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我家电饭煲将抢夺我的工作,机器人时代的迷思

2030 年,现有的工作岗位几乎都会被新的岗位取代。英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以美国各领域700种职业为对象,分析了未来自动化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自动化环境下能够留存下来的职业仅有33%,很难预测究竟哪些新职业将取代消失的职业。

机器人时代,你会失业吗?

很多未来学家和科学家均表示,到2030 年,2030 年,现有的工作岗位几乎都会被新的岗位取代。英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以美国各领域700种职业为对象,分析了未来自动化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自动化环境下能够留存下来的职业仅有33%,很难预测究竟哪些新职业将取代消失的职业。

工业机器人中,名为“百特”的廉价学习机器人正受到关注。到目前为止,工业机器人都在工厂中与工人隔离的状态下自动作业。然而“百特”有安全装置,允许与工人协同工作。其售价只有2 万美元左右,不需要安装软件输入作业内容,通过手动拖拽机器臂即可记录轨迹,无需单独安排程序员。它不仅能完成中小企业操作间中的简单劳动,还能与人协同完成复杂的工作,被认为“能带来制造业的革命”。但与未来型机器人相比,它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的机器人应该像人一样拥有自主学习、灵活处理新工作的能力。

机器人百特

机器人百特

就像现在,坐马车或骑马已成为旧俗或者过往的记忆。而不久的将来,人们亲自驾驶汽车也将有同样的境遇。现在,仅韩国国内就有50 万~ 60 万个出租车司机或卡车司机岗位。这一岗位消失之际,差不多的工作也都将消失。

人们一直梦想着出现可以自行判断、自动驾驶的机器人汽车。不知是否为了回应人们的期待,谷歌开发出了自动驾驶汽车(又称无人驾驶汽车),其配备了可360 度监视周围的传感器。谷歌实现了别人看来还很遥远而搁置的事情。

事实上,谷歌公布该成果之前,德国汽车公司也已经在开发无人驾驶汽车,并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上路试驾。但他们认为,要实现完全无人驾驶需要健全的 会基础设施,而谷歌的研究证明,只装备传感器的汽车可以在现有道路系统上自动行驶。

无人驾驶汽车,装备了360度检测传感器

如今,工厂里正在推行的机器人自动化正在淘汰那些技术不熟练的工人。尖端工厂中的人不会直接用手操作机器,而是通过敲击控制面板向机器下达作业指示。工人只需监控工程进行过程中发生的错误。过去需要几百人分担的大型工程现在只需三四名技术员,坐在操控室看着屏幕就能处理。有些工厂索性连监控也设为自动化。体力劳动在逐渐消失,只留下脑力劳动。

办公室工作也一样。如果有经验丰富的核心管理者,那么大部分业务会分离,并消化为外包业务。一般的辅助业务都会由自动化设备解决,成本自然随之降低,处理速度会加快。过去苦苦坚持的体力劳动或单纯的重复性业务不再存在,商业环境更欢迎会动脑子、行事聪明的人。

专业岗位也同样。IBM 的人工智能Watson 已经在积累医疗辅助经验,还活跃在华尔街,帮助分析投资资源。如今,无论是医生、律师、证券投资家,都会依据计算机进行判断。

积极展望未来的人认为,即使将来很多岗位消失,但会有更多新岗位诞生,使人们从事更高级的工作,就像当初蒸汽机和计算机出现时一样。当然,也理应如此。但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人承受巨大的痛苦,我们可以假设一下会发生什么。

第一,假设经历了痛苦的变化,而岗位最终恢复。这是最正确的一种情况,19 世纪~ 20 世纪,美国经历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换的过程。农业机械化使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农作物和家畜价格骤降一半。随即,占总人口20% 的农民丧失购买力,债务压身,负债过多导致银行倒闭,信用崩溃,引发大萧条。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通过军工业助力经济发展。但经历了巨大冲击的农业再也无法恢复,农业人口下降2%。经济虽有好转,但工人的生活没有改变,很多工人被困于流失的工业领域,处于失业状态。并不是说世道变了,从事被淘汰工作的人就能立刻转到其他行业,他们需要继续教育。

计算机技术比以往任何工业技术都更具破坏性,几乎涉及全体行业,主导着所有领域的技术革新。当然,也不是说所有工人都会失去工作。只要进行继续教育,使他们适应技术发展,就能找到避开自动化威胁的安全领域。

然而,现在是拥有极度破坏性技术的时代。假如五十多岁的人现在失业,那么想重新找到类似的工作岗位会非常困难。当然,如果是十多岁的青少年,那就大不一样了。这些人有更多机会获得其父母时代不存在的新工作,他们占领的商业领域将使用更智能的人工智能。

第三,假设机器自动化导致大部分工作消失。没有新的工作出现,逐步蜕变成完全的数字世界。因为大部分生产活动由计算机之间自行处理,所以只需少数人力就能承担多半业务。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推断,就业市场将变成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形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9月11日
下一篇 2018年9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