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交所 站显示,当日上交所问询已受理的拟科创板上市公司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软科技”)。截至目前,已有11家科创板受理企业获问询。
虹软科技本次IPO拟发行不低于4001万股,且不超过5000万股新股,募集11.32亿元。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和中信建投。
虹软科技成立于2003年2月25日,是一家智能手机视觉人工智能算法供应商,掌握了诸如人体识别、物体识别、场景识别、图像增强、三维重建和虚拟人像动画等各类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零售等多个行业等领域。
招股书表示:虹软科技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视觉人工智能算法供应商之一。根据IDC 统计,2018 年全球出货量前五的手机品牌中,除苹果公司完全采用自研视觉人工智能算法外,其余安卓系统手机三星、华为、小米、OPPO 的主要机型均有搭载虹软科技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
2018年净利润暴增,填补历史亏损
2016年至2018年,虹软科技营业收入依次为2.61亿元、3.46亿元、4.5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依次为0.80亿元、0.86亿元、1.75亿元。
从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出,2017年末虹软科技仍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约1亿元,而2016年末这一数值为1.84亿元。
但是2018 年末,虹软科技账面已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未分配利润为正。2018全年净利润达到了1.75亿元,除了弥补0.98亿元亏损外,还提取盈余公积83.6万元,2018年12月股改时0.33亿元的净利润用作净资产折股(折股时未分配利润归零),期末未分配利润为0.43亿元。
一本万利,毛利率超90%
虹软科技的盈利模式是将其视觉人工智能算法技术与客户特定设备深度整合,通过合约的方式授权给客户,允许客户将相关算法软件或软件包装载在约定型 的智能设备上使用,以此收取技术和软件使用授权费用。
虹软科技并不生产实体硬件产品,一旦技术研发成功,使用该公司的技术的实体硬件产品进行生产,虹软科技就可以一直收取专利技术使用费。因此和大部分软件行业的特性一样,由于授权许可的算法软件包一般无需实体硬件的生产、包装及运输,因此主营业务成本较低,因此虹软科技的毛利率较高。
告期内,虹软科技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92.65%、93.94%和 94.24%,均超过90%。
和离职员工做起生意
目前科创板上另一家受理企业当虹科技与虹软科技渊源颇深,当虹科技的实控人为虹软科技的离职高管。
当虹科技主营业务为智能视频解决方案与视频云服务,和虹软科技业务具有一定的协同性。
当虹科技曾为虹软科技参股公司,彼时虹软科技通过控股子公司上海多媒体持有当虹科技6.30%股权,不过这部分股权已经全部转让(转让价格为 4,309.20 万元),虹软科技实际控制人 Hui Deng(邓晖)还担任当虹科技的董事长,目前邓晖也已离任。
而如今当虹科技的实控人也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彦龙,曾是虹软科技的高管,于2005年至2012年在虹软科技担任副总裁,如今已经辞去虹软科技相关职务。
但是两家企业一直保持的交易关系,虹软科技一直向当虹软件采购,交易内容为软件开发,2017年采购金额为1209.23万元,占当期采购金额的比例为12%。
虹软科技还向当虹科技出售商品,交易内容为软件授权许可,2016年虹软科技还向当虹科技转让著作权、出售软件产品。
频频进行关联交易,不得让人怀疑二者似乎存在紧密的利益关系。
对于虹软科技这类企业而言,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是最重要的资产,而当虹软件的招股书披露的软件著作权中,多项软件名称是以虹软命名,当虹软件的两名核心技术人员都曾在虹软科技中任职,让人质疑虹软科技是否存在技术失密风险,及其资产的完整性。、
综上,虹软科技把握着前沿的视觉人工智能技术优势,获利水平高,毛利率超90%,但是和离职员工的关联交易还需要整理一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