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 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介绍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为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 应用(以下简称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教育部、中央 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 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对促进“互联 +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意见》界定了教育App的内涵和外延,提出教育App是以教职工、学生、家长为主要用户,以教育、学习为主要应用场景,服务于学校教学与管理、学生学习与生活以及家校互动等方面的App。《意见》规范的教育App大致分为三类:市场竞争提供、师生自主选用;学校企业合作、学校组织应用;学校自主开发、部署校内使用。
《意见》以促进教育App的发展作为政策出发点。引导规范管理是手段,有序健康发展是目标,规范管理是为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根据国家“放管服”改革精神,对教育App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不设置准入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严守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鼓励推荐优质教育App树立行业标杆,发挥头雁效应。鼓励购买优质教育App服务创新供给模式,促进产业发展。
《意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系统梳理教育App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逐一分析,找出原因,拿出对策。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打好治理组合拳。同时,注重统筹兼顾。抓住主要矛盾,聚焦共性问题,提出一致性要求。针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功能类型、不同用户对象等差异性,提出个性化要求,避免“一刀切”。
《意见》充分发挥教育App提供者、App分发平台、移动终端提供者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充分发挥 信、工信、公安、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作用,形成协同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学生家长等 会各方作用,织牢常态化监管的笼子;充分利用督导、考核等手段,以协同治理做大教育App规范管理的同心圆。
《意见》共20条,从4个方面提出了工作措施
第二,压实主体责任,规范应用管理。从需求侧出发,压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育App推荐、选用及运维中的责任。一是落实主体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管理责任体系。二是建立推荐机制。以省为单位探索建立优质教育App的推荐机制,为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提供正向引导。三是健全选用机制,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选用教育App应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并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四是规范进校合作。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五是促进整合共享。面向师生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教育App应当整合为“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综合性App,避免应用泛滥的问题。
第三,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教育App的长效监管机制。一是教育App提供者、App分发平台、移动终端提供者等产业主体加强自律,共同落实监管要求,营造良好的业态环境。二是教育、 信、电信、公安、市场监管、扫黄打非等职能部门建立协同联动的监管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规范教育App管理。三是专业机构、 会组织、家长等 会力量充分发挥 会监督的作用,构建多方参与的监管机制。四是教育行政部门将教育App规范管理纳入督导、考核等工作中,建立选用退出、负面清单和黑名单制度,形成常态化的监管。
第四,加强支撑保障,确保落地见效。从技术规范、信息素养、采购机制等方面,为引导规范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配套环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和工作台账,统筹协调“互联 +教育”的各项重点工作。二是健全制度规范。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推动教育App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三是提高信息素养,以开学教育、 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开展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以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传达正确的用 观念,提高广大师生、家长的信息素养。四是落实工作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应为教育App规范管理提供必要支撑,鼓励学校通过购买优质教育App服务的方式创新供给机制,促进产业发展。
据悉,下一步将落实教育App的备案制度。制定并出台《教育移动互联 应用备案管理办法》,明确备案方式、内容、对象和时间,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本地区教育App提供者和教育机构的备案工作。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备案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实现“一省备案、全国有效”和全程 上办理。通过数据共享全面简化备案所需提供的材料,方便企业和学校备案,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开展教育App的专项清理。开展教育App专项行动,通过加强统筹管理、促进整合共享、规范信息采集等措施,防止教育App泛滥等问题,杜绝教育App使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部门协同机制,以钉钉子的精神集中治理利益绑架、信息泄露、低俗信息等问题,为广大师生营造清朗的 络学习空间。
三是促进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加强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探索优质教育App的推荐机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形成推荐名单并向 会公开。通过“政府统筹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创新供给模式,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应用服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