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径里的节孝坊

历史遗存

灵川径里的节孝坊

  听说灵川镇径里村原是“界外”通往华亭、仙游等内陆地区的交通咽喉地带,其区位优势明显,民生富足。后来,交通改道,它便沦为贫困村。近几年,城厢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使之迅速成为库区移民省级村庄综合整治试点村、省级造福工程百户示范点、市级第三批“幸福家园”建设试点,从而声名大振,备受瞩目。对此,我心生羡慕,遂随城厢区采风团一道走进径里村。在被径里村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深深吸引的同时,还特别对一座废弃的节孝牌坊久久不能忘怀。

  说起径里的节孝坊,除了当地人,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知道。据村里老人介绍,当时这座坊建于村口,即今径里水库泄洪口,是灵川境内“界外”与“界内”的严格界线。1957 年12 月,莆田县决定在张边溪上游兴建一座水库,遂选址于径里,动用蔡厝、柯朱两乡群众上万人来建水库。其时,径里的节孝坊便被推倒,移为桥梁之用。50 多年后,径里水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配套工程,又被政府重新整修加固,而当时的简易石桥便被废弃,改用钢筋水泥作桥,这让节孝坊的石料得以重现天日。然而,世易时移,人们的爱情观、孝道观也在经受着改革开放的种种考验,昔日的节孝牌坊似乎不那么显眼了,竟被弃于溪边,或许他日再被用作溪桥,继续方便行人。

旌表节孝石坊

  后来,村民带我们去现场观看那座屡被废弃的节孝坊,真是天可怜见,居然保存基本完整,至少主要构件是存在的,即留有2 根石柱,1 方横额。可惜,村民对此并不珍惜,是故横额上沾满了泥土,难见其庐山真面目。这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夫子们便围站一旁,议论纷纭,而林宗哲主席则如获至宝地取田里杂草以去泥。令人意外的是,吴国柱先生见状,立刻从包中拿出毛刷,很耐心的进行去污。我想,该坊的主人若地下有知,亦当感激涕零。至此,50 多年的沉埋,时逢熙朝重见天日:“旌表节孝”四个大字的旌扬,恰于午时再现光辉。原来它真的是节孝坊啊。

  再看那额上题款,右为福建布政使司的奖语,左为兴化府知府的奖语,落款为“大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十月题”,距今恰好是245 周年。其中,右边题款为:

  特简福建布政使司钱琦奖语: 

  心同白雪,节比松筠。方警《鸡鸣》,遽悲鹄寡。顾相从于泉壤,上有耄姑;思克继乎穷祧,下怜弱嗣。爰承寂水,悉屏铅华。菇苦而尽职无亏,孝随节著;饮泣而抚孤有道,严与慈俱。灯火寒闺,三十四载之冰霜备历;疾风劲草,五十九龄之岁月常贞。既符舆论之公,洵洽旌扬之典。

特简福建布政使司钱琦奖语

  左边题款为:

  特授兴化府知府郭世勋奖语: 

  秉质幽贞,夙明大义。早娴姆训,承欢在室之年;永佩女箴,效顺有行之后。迨所天之不禄,悲入地以无从。冰雪同心,松筠成性。艰辛而承菽水,顺孝恒兼;拮据以佐熊丸,慈严并檀。敬养祖姑,抚恤幼叔,洵为闺阁之芳型,宜荷旌扬之盛典。

  大清乾隆三十七年十月题

特授兴化府知府郭世勋奖语

  综合以上两位官员的奖语可知,这位坊主在25 岁时丧夫,守节34 年,活到了59 岁。其间,她“下怜弱嗣”,“敬养祖姑,抚恤幼叔”,确实是难能而可贵,“洵为闺阁之芳型,宜荷旌扬之盛典”。可惜,坊上文字精审,只能获取这点有限的信息,至于坊主姓甚名谁,嫁于谁家为妇,后裔发展如何?这些都不得而知,只好留待史学家去深入考证了。

  当大家看完石坊后,有拍照的,有抄题款的,有量尺寸的,有建言保护的,应有尽有。惟独我闪到一旁,故作轻松,环顾着这一方水土。想当年,这里曾是要冲之地,亦属富庶之境。谁知,交通改道,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此处便沦为贫困之区。而今,幸亏有政府大力扶持,仅“穿衣戴帽”工程就投入几百万元,其际遇并非不厚,但会持续多久呢?当然,政府如此扶助径里村,算是德政、惠政。只是,政府在村里硬件设施投资的同时,其软件方面似乎也应该多些关注才行。要不,就说这石坊吧。虽然时代变换,人心不古,但该女子含辛茹苦34 年,堪称径里好媳妇,堪为典型,其节孝石坊竟被屡次冷落,甚至埋于地下,这难道不可悲吗?好像该村也响应妇联 召,评选什么最美家庭之类,这较之于石坊的表彰及遭遇,则需要反思的东西,只怕不是一点点吧!

  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看罢石坊,纷纷返回车上时,林主席仍然伛偻着身子,默默地拔草盖坊,生怕我们这次声势浩大的围观,诱发歹人的注意,从而使它再遭劫难,或被藏于民家,或被贩至他方。其爱惜文物之心,保护文物之诚,于斯可见一斑。我想,他不可能没听见村干部答应下午就派人抬石坊去村部保存的承诺,但我能理解他的细心与惦挂。如此说来,此坊即使不能重立,至少不会再被人作践了。(卢永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8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