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App侵犯隐私终于不再“罚酒三杯”?

3月22日,国家互联 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常见类型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地图导航、 络约车、即时通信、 络购物等39类常见类型移动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要求其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国家出手,App侵犯隐私终于不再“罚酒三杯”?

随着近年来用户安全意识的提升,如何在使用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App)的同时保护好个人隐私,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此前,App侵犯用户隐私的事件被频频爆出。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等知名招聘平台售卖简历一度成为热点话题。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在智联招聘上,用户只需要支付7元,就可以买到一份最新的求职者简历。简历内容详尽,卖家甚至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简历按照年龄、地域、毕业院校等信息进行精准筛选。除此之外,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分子通常通过企业账户获取简历,或者通过QQ群批量购买简历。而警方破获的案件中,一块硬盘中竟存储700多万条个人简历。

对此,有 友感慨“要是每天都是3月15 就好了”,并希望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公开处罚结果。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平台只是表示会采取相应措施,但并无具体的解决方案。而对于平台的致歉, 友并不买账。

不可否认,如今,不少年轻用户都无法在互联 中保护好自己的隐私,老年用户就更是难逃“陷阱”。

今年被“3·15”晚会点名的还有手机清理类软件——内存优化大师、超强清理大师、手机管家pro等App。这些软件表面看起来是在提醒用户清理手机垃圾,实则是在背地里偷偷大量获取手机信息。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些App在对老年人进行用户画像后,会推送劣质广告,使一些老年人上当受骗。

此类问题并不是偶然出现,许多 友都表示身边的长辈们频频“中招”。

对于被隐私泄露问题困扰已久的用户来说,此次的规定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友们纷纷表示非常支持。但有 友也表达了自己的顾虑,比如,市面上很多App强制收集用户身份信息;不勾选隐私条款就无法使用软件;App此前已将信息收集完,现在监管还来得及吗等等。

有分析认为,此次规定出台后,许多App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调整,而不法商家分享用户数据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和遭遇不当信息骚扰的行为将被极大遏制。

实际上,从2019年11月起,工信部就启动了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重点整治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违规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为用户账 注销设置障碍等四个方面的八类突出问题。工信部此前的通 显示,知乎日 、店长直聘等App私自收集个人信息,租租车、1药 除私自收集个人信息外,还私自共享给第三方;当当、e代驾还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并过度索取权限;好医生则因为私自收集个人信息以及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被通 。

2019年3月,上海市消保委此前针对39款 购平台及旅游出行、生活服务等手机App涉及个人信息权限的评测结果,共有25款存在问题,比如“饿了么”申请了11个权限,包括拨打电话、日历等,在测试新版本时,专家发现旧版中的拨打电话和日历权限已删除,但又新增了“读取通话记录”权限。

对于此次的规定,业界更希望借此让更多的App真正地规范起来,从而打造一个良好的移动生态环境,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司小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18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