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学者,总是很容易陷入技术细节不可自拔:在数值模拟中到底该采用什么类型的 格?
数值模拟的本质就是解方程,即采用数值方法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求解流体的控制方程。其主要思想就是将连续的计算区域分割成足够小的计算单元,在每一个单元上应用流体控制方程,进而获得整个计算区域上的物理量分布。这个分割的本质就是离散,其承载就是 格,过程就是 格划分。
在无 格法成为主流之前, 格类型的选择和生成仍然是数值模拟中最重要的一环,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对模拟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离散包含两个维度:
常用 格类型:
全附体潜艇模型 格
四面体 格及由其转化而来的多面体 格
关于多面体 格,先抛出三个好玩的东东:
蜂窝猜想
水立方
根据这三个好玩的理论,在相同的模拟精度要求时,采用多面体 格可以大幅减小 格数量,并且因为单元之间具有较多的接触面(12或14个),对梯度信息插值和局部流动信息分布的预 更加准确。
首先,从生成方式看。
六面体 格全是手动,这不是划分 格,而是在进行艺术创作。以ICEM CFD为例,船小二觉得自己瞬间变成了罗丹大师,要在一个方形的大石头中雕刻出自己的模型,还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个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恒心,对自己常用的模型要多次尝试,熟稔于心之后才能信手拈来。但是看到成果之后,你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四面体 格和多面体 格则可以由软件自动生成,只要设置好参数,其他的就交给软件了,这里经验的作用更大一些。
第二,从 格数量看。
根据文献,要达到相同精度的模拟,需要的四面体 格数量是最多的,大概是六面体 格和多面体 格的4-6倍。但是四面体 格的生成效率是最高的。多面体 格,一般都是从四面体 格转化得到,Ansys Fluent可以直接将四面体 格转换为多面体 格,Openfoam也可以由polyDualMesh对四面体 格进行转换,Star-CCM+的多面体 格划分过程不知道是不是也是相同的原理,下一步去查查看。对于局部加密来说,结构化 格因为要满足节点的对应关系,会在不需要的区域也进行加密,从而增加计算量,不如非结构 格来得便捷。
第三,从计算精度和收敛性能看。
六面体 格通常具有更好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四面体 格相对较差。多面体 格,因为单元之间具有更多的接触面(一般为12或14个,而六面体为6个,四面体为4个),因此,能得到更多的插值信息,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并且对于强漩涡流 (strong swirl) 的模拟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但对于外流场的计算还有待进一步确认。另外,对于六面体 格来说,因为节点个数和分布规律是由人为确定的,因此,更便于进行 格无关性 (Grid Independence Analysis) 分析,以及边界层 格的定义,而非结构 格的无关性分析,船小二还没有接触过。
每种 格都有其优缺点,具体的选择要根据时间周期、计算机性能、精度要求、个人喜好等因素进行平衡,就像鞋子一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END-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