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喜滋滋收下礼物,民警来了: 上这些礼收不得

长江日 -长江 2月3日讯 “噔噔噔!”1月29日,住在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 区的女孩小付收到外卖员送来的一份甜品,她喜滋滋收下,并在微信上给“Jack”回了一句“谢谢”。谁料当晚一下班,百步亭派出所民警胡康培就来到小付面前,提醒她不要上当。

(民警胡康培找到收到陌生 友外卖的女孩小付,提醒她不要上当。通讯员唐时杰供图)

“送我礼物,为我花钱,每天费尽心思陪我聊天、逗我开心,难道就是为了骗走我的钱?”小付将信将疑。民警告诉她,这是很多诈骗团伙的套路,先在 上以红包、小礼品等套近乎,等小付完全信任对方后,就会引诱她“投资”或“充值”,民警胡康培还给小付讲了好几个类似的诈骗案例,她恍然大悟,不住感激民警。

刷单就能有免费礼品?

2020年12月13日,市民郑女士收到一条“免费领取榨汁机”的短信,她喜不自禁,匆匆点开短信里的链接,并按照提示加入一个“返利”微信群。群内不断有人发送“免费领家电”广告,她添加对方为微信好友后,按照对方提示下载某 络赌博平台APP,对方称只要完成刷单充值任务就可免费领取家电。郑女士依言一步步操作,陆续往该APP内充值16万元,后被家人发现迅速 警。

骗子出招:诈骗分子利用受害者想占便宜的心理,以“免费水果”“免费小家电”等礼品为诱饵,引诱受害者进入 络刷单、赌博平台。起初几笔,诈骗分子会用少许“返利”获取受害者信任,待受害者转入较大金额后,则迅速拉黑消失。

民警破招: 络兼职刷单、 络赌博都是违法行为,市民不要被小利所蒙蔽,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 ,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在陌生 站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

点一点就能免费领取游戏皮肤?

2021年1月15日,11岁男孩鹏鹏(化名)用外婆的手机在家看某视频APP时,点击了一个手机游戏广告,“免费领取游戏皮肤”这行字迅速吸引他不断点击。他拿着手机加入对方提供的QQ群,在多个 交软件里不停切换,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后,还拿起外公的手机开通“代付”功能,等家长发现时,银行卡中3万多元已转给了骗子。

骗子出招:现在不少未成年人都会使用家长的手机上 ,诈骗分子通过包装成普通广告的链接,以受孩子欢迎的游戏、动漫、动画等为诱饵,引诱孩子在没有家长监管的情况下使用手机的各类支付功能。

民警破招:给孩子玩手机时,家长应当控制其使用内容和时长,及时监管孩子所关注的信息,时常教育孩子不要随便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二维码等,使用资金时要提前告知家长。此外,家长还应妥善保管 络支付平台交易密码,不让孩子知晓。

下载 上视频突然中奖?

骗子出招:许多 友热衷在 上寻找免费视频资源,诈骗分子利用这一心理骗取 友点击广告,再以“中奖”为诱饵引诱相信了“天上掉馅饼”的 友转账或充值。

民警破招:免费视频、免费漫画、免费小说等 络资源背后,往往伴随着海量 络广告,而广告链接背后很多都是诈骗分子精心包装的陷阱。不要轻信免费,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转账汇款或发送验证码。

粉丝福利可高额返现?

2021年1月15日晚,许先生在手机上刷微博时突然收到一条通知:年终粉丝福利,转账就可返现,有兴趣就私信。他私信对方后,对方发来一个银行账 ,他用支付宝转去2999元,但并没有收到返现。再询问时,对方竟说“该活动已结束”钱也退不了,并让他参加另一个转账1999元的活动,并发来一个微信收款二维码,他又支付了1999元,这次依然没收到退款及返利。再次私信对方,对方再也不回信息,意识到被骗,他才 警。

骗子出招: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不劳而获的心理,制作名目各异的“限时活动”“会员专享福利”活动诱惑受害人,让受害人误以为自己成了“幸运儿”而忘乎所以,待受害人转账后便消失踪迹不再联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