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纷纷出现稻田画 是农业景观还是园林绿化?

作画水平蕴含科技支持

据公开资料显示,稻田画起源于日本,1993年日本青森县田舍馆村为了吸引游客来村里参观、游玩,利用彩稻在农田作画,并规定每年7月份举办“稻田艺术节”。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沈阳、四川等地,涌现出一批稻田画。沈阳市沈北新区被称为“中国稻田画之乡”,那有一片占地1550亩的“稻梦空间”,产业园利用3D技术和透视技术,用矢量法定点定桩连线人工填色,种植不同颜色叶子的水稻,绘制出平面、立体、镂空、线条四种风格。因为色彩鲜明、画面丰富,沈阳“稻梦空间”一度是热门电影取景地。

据了解,用水稻作画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制作稻田画是利用无人机、经纬仪、测量专用钢尺等技术工具,对目标栽种地块进行数字测绘后,再用软件制作出平面效果图和种植 格施工图,通过施工图精准定位图案线条走势,确定各色块种植面积和所需不同颜色水稻品种的播种量。

此外,日常的护理也比较精细,主要分为养分管理、病虫防治、图案修正、延展调控四个方面。在图案完成栽植后半个月,可利用观景台或无人机航拍调查图案初步成型效果,若误差较大,则需要及时修正,并随时监控有无倒秧、脱苗现象。一旦出现倒秧、脱苗现象,就必须及时补苗。

作为目前国内稻田画绘制技术最成熟的园区之一,沈阳稻梦空间备受业界关注,沈阳稻梦空间副总经理张琬婷介绍,沈阳稻梦空间在国内起步是最早的一批,技术相对成熟,现在园区具备技术输出的条件,已经向国内多个省市提供稻田画技术支持。

在辽宁、吉林从事20余年水稻产业的张淑兰认为,稻田画的出现,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展现,另外,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见证,“只有温饱问题首先解决了,农业才有可能向旅游农业、现代农业转变。”

稻田画是一个乡村振兴引子

稻田画能带来多大经济效益?据了解,沈阳稻梦空间项目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直接创造就业200余人,带动当地农民年创收近500万元,惠及三个街道40余个村、2000多位农民。

北京怀柔区宝山镇宣传科一位陈姓工作人员介绍,在宝山寺、转年和道德坑等村的农田上种植了470亩五彩旱稻,为村民带来地租和日常管护两项收入。据悉,100余村民在种植期间从事除草、打药等工作,人均每天增收150元。

去年4月,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财政局共同印发《北京市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实施意见》,提出要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十百千万”发展格局。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逐年增长,年接待达到400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到50亿元。

未来定位或仍是休闲农业

我国水稻亩产一般在1100斤到1500斤之间,而彩稻亩产量很难超过1000斤。“彩稻其实就是看的,虽然也能吃,但是吃绝不是它的主要目的。从我个人来看,我觉得食用口味还是我们日常吃的普通水稻会更好些。现在一些人觉得,要让彩稻和普通水稻一样高产,我认为这是没必要的。吃的水稻和看的水稻,两者各司其职比较好。”张淑兰说。

有学者认为,稻田画这种通过对色彩的搭配在水稻成熟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景观,在大地上组成特殊的单元镶嵌,使得土地具有明显的视觉表现,“彩色水稻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稻田画图案形成周期短,应用范围广,管养技术成熟,具有浓郁的田园情趣,是极有潜力的景观设计小品。所以,彩稻未来的发展或仍应该着重于景观设计的应用。让观赏性的水稻,越来越值得观赏。而对于普通水稻,就应该将其定位为生产性水稻,让它们越来越高产。”

刘春明认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稻田画等农业景观是有其存在价值的,都市里的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楼大厦里,面对电子屏幕,需要走进大自然,感受乡野。“有时候,农业跟园林绿化一样,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好,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26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