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这,是朱自清散文《匆匆》中对时间的描写。
时间如同奔腾的河流,而我们就像顺流而下的船只一般,不停向前奔去。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总在感叹人生易老天难老,四季迭换,万物变化,我们还来不及欣赏,就从指缝中溜走。
(一)
手机,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
手机上的短视频,正主宰着许多人的日常。根据极光大数据发布《2019年Q1移动互联 行业数据研究 告》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人均每日使用app的时长为4.2小时, 交 络、视频直播和新闻资讯成为app使用时长前三甲。
这些碎片性的内容,往往通过高强度的娱乐性来博取我们的眼球、取悦我们的大脑。
励志的、搞笑的、养生的……4个短视频刷完,1分钟过去了;一转眼,一个小时过去了;再一抬头,一个半天过去了。
不光成人,一些孩子和老人,也开始加入刷视频软件的大军中。
指尖滑过手机屏,窥视欲与猎奇心在持续不断地获得满足,大脑处在一种虚幻的快感中。我们收获了什么?除了无尽的空虚和再刷的冲动,还能有什么?
忙完正事儿,身心俱疲,压力无处释放时,看一些逗乐奇趣的小视频,不失为一种解压方式。
只是,许多人刷啊刷,正事儿耽误了,常常懊悔不已。
“短视频是否正在毁掉中国部分青少年”——已非杞人忧天的声音;
“你为什么卸载了短视频app”——已非鸡毛蒜皮的讨论。
(二)
高级的欲望,靠自律满足;
低级的欲望,靠放纵满足。
短视频,给我们的头脑带来感官刺激,让不少人忘记时间,停下生活的步伐。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眼睛“拴”在手机上,我们对此浑然不知;
“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眼睛“拴”在手机上,我们忘记了常回家看看,哪管孩子哭了笑了,堪忧的岂止是眼花皱纹多!
“到处是水,没有一滴可喝”,这个信息过载的碎片化时代里,人们精神内部普遍存在着焦虑状态。
短视频中看似精彩的内容,就像各种水,无法给精神解渴,我们呈现出来的:既不是劳动,也不是娱乐,而是虚耗在晃荡、发呆上!
床上半困不困刷手机,越来越累却睡不着。如果说七八十年的光阴中,我们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那么余下的光阴中,我们究竟还有多少时间是远离手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互联 巨头都在抢夺我们的时间,我们有必要来一场灵魂深处的自问自省。
(三)
眼睛“拴”在手机上,我们常常自责:太不自律了,太没自制力了!
其实,不规律、不自律,是人的天性。
所谓自制力,不是凭空而来的。
自制力与身体状况相关,如果每天刷牙洗澡、锻炼读书、多晒太阳保持情绪(人的情绪,很大程度上由光照与体表温度决定,冬天尤其如此),自制力就会强得多。
我们要对自己说:养成好习惯,坚持锻炼,踏实工作,放开了玩,远胜过将时间耗费在被手机折腾得精神疲劳之后、重复晃荡、既谈不上开心、其实也什么都没完成的犹豫不决之上。
什么是好习惯?就是也许别人做起来就那么别扭的事情,你可以做得那么自然。
习惯不会让人痛苦,养成习惯的过程才会让人痛苦。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我们不妨在每年一月份,制定新一年的行动计划,然后以天为单位、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时间管理。
自律的程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当时间管理成为习惯之后,一切自然而然,才能让我们远离手机,时间为我所用。
(四)
时间抓起来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很多人在和时间的抗争中走错了方向,被纠结和犹豫战胜了意志力,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懊悔。而那些懂得正确管理时间的人,他们的人生却大不一样。
“stick to truth,stick to target”,这是张一鸣在他的微博上留下的一句话,意为直击真相,直击靶心。
何为直击靶心?
《人物》杂志曾 道过张一鸣追他老婆的故事。他不希望自己在恋爱这件事上浪费太多时间,那么如何做呢?他说:“世界上可能有两万个人适合你,然后你只要找到那两万分之一就好了。就是你在可接受的那个范围,近是最优解嘛。”
但他老婆一开始并没有相中他,直接就拒绝了。张一鸣怎么办?继续帮助修电脑,继续约出来玩,继续在线聊,之后两人就牵手了。
已经确定这是你要的目标,执行起来虽然有点难也没事,专注,直击靶心。
偏离自己的最佳目标,偏离自己的初心,实际上就是在浪费时间。
……
一句话,解决眼睛“拴”在手机上的焦躁,时间管理的前奏是规划,核心落脚点是抓住重点。
事不过三——在每一个当下,每个人或每个团体,最该关注的事情,不应该超过三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