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App过度索权的行为即将被终结。
国家 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下称《规定》)已于5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明确规范了App收集个人信息活动,其中13类App无须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被App绑架的用户
随着移动互联 的快速发展,各种App呈爆发式增长。手机App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困扰。部分手机App过度收集、违规使用个人信息一直被诟病。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工作原因要用各种App,我都想用老式手机,只要能打电话、发短信就行。”提起手机App软件,济南市民吕涛是又恨又爱,“随着移动互联 的发展,各种App确实给我带来了便利,但也在偷偷拿走我的隐私。”
一款垃圾清理软件需要45个权限
“有些App,虽然我禁止自动启动,但还会被要求自动启动。我玩个游戏,你要我的地址信息干啥,还要读取我的通讯录;拍个视频,也要我的地址信息。”市民杨帆表示,“没人愿意用隐私来换取便利,这些隐私信息确实是我们在安装使用App时同意授权的,但并不都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你不选‘同意’就无法使用。”
系统拒绝App后台启动
在互联 行业安全分析师钟凯看来,正是因为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强制授权、过度索权等现象大量存在,违法违规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十分突出,国家四部委联合制定出台了《规定》。
33款App同日被通
就在《规定》实施的当天,33款App又被通 了。
被通 的地图导航类App则有17款,包括大家熟悉的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以及凯立德导航。在这17款App中,大多数存在的问题是“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而语音导航则存在“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
唯一一款名为连信的即时通讯类App,则存在“诱导用户授权其读取手机通讯录信息并向通讯录联系人发送营销短信”。
“实际上,这只是冰山一角,很多App都存在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问题。”钟凯表示。
而上述App大多来自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
3类App无须个人信息就可使用
“可以说,《规定》终结了App过度索权的问题。”钟凯表示,“以前,在安装App后首次运行就要求授权各类权限,甚至包括通讯录、地理位置,大多数用户只能无奈接受这些霸王条款,否则就无法使用这些App。而现在已经明确为保障App基本功能服务的正常运行可以收集必要个人信息,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
以 络约车为例,其基本功能服务为“ 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巡游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必要个人信息包括:注册用户移动电话 码,乘车人出发地、到达地、位置信息、行踪轨迹,支付时间、支付金额、支付渠道等支付信息。“但对于个人通讯录等其他信息,用户即使不提供,App的运营者也不得拒绝提供服务。”钟凯表示。
在刘华星看来,除了给过度索权的App戴上“金箍”外,还应出台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加以细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