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学完2年课程,专业第一转专业!川大“满绩”学霸捧回国奖,实力硬核!

心怀热爱,蹈厉奋发,他在四川大学提升自我,以转专业复试第一的成绩转至口腔医学专业学习。心有目标,笃行致远,他一年完成两年课程且获得满绩,步步跃进,书写出精彩的奋斗篇章。本期推送,让我们一同认识四川大学优秀学子熊晨燚,走进他的“目标驱动型”大学生活。

右二为熊晨燚

熊晨燚,四川大学2019级华西口腔医学院学生,大川小思学习效能组导师。曾获国家奖学金,四川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SCI在投,中文核心一篇,软件著作权一项,国家级、省级大创各一项。

以热爱为索引,熊晨燚在高中时就希望进入华西口腔医学院学习。但高考时,他未能完美发挥,与心中的理想专业失之交臂。进入川大后,熊晨燚渐渐意识到,学校不仅有很好的平台,更有许多优秀的老师、同学值得结交和学习。于是,他开始积极拥抱新环境,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提升自己。

大学伊始,熊晨燚就定下了转专业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他迅速度过了适应期,认真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并严格执行相应安排。在热爱的指引下,熊晨燚一边进行常规课程学习,一边投入到转专业的准备中。最终,他凭借专业第一的成绩和各方面的突出能力,由吴玉章学院以转专业复试第一的成绩平级转至口腔医学专业。

熊晨燚手绘解剖图

成功转专业后,熊晨燚需在一年内完成两年的专业课程,每学期必修学分在30分以上,而相应课程几乎都是基础医学的“硬课”。与此同时,他还面临着大二课程缺乏大一课程基础的问题。但铺天盖地的补课、学习和科研压力并没有让他退缩,为了应对新变化,熊晨燚强化了自己的生活规律性和做事效率,保持规律作息。

那两个学期,他坚持早晨6:50起床,中午小睡35分钟,晚上12点出头入睡。熊晨燚通过掌握不同类型基础医学课程的针对性学习方法,兼以把握课堂,一次解决问题,避免重复劳动。在期末复习月,他会把安排计划细化到每天五个时间段,当天完成当天必做项目,每周清理遗留问题,拒绝拖延。

熊晨燚课堂笔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二那一年,熊晨燚圆满完成了两年课程且获得满绩。优异成绩背后是个人的自律与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同学、朋友间的互帮互助。熊晨燚的学习成就也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前行的路上,他总是积极向学长学姐“取经”,也更好的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

转专业12人合照,熊晨燚为左二

熊晨燚和一同转专业到口腔医学院的12个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称他们为“转专业的十二个兄弟姐妹”。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与性格,但他们互相包容,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进入新学期后,十二人一起选课、学习、做 告,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了转专业第一年繁忙的补课生活。熊晨燚说:“有这样一个和而不同,一起进步的团体让我感到无比骄傲”。

学习之余,熊晨燚热爱足球。于他而言,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也是一种重要的释放压力的方式,在此过程中,他认识了一批新朋友。从18级即将毕业的学长到21级刚入学的学弟,足球将不同年级、专业的人联系在一起。

熊晨燚为第一排右一

在大学生活中,积极参与 会实践、志愿活动也是熊晨燚发光的另一面。在立信·明远志愿活动中,他与低年级同学组成一对一小组,从学习、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帮助。在大川小思中,熊晨燚主动和同学们分享学习、竞赛、科研等各方面经验,为他们答疑解惑。熊晨燚表示:“我一直以来也在接受学长学姐们的帮助、解惑,因此帮助其他同学解决疑惑时,我会有一种传承或使命达成般的感受。”

回顾这三年的大学生活,熊晨燚最大的感受是要主动起来,坚定目标不断努力。未来,他也将继续带着这份主动和坚定追求理想,触及心中更高的目标。

拓展阅读: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构建完善了以口腔基础医学系、口腔内科学系、口腔颌面外科学系、口腔修复学系、口腔正畸学系、交叉学科系6个学科系,35个专业教研室组成的口腔医学学科群,以及涵盖口腔临床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群。

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能够适应医学发展和 会需要,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人文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岗位胜任力以及团队精神,具备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知识、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预防工作,具备良好的继续教育基础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关注“四川大学本科招生”头条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