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 2019:冒充类诈骗总结,换汤不换药,小心钱包!


相信很多人对“冒充类” 络诈骗并不陌生,但是骗子针对的人群,冒充的类型不一样,导致市民朋友的防范意识有点措手不及。

今天小编利用几个新鲜的“冒充”案例来详细讲解下诈骗过程。

那么,冒充诈骗大致分为哪几类呢?↓↓↓

NO.1冒充同学/朋友

NO.2冒充家长/子女

NO.3冒充电商平台客服/快递客服

NO.4冒充银行客服

NO.5冒充领导/老师

NO.6冒充快递员/客服

NO.7冒充公检法

大致罗列了一下,竟也要7类,着实让人伤脑筋。

1、以“冒充同学”为例:

11月27日,彭某 案称:其在学校内上 时,微信通讯录的同学周某发来信息“能不能借500块钱,晚上就会还”,彭某自以为是同学,便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转款500元。但到了晚上并没有还钱的消息,并电话询问了此时,才发现同学周某的微信 被盗了。

诈骗手段:目前,微信、QQ都是较为常用的通讯软件,不再局限于直接电话或者当面救急。所以被骗的概率大大提升,诈骗犯就是利用熟人心理,让对方减少戒备心,很快速的就能得到转账。(冒充朋友以各种理由要求借款也是同样的道理

2、以“冒充子女”为例:

11月27日,叶某 案称:其在家的时候,QQ上收到一个好友信息是这样的“妈,我是某某某,学校邀请清华大学的教授到学校培训,我想 名参加。两门课一共是14900元(并附有转账账 )”叶某心疼孩子热爱学习的着急心理,没核实便转了账,并把转款凭证截图给了对方。不一会儿对方又称 全科的话,一个月后会退还50%,叶某察觉不对劲便给孩子的班主任咨询,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诈骗手段:骗子往往会模仿一模一样的头像和昵称,来造成视觉上欺骗。再利用家长对孩子积极求学的心理,通过QQ、短信来骗取钱财。(还有一种诈骗手法则是让家长直接和假的学校负责人联系,两个冒充身份一起欺诈

3、以“冒充银行客服”为例:

11月24日,徐某 案称:其收到一条“您的信用卡已严重逾期,请即刻还款,详询电话0731***97”,便打了过去。对方自称是中国银行信用卡服务中心的,说其卡片欠款816元,要求还款,逾期将起诉法院,以法院传票的方式通知家人。并要求徐某按照其操作,把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都告知对方后发现卡内被扣9344.33元,对方称操作失误,又要求告知一次验证码,又被扣款9344.33元。对方依然称之为操作失误,2小时之内会退还。此后电话也打不通,才发现被骗,总计损失18688.66元。

诈骗手段:受害人一听起诉、传票等词便紧张的完全被骗子所控,接下来就会按照流程,将身份证、银行卡、动态验证码都交代给骗子。(除了信用卡逾期,办理信用卡、提升额度、贷款也是一样的。还有冒充公检法,以犯罪为由吓唬受害人

4、以“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为例:

11月25日,杨女士称,接到一个自称是淘宝平台客服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问其近期是否购买过鞋子,杨女士说是的,随后对方便称购买的鞋子有过敏问题,可以帮其退款,并进行双倍赔偿。杨女士相信了对方的说辞并同意退款。后双方加了好友,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填写了其的身份信息、银行卡 及验证码后被盗刷3500元,杨女士让对方把钱退回来,但对方还要求其向支付宝、美团借款。杨女士意识到被骗,立即 警。

诈骗手段:对于剁手党来说,自己购买的产品有质量问题肯定会同意退款和赔偿。(快递客服或者快递员也是相同方式,通过泄露的订单信息来诈骗)

阳城 警提示

1、当有人在聊天中涉及汇款转账时,最好通过与对方电话进行确认核实;

2、保护好QQ、微信、微博等 交媒介的个人隐私信息,一旦发现被人盗用,要及时通知亲朋好友,避免亲朋好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骗子冒充熟人或者领导以借钱的名义实施诈骗。

3、当有人让你转账,一定要警惕,认真确认后再转账!

警 惕

络购物要当心

快递理赔不轻信

个人信息要保密

不要骗子赔偿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1月19日
下一篇 2019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