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象:
今年寒假作业不愁了
一问之下,唐老师这才了解到,并不是同学间互相抄作业,而是一些“作业神器”在帮忙。“一个数学成绩并不太好的同学告诉我,寒假期间遇到不会做的题,不可能随时打电话向老师请教,而这些解题软件就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有答案,还有步骤,可以完成自学。”
而成都市一高中物理老师何老师也表示,她带的高二班上同样在流传这些解题软件,“有同学还给我说,完成寒假作业的速度和状态得到了质的飞跃。”
“秒答”难题包月299元
谁在答题?
在校生3个月答题赚到苹果电脑
这些软件为何能如此快速提供答案?成都一位IT工程师表示,软件平台是利用大数据、图片识别等技术,用户上传照片后,可以从别人完成的题库中快速识别,在线匹配相同、相似的问题以及解答过程,而提供答案的人非常多,有在校学生,有上班族,也有很多老师。
据悉,这些人通过提供解答过程及答案等方式,就能获取软件里的“财富值”,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能换取该软件商城里的奖励。例如,一位在校生在3个月内帮其他用户解答22336道题,累积财富值31万多,可以兑换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
家长态度:
怕孩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
市民董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初三,在寒假期间,董先生发现孩子做作业的速度明显提高很多。“以前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遇到难题更是抓耳挠腮,现在全部自己写出来。”起初,董先生觉得是女儿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但女儿做作业时频繁地拿着手机的动作却引起了他的注意,“先以为她一边做作业一边耍,结果发现是在用解题软件。”
出于好奇,董先生也下载了同样的软件,确实如女儿所说,用该软件对着作业题目一拍就会出现答案。“这样不就是抄答案、抄作业吗?此外,这些答案是否正确呢?万一错了不是耽误孩子学习吗?”董先生认为,如此简单地获得答案,会让孩子学会偷懒,懒得把精力放在思考上,而不是真正钻研学习。
孔女士的儿子目前正在读高二,对于解题软件,她明确表示不会让孩子用,“确实挺智能的,但我绝对不会让孩子用的。一方面担心孩子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会导致视力下降,更重要的是担心直接搜出答案后,孩子便不再动脑思考,会慢慢地失去独立思考能力。”朱女士透露,她曾就这个问题向其他家长求助,结果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用这种方式写作业,“家长们虽然有顾虑但也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法。”
学生追捧:
可以受到启发并拓宽思路
“这些解题软件是从去年开始出现的,今年以来使用的人逐渐增多。”小贾是成都某中学高三年级的一名学生,据她透露,班里的同学基本都下载了这类软件。小贾透露说,去年她有道数学题不会做,请教同学,同学便拿出手机拍下作业上传,按下搜索键后,屏幕立刻出现详细解题过程,这让她很吃惊,于是也跟着下载答题软件,后来发现,班里同学几乎每人的手机都装了这种软件。
对于解题软件,小贾认为“很有帮助”,“进入高三后,很多作业无从下手,好多难题不会,又不能随时问老师。现在通过这些软件,虽然很多解题思路也看不太懂,但有时候还是会有一些启发。”但同时,小贾自己也透露,身边有些同学确实是拿这种软件抄作业,“有些同学假期前面都是耍过去的,临近开学才开始做作业。原来他们要到处借作业抄,现在直接用软件就可以做完。”还有的同学平时的作业看着都是对的,但一考试就一塌糊涂。
而小贾班里的一些“学霸”其实也是这些应用软件的支持者。“搜题软件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有些题目虽然会做,但还可以找到另外的解法,对于扩宽思路、自主学习帮助很大。”小贾的一位“学霸”同学如是说。
老师说法:
留作业时多留开放性题目
对于解题软件在同学间广泛使用的现象,唐老师表示,其实随着 络技术的提高,在线课堂、在线问答已经被普遍应用,她认为这类拍题目搜答案的应用软件有利有弊。“好处就在于当学生真的遇到难题又没有别的求助渠道时,可以很快看到详细的答案解析,提高做题效率,也有助于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弊端则在于容易让学生为了做题而做题,减少了思考的时间。做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一些自主性不强,学习基础差的孩子很可能就不思考了,直接抄答案,那么作业也失去了意义。”
但为了减少学生们使用这种解题软件的次数,唐老师透露自己在平时留作业时,会特意留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或是学校自编的校本作业,这些题目在解题软件中很难找到答案。同时,唐老师也会建议身边的家长,帮助孩子合理使用解题软件,避免产生依赖,也避免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而何老师则认为,同学在使用这些解题软件时需要正确地引导,“这种软件只能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有时我更愿意看到同学做作业时答错题,这样至少老师能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针对性地加以辅导,如果孩子平时利用软件把本来不懂的题目做对了,那么遇到重大考试,刚好碰到
同样或同类型 的 题目,该怎么办?”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