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北大肿瘤肝胆外一”,获取最新资讯~
问:想了解肠癌肝转移领域最新进展吗?
想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些进展吗?
答:请关注 “北大肿瘤肝胆外一”!
您的关注和转发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北大肿瘤肝胆外一
pkucancerhpb
结直肠癌肝转移最新进展
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一科出诊信息
结直肠癌肝转移围手术期肝功能和肝体积的多模式评估:
吲哚菁绿试验,99mTc mebrofenin肝胆核素显像及钆塞酸增强MRI
本期主讲人 刘铭 副主任医师
引言
研究结果
吲哚菁绿试验(ICG)是目前唯一的肝功能定量评估方式,采用第15分钟的ICG滞留率(ICT-R15)来量化评估肝功能。99mTc mebrofenin和钆塞酸都能被肝细胞摄取,因此99mTc mebrofenin肝胆闪烁显像、钆塞酸增强MRI也可以进行肝功能评估。本研究于术前、术后7天及术后28天分别进行此三种检查。
99mTc mebrofenin核素显像可以得出残余肝功能(FLR-F),或标准残余肝功能(sFLR-F),并可以计算肝功能动态增长率(KGR-F)。对钆塞酸增强MRI,在给药后20min的肝胆期提取左肝(2处)、右竖脊肌和脾共4个区域的信 强度(SI),计算LMR,LSR和HUI三个参数。同时使用软件计算残余肝体积(FLR-V)及标准残余肝体积(sFLR-V),并进一步计算肝体积动态增长率(KGR-V)。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研究,入组患者均为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接受术前化疗,行右半肝切除手术。共入组10例患者,中位接受6周期化疗,化疗后4周手术。7例患者存在化疗后肝纤维化,8例患者存在化疗后肝损伤(肝窦阻塞综合征)。
结果表明,患者右半肝切除后,7天内残余肝体积和肝功能均快速增长,之后增速明显下降(31vs10,10vs9)。肝体积中位增长79%(37-134),肝功能中位增长92%(13-152),肝功能增长与体积增长的幅度具有一致性(31vs10,10vs9)。LMR与ICG相关性较好(r=-0.66),LSR与sFLR-V相关性较好(r=-0.71)。术前HUI和LMR与术后残余肝功能和体积的增长相关性较好。
讨论
既往研究认为,大范围肝切除术后,残余肝脏体积的增长和肝功能的恢复是不一致的,例如PVE后肝功能增长快于肝体积增长,而ALPPS则相反,肝体积增长快于肝功能的增长。而本研究中,患者术前术后均接受钆塞酸增强MRI检查,发现LMR值在术前术后并没有变化,说明术后增加的肝体积具有跟术前肝脏相同的肝功能,因此肝体积的增加并不仅仅是残余肝脏的肿胀造成的,因为对于肿胀的肝脏,单位体积对应的肝功能应该差于正常肝脏单位体积的肝功能,对应的术后LMR值也应该低于术前。
另外,该研究发现,三种肝功能评估方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一方面,术前LMR与ICG具有相关性,与术后肝脏增长(KGR-V)也强相关;另外,LSR与核素显像得出的SFLR-F也具有相关性。LMR与LSR均是基于钆塞酸MRI得出的参数,而MRI图像也可以直接进行肝体积计算,同时,MRI检测没有辐射。综合多方面因素,钆塞酸增强MRI是CRLM患者最优选的检查方式,兼具诊断、体积计算、功能评估及术后肝体积增长预测等多方面作用。
END
往期精彩
微创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SIMMILR研究
CRLM接受BEV及CET后的病理反应评估
肝移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SECA研究长期随访
基因分子表达谱分层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的生存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肝脏优先切除:一项关于完成率和生存的荟萃分析
不同肿瘤数目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影响预后的因素探索: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品读之后,愿享同感
获取更多大肠癌肝转移资讯
请关注 “北大肿瘤肝胆外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