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华为开发者大赛(中国区)选择在济南启动,是济南市中国软件名城建设成果的体现。拥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场景,中国软件名城济南正吸引高端软件产业链的集聚。如何让软件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作为工业强市和数字经济建设的引领者,济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7月22日,软件名城看济南——济南软件赋能实体经济暨2022华为开发者大赛(中国区)在济南启动。华为开发者大赛不仅是华为公司面向全球开发者的顶级赛事,也是华为沃土计划的重要投入项目。这样一场赛事启动仪式,为何选择在济南举行?
济南齐鲁软件园引导产业集聚,助力产业生态优化。(吕传泉 摄)
底蕴深、增速快
我们看一组济南市软件产业发展数据:
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济南有11家;全国软件百强企业,济南占13家;山东省软件百强企业,济南占45家;济南市还有省级重点大数据企业50家、上市软件企业18家。在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7月刚刚公布的第六批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名单中,共473个软件作品达到要求,其中济南237家。济南市累计获批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1个、工业互联 APP优秀解决方案13个、 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9个,国家 信办区块链备案产品25个,入选省级软件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144个、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499个,各项指标均居山东省首位。
2019-2021年,济南软件业务收入平均增速16.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2021年,济南市软件业务收入3803亿元(连续18年居山东省首位),同比增长20.3%(增速居软件名城和副省级城市第2位);2022年1-5月,济南市软件业务收入1717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2022华为开发者大赛(中国区)在济南启动,是华为公司对济南深厚的软件开发底蕴、强劲的行业发展速度的高度认可。
华为云应用商店和开发者联盟部长王希海表示,大赛将搭建能够覆盖通信、互联 、IT产业、人工智能领域的全场景智慧建设平台,帮助每一位开发者实现与智能时代对话的桥梁。
高端软件产业链群加速形成
济南是全国第二个、山东省唯一的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软件名城看济南-软件赋能实体经济”是系列活动,该活动旨在充分发挥“软件定义”作用,提高济南软件供给能力,加快软件名城提档升级。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大数据产业的主力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于“软件定义”,去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用“软件定义”赋能实体经济新变革。“软件定义”可以理解为由软件来驱动并控制硬件资源,它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利器。
启动仪式上,多家国有软件公司发布需求,浪潮通用软件公司相关负责人发布了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开创集团开创云首席运营官发布了公司重点产品。华为等ICT头部企业代表、业内专家学者围绕软件赋能实体经济等主题作分享交流。
除了华为三大创新中心及区域总部,近年来,部省市共建中国算谷重大生态项目、阿里区域总部、百度山东数据标注基地等项目先后落地济南。
济南市注重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十四五”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政策措施,丰富了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体系。
随着软件产业生态的日趋完善,济南高端软件产业链群加速形成。培育了相对完整的国产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信息安全软件生态链,自主品牌应用软件数量国内领先;打造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浪潮云连续8年蝉联中国政务云市场第一位,华天软件发布国内首款、完全自主、基于云架构的三维CAD平台,打破了国外巨头在航天、船舶的垄断地位,浪潮云洲连续4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位居28个平台前六,山东区块链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迪诺区块链系统”顺利通过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区块链检测,拿到金融行业“入场券”,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 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慧交通等领域深度应用,金现代、山大地纬、普联软件、山大欧玛、积成电子、兰剑智能等企业在电力、 保、能源、教育、物流等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
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软件赋能实体经济不是一蹴而就,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
数字化赋能的本质在于能够提升效率,因此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然而产业数字化还处在初级阶段。从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编印的《济南市软件供需对接资料汇编》中看到,山东能源、山东高速、山东文旅、山东水发等国有企业都成立了下属的软件企业。济南市属国有企业在所属行业内的探索同样取得不少成绩,比如山东金钟科技集团的粮食开源情 分析系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大数据产品,济南二机床集团被表彰为2021年工业强市工作表现突出的软件企业。
从国内看,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有的实体企业考虑到发展安全自建软件平台,有的实体企业则选择与软件企业合作。实体经济企业自建软件平台,但是越往深层次做越困难,需要软件企业支持赋能。
业内人士指出,数字化的大潮挡不住,但是在实体经济数字化的过程中,如何让软件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这就需要实体经济企业和软件企业找到各自的边界,政府找到监管的框架来指引,双方才能实现更好的融合,促进共赢共生。
“与其说软件赋能实体经济,不如说软件赋能千行百业。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良好的发展生态,让软件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各行各业赋能,助力强省会建设。”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