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 凌晨公告:向个人提供查重服务,1.5元/千字,研究生学位论文3次免费

6月12日零点,同方知 (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即日起,中国知 向个人用户直接提供查重服务。

《公告》称,对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国知 将通过研究生培养单位指定机构提供个人查重服务。

知 曾发布公告表示,查重“只可用于机构的管理流程”“从不向任何个人销售”。对如今向个人用户直接提供查重服务,知 方面的解释是:“知 过去只面向机构提供查重服务, 忽略了广大个人用户学术规范自检与查新等实际需求,客观上造成了黑市与高价的问题。 实际上,查重并不能替代学术价值的判定,文字重复率与论文的质量也无直接关系。”

知 称,我们在综合考虑学术规范管理需要和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并充分听取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科研诚信专家、师生代表的意见后,制定了全新的个人查重服务方案。

1.5元/千字,

研究生学位论文3次免费

此次开放的人群包含研究生吗?通过什么渠道向他们开放?

答:所有个人用户均可登录中国知 个人查重服务唯一官方 站(https://cx.cnki.net)使用文献查重服务。

鉴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的特殊性以及各学校学科差异、办学水平、管理政策不同,知 继续通过研究生培养管理机构(研究生院), 向研究生提供学位论文免费查重服务,免费次数由原来的人均1.5次增加到人均3次。 同时,拟为学校指定的内部机构提供包年不限次的服务方式,作为校内正规渠道,向研究生个人提供学位论文查重服务。

此次个人版查重服务的收费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在目前查重市场上处于什么水平?

答: 个人版定价参照市场通行的按字符数收费的方式,定为1.5元/千字,不高于市场主流同类产品价格。

此次开放的个人版与机构版的功能有何区别?对个人查重服务还有什么进一步的举措?

答:个人版与机构版的重复率检测功能和结果相同,除此之外,机构版还提供批量检测和流程管理等服务功能。

知 如何保证个人上传论文的安全性?

答:知 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与用户协议,从技术与管理机制两方面来保障用户信息和论文内容的安全。个人用户上传论文查重由本人自主操作,个人信息与论文内容仅本人可见;个人送检的论文仅保存在查重专用的服务器上,30天后自动删除且不可恢复。

知 查重在解决或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中能起到多大作用?开放个人查重服务会否助长学术不端行为?

除上述抄袭、剽窃等之外,学术不端行为还包括伪造、篡改研究数据、研究结论;购买、代写、代投论文,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违反论文署名规范,擅自标注或虚假标注获得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等资助;弄虚作假,骗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科研经费以及奖励、荣誉等多种行为。以上行为都无法直接用查重检测来发现。解决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需要建立各方参与的学术治理体系,通过政策引导、科研诚信教育、学术规范训练等加以综合治理。最重要的是,个体需要从思想认知角度筑牢科研诚信的思想根基,在科研活动中自觉防范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因此, 个人查重服务与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并无直接关系。

知 毛利率53.35%

查重服务贡献收入不低

今年以来,知 多次引发争议。

2022年5月13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 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当天,知 方面发布“公告”表示:将以此次调查为契机,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彻底整改,依法合规经营,创新发展模式,承担起中国知识基础设施的 会责任。6月8日,知 方面发布通知称,目前正在进行各项业务整改,欢迎 会各界对知 未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最新的2021年年 显示, 告期内, 同方知 净利润约为1.94亿元,毛利率53.35%。

53.35%的毛利率是个什么概念?据Wind金融终端数据,该毛利率在A股所有有可比数据的4690家上市公司中,排名为574名,位于前12.24%公司内,超过近九成(87.76%)的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知 的查重服务也是其收入的贡献板块之一。曾有知 人士向《南方周末》透露:知 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数据库,剩余三分之一里很大一部分靠“查重费”。

论文查重是众多高校学子毕业路上绕不过去的一道关卡,通常来说,需要将毕业论文与现有数据库进行对比,确保其文章与已有论文的重合度满足学校规定范围。

据教育部数据,2021年全国有高等学校3012所。而知 在学术不端查重系统的介绍中称,99%以上高校都是其付费用户。除了知 ,维普和万方等国内学术数据库也是一些学校查重的合作方。

2019年年初,青年演员翟天临的学术造假事件中, 友对其2783字的小论文进行查重,这篇论文当时在知 查重需要花费68元。而按照维普与万方查重系统的收费标准,同样字数的论文在维普仅需12元、在万方仅需7.8元。

对于上述现象,人民 曾评论称:“知 不向学生开通个人查重业务,在与高校合作的过程中,提供的免费查重机会又少,一定程度上来说,助推了学生不得不花钱向不法分子购买查重服务的行为。”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知 、每经APP

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5月11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