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非常实用,让我们客商感受到满满的诚意!”9月2日,西陵区举行助力全市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暨城市经济发展座谈会。会上,现场发放的一份《西陵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服务清单》,令与会企业代表眼前一亮。
这份清单,呈现出西陵区作为宜昌中心城区的独特资源优势。清单中,不仅能为在宜投资的企业提供检验检测、软件信息、人力资源、电力设计、物流配送、法律咨询、展会等生产性服务,也能为各企业高管、科研人才提供子女优质教育、医疗保健、娱乐休闲购物等生活性服务。
近年来,西陵区着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市标杆”的营商环境,坚定不移营造尊商、亲商、爱商、富商、护商的浓厚氛围,让各位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生活。
西陵区多个部门上门为吾悦广场商户集中办证。
首席服务 解决发展难题
初秋时节,步入收获时刻。眼下,位于西陵区唐家湾新城片区的吾悦广场近200家商户装修已近尾声,整体进入开业亮相的最后冲刺阶段,这座城市的新生活欢乐体验中心将于9月17日盛大启幕。
2020年,吾悦广场作为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宜昌。签约之时双方立下军令状,确保在24个月的建设周期里顺利开业。这对项目负责人宜昌新城鸿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森有着不小的压力。
“吾悦广场总的商业面积20万方,施工难度非常大,而且我们也是首次进入宜昌,对于一些审批程序以及各部门的对接都不熟悉。”杨森介绍。
该项目处于城东大道与峡州大道两条城市快速路交汇处,路况、地下综合管线等情况复杂,开工建设之初涉及交警、燃气、城管、市政、规划等多个部门,怎么办?
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就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西陵区迅速启动区级领导首席服务官长期联络机制,协调各部门采取全流程主动服务,并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审批后补、并联审批等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等系列措施,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从一纸蓝图到如今开业在即,杨森感慨万千:“西陵区政府各部门的精准高效服务,让我们从各方面感受到了温暖。”
特锐德,创业板“第一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只有六大研发生产基地。其中,宜昌生产研发基地就落户西陵。据悉,宜昌特锐德今年产值将冲刺4亿元。
宜昌特锐德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廷发说,宜昌生产基地从洽谈到签约,只用了28天的时间,审批速度、服务速度创下特锐德之最。“首席服务官全程与我们沟通紧密,‘店小二’的服务精神都落到了实处,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也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
如今,西陵区在全省率先推出的首席服务官制度已成为金字招牌。747名区级首席服务官下沉到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全力推进问题解决,护航企业发展。
帮办服务 降低企业成本
在西陵区CBD商业中心,美食街上100多位夜市摊主怎么也没想到,今年的健康证能够办理得如此快捷又顺利。
因办证需求大,摊主零星去政务中心耗时费力,今年5月,宜昌市西陵区政务和大数据局将一个简易的办证窗口“搬”到了摊主身边。“通过上门办、集中办,既服务了市场主体,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位工作人员说。
“首善帮办团”是西陵区为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一项创新探索。年初,围绕着“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西陵区成立“首善帮办服务团”,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首善帮办团”上门为商户代办健康证。
这是西陵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去年11月,在赛迪顾问发布的榜单上,西陵区进入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位列第90位。今年来,西陵区抬高标杆,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全力创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
建立区、街道、 区三级政务服务 络全覆盖运行机制,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执法部门持续探索,审慎监管,指导帮助1303户市场主体对其名下的3617条异常信息进行信用恢复……辖区办事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更强。
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西陵区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1-7月,区级财政共退增值税留抵退税10703万元。作为宜昌金融中心所在地,西陵区发挥政府桥梁作用,推进银企合作。启动10亿元“再担园区贷”项目,实行“见贷即担”,进一步缓解了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
为落实扶持企业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西陵区细化全市“纾困帮扶40条”,制定服务指南,点对点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现政策精准直达。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48名营商环境“信息监督员”,连同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和首席服务官,深入重点企业查找营商环境短板,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100%服务 激发市场活力
个体工商户谭思平,在西陵街道乌龟碑 区开了一家诊所,以前因为管理不善、经验不足,经营捉襟见肘。
随着“市场主体服务100%”工作推进,街道商会触角延伸,在 区建起了“ 区蜂巢”。闻讯,谭思平就近入会,加入“ 区蜂巢”,遇到困难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短时间内就感觉到了身边“家园”的温暖。如今,诊所发展越来越好。
“无论白天晚上,不管工作还是休息,一个电话打给‘蜂巢小蜜’,‘ 区蜂巢’都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问题。”谭思平感激地说。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作为宜昌的中心城区、老城区,商圈聚集区,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
2020年11月,西陵区创新性提出“市场主体服务100%”工作理念,以此推动营商环境建设。
“市场主体服务100%”,即创新运用“组织化”力量,扶持推动区级-街道- 区三级商(协)会平台建设,分层分类引导全区市场主体自愿加入街道商会、行业协会和 区蜂巢,实现精准服务、政企联动、抱团发展三个100%的目标。
目前,西陵区因地制宜,在 区、园区、商圈、企业一线阵地,建起74个“ 区蜂巢”,让市场主体在身边就能找到“家园”。建立街道商会与“ 区蜂巢”双向联动机制,每个街道商会的会长、副会长单位按照所属辖区担任“ 区蜂巢”的“第一管家”。
其间,全区678名 格员化身“ 区小蜜”,穿梭大街小巷,开展上门走访,建立电子台账,收集企业诉求,用心用情服务市场主体。
“ 区就好比蜂巢,市场主体是蜂孔, 区 格是蜜蜂,共同酿造‘幸福蜜’。”解放路 区党委书记范凯说,“ 区蜂巢”发挥了联系纽带作用,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线下织密商(协)会“ ”的同时,西陵区还同步在线上开发了西陵区市场主体服务100%管理系统。
西陵区与宜昌市大数据局、市综治 格中心等平台对接,打通大数据的信息壁垒,实现管理系统与“宜格服务”平台、“西陵区首席服务官”系统的互联互通,便捷市场主体诉求在手机端“一键式”办理。
“借助大数据,畅通三级商(协)会 络,不仅解决了企业的难事、烦心事,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平台,让参与进来的企业都尝到‘甜头’。”宜昌阔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万春说。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激活市场一池春水。今年上半年,西陵区新增市场主体6784户,新增数量城区第一,总量达到5.88万户,同比增长18.38%。
在西陵区这片投资沃土上,全 会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正在竞相迸发,为城区经济 会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加精彩的未来。
湖北日 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 、 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