已在全集团推广。
近两年异军突起的新镜电商品牌“蕉内”也在第一时间体验了钉闪会。去年双十一期间,“蕉内”的作战指挥部通过使用钉闪会和钉钉知识库结合,进行了有条不紊的大促筹备和有组织的协同。
通过使用钉闪会,拉通商品、销售、供应链、企划、渠道、库存等部门,实现了过程透明、责任到人,事事闭环,执行到位,保障了大促期间的货品上架和供应。目前蕉内内部周均有20+场钉闪会。
在经过5个月的打磨后,钉闪会于今年3月份又推出了全新的2.0版本。
开头提到的那个工具,就是钉闪会2.0。
高效的开会流程
应该是怎样的
钉闪会是一套完整的开会方法论与工具结合的产品。
首先,钉闪会提倡的是不开无准备的会议。
在使用钉闪会发起会议邀请时,钉钉会为你生成一个会议文档,此时,发起人需要在其中填写明确的“会议主题”,根据文档模板安排好会议的议题及流程,并在不同的议题模块中邀请对应的人填写内容或插入资料。
同时,这套动作又可以避免开无效的会议。
比如,你要开一场会,目的是给同事同步一些信息。如果你把材料上传到文档后,大家通过异步的阅读评论已经完成了信息对焦。
这样一来,岂不是就不用再开这个会?
钉闪会的高效,意味着用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
那如何让开会时间变短呢?
在会议开始前十五分钟,所有参会人都会收到提醒,此时要进行会前的材料阅读与准备,避免等到开会时,还要花时间同步会议背景、发放材料。
这个功能的价值,我们数学老师很早就教过我们:40个人开会,每人浪费1分钟,就相当于浪费了40分钟。
为了控制时间,你可以为每个议题设置时长,并打开计时器,反向管理喜欢拖堂的发言人,避免马拉松式的漫长会议。
众所周知,没有结果的会议就相当于没有开会。
在钉闪会2.0的主页面上,最右边一栏叫做“会议纪要”,给这个功能占用一整栏的目的,就是为了时刻提醒你:会议纪要要记。
如果你们开会不喜欢人工记录,你还可以打开“闪记”功能,它能将你们开会时进行录音,并能实时地将语音转成文字,生成一份文字版的会议内容。
至于会议讨论的结果,需要填写在“待办”中。它能帮团队记录“谁”在“什么时间”需要交付给“谁”“什么东西”,你可以理解为会议结果五要素。
一个任务就相当于一个小项目。于是,钉闪会还和钉钉的项目功能进行互通,会议中得出的结论、待办可以归档到一个项目中,方便大家精准的跟进会议结论。
最后,会议的讨论内容也是一种知识。
使用钉闪会,你可以把开完会后生成的文档一键沉淀到知识库,让团队的成长与项目的进展都有迹可循。如此一来,当团队来了新成员时,它就化身为整个部门的知识地图,成为了新员工的成长阶梯。
复用优秀的开会方法
让进步发生
在钉闪会2.0中,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理念就是:通过复用优秀的开会方法,让进步发生。
钉闪会2.0通过在线文档的标准化界面,把一些优秀的开会方法论沉淀为模板,让每个组织可以按需套用,快速选用最适合自身的开会方式——毕竟没有绝对正确的开会理念,但总有适合自己的开会方法。
这其中,就包括亚马逊的“6页纸”方法论。
在亚马逊,每次开会前都会有一个寂静的20分钟,这段时间内会议室内会保持安静,大家各自低头阅读会议文档,不接受任何的讨论与提问。这份会议文档叫做“6页纸”,由会议发起者提供与填写。而这里的6页纸,并不是说6张纸,而是6部分内容。
20分钟后,大家一起讨论文档内容,并按照会议流程提出自己对各部分的意见和建议,并对问题逐一攻破。
值得一提的是,“6页纸”的文档看似简单,其实对填写者的要求非常高。它需要你写出的是结构化的、叙述清晰的文档,例如:“以前……“ “但是现在……” “因为……” “根据……” “所以接下来……”等等这些严密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列出几个观点或者想法。
这就强迫你更深的思考,更好的理解什么事情更重要以及事物之间是如何关联的。而它带来的好处也很直接:因为你的精心准备,会议效率得到提高后,节省的可能是共同参会的几人甚至十几人的会议时间。
这套开会方法论就叫做“6页纸”,这两年在互联 公司非常火热。如果你想体验这套开会方法的话,可以使用钉闪会2.0里的模板,一键复用。
当然,由于会议目的不一样,“6页纸”的方法其实也不尽适用于所有场景。
既然钉闪会是专注于会议管理的工具,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因此,除了“6页纸”的开会模板外,钉闪会还吸取华为、阿里巴巴及制造、零售等各行业的开会方法论,提供了满足于不同场景的“例会”“脑爆会”“评审会”“复盘会”等等模板。
———————-
回到前文所提到的一个观点:适合自己的开会方法才是最好的。
然而,每个团队的人员特征不同、组织文化不同、公司制度不同、企业架构也不相同,想要打磨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开会方法,非常的难。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没有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开会方法,我们邀请你来体验一下钉闪会。
钉闪会是一套完整的开会方法论与工具结合的产品,除了上面讲的那些理念与功能,它能做的还有很多。不谦虚的说,它满足了你对开会的所有需求。而它的使用门槛又非常低,只要你会使用文档,基本就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钉闪会,可以说,就用一张文档就承载了开会所需要的所有功能。
最后,如果你也有一些特别实用的开会方法想要分享,不妨我们评论区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