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终于无法忍受了!共同出手,互联 大敌闰秒将被取消

近日,在以Meta、微软、谷歌和亚马逊在内的诸多科技巨头的呼吁下,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计量大会上,来自各方的代表几乎一致赞成取消闰秒,科技界再也不必为这偶尔增加一秒的做法头疼了!为什么闰秒受到这么多科技巨头们的抵制,迫不及待要取消它?

什么是闰秒?

世界上有几种计量时间的方式:

第一种,天文计量方式,即世界时(UT1):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地球的自转,并将自转一周的时间(一天)等分为864000份,每份为一秒。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并不是恒定的,可能今天快一点点,明天慢一点点,并不稳定。

第二种,原子时(TAI):原子时秒长定义为铯-133(Cs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在零磁场下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原子时由原子钟的读数给出,它的误差非常小,为140万年误差一秒。

原子时起点定在1958年1月1日0时0分0秒,即规定在这一瞬间原子时时刻与世界时刻重合。但事后发现,在该瞬间原子时与世界时的时刻之差为0.0039秒。这就说明了原子时与世界时是存在偏差的,而且日积月累偏差越来越大。这就催生了第三种计量方式。

第三种,协调世界时(UTC):以原子时为基础,当原子时和世界时之间的偏差接近1秒时,国际计量局就会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将“协调世界时”拨快或拨慢1秒,也就是闰秒的产生。

闰秒概念第一次提出是在1972年,因为地球自转的不稳定,所以增加闰秒的时间也不固定。自从1972年以来,闰秒已经出现了27次。

闰秒出现的年份

最近一次的闰秒是在2017年1月1日7时59分60秒,大家可以看到,一分钟就有了61秒。

闰秒给科技界带来的影响,为什么都讨厌闰秒?

对于老百姓来说,闰秒并不能影响什么,我们也感受不到。但是对于科技界就不同了,因为计算机依靠精准的计时服务器(linux系统)展开活动,记录数据的准确时间。因为闰秒的出现,计算机会遇到1分钟61秒的情况,就会产生“错乱”,进而导致各种故障。

年龄大点的朋友可能听说过“千年虫”的故事。

1957年,美国科学家葛丽丝·霍普(就是她提出了BUG的概念)开发了一款通用计算机编程系统,开发过程中,她顺便在计算机存储系统做了重大调整,首次采用6位数字来存储日期,比如57.12.01(1957年12月1日)。这个漏洞带来的问题直到1990年才被人重视,那就是到了2000年1月1日0时后,电脑的时间会变成00.01.01,那么这是1900年还是2000年的1月1日?电脑辨别不出来。科学家花了10年的时间,修复了世界上80%的计算机,但跨世纪的当天,还是有不少电脑系统崩溃掉了。

葛丽丝·霍普

闰秒带给科学家、工程师的麻烦比起“千年虫”不遑多让。

由于闰秒的出现没有规律,对应的时间调整无法写入计算机程序里,也就在航空、通信、能源传输及其他尖端科技行业埋下了祸根。每次调整闰秒的时候,就是工程师们最为头疼、抓狂的时刻。

  • 在2012年,Reddit一组运行开源Linux操作系统的机器未能正确处理增添的闰秒,导致一连串服务器停止运行,瘫痪了约40分钟。
  • 2015年1月,两家澳大利亚航空公司的系统因为闰秒瘫痪了48分钟,工作人员只能被迫用纸张办理登记手续。
  • 2015年6月30日,推特、Instagram、Pinterest、Netflix和亚马逊等 站服务器出现错误甚至崩溃。为了避免闰秒带来的更不可控的影响,美国洲际交易所集团在经历闰秒时主动停止运营了61分钟。
  • 而浏览器Mozilla、领英、点评 站Yelp、澳洲航空均因闰秒出现过问题。
  • 为了这偶尔一秒钟的修正,耗费了无数程序员和用户的时间,更造成了难以计算的经济损失。

    科技大厂如何解决闰秒带来的问题?

    起初,程序员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在闰秒来临前停止NTP时钟同步,等结束后再开启。但这一至少会停止1秒多,成本太高,而且系统关闭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科技大厂后来想到比较凑合的解决方案就是“闰抹”,也就是是提前把这一秒分成若干分,在一天内慢慢加上去。但是这只适用于正闰秒的情况(地球自转变慢),近两年,地球自转速度又加快了,将会出现负闰秒的情况。这个方案就不适用了。

    如果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科技界将会受到漫长的折磨,处理得稍有不慎,“将对依靠计时器或调度器的软件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国际计量局终于决定将取消闰秒

    不久前,Meta、微软、谷歌和亚马逊在内的诸多科技巨头联手提出废除闰秒,并说服美国、法国和国际计量局(BIPM)支持这一倡议。本月18日,法国巴黎举行的度量衡大会(CGPM)上,科学家和政府代表投票决定取消闰秒,该项决议计划2035年生效,且维持到2135年。

    但并非立即取消闰秒,因为取消闰秒,还是回到最初的问题,人类所适用的原子时与世界时存在偏差,与地球自转、太阳位置、月亮位置不再关联,造成时间和天文学的割裂。

    国际计量大会决议最迟于2035年取消闰秒。可能原因是2035年之前不会再出现闰秒,这样科学家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研究解决办法。

    相信以人类的智慧,一定会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