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气温攀升
如果你在绿地、草坪、果园、田埂
看到拱起的小土堆
千万不要靠近!
这些有可能是红火蚁的巢穴!
一旦不小心踏入红火蚁的“领地”
可能会引来它们的大举反击
警惕!红火蚁席卷12个省份
有人被咬休克!
据央视财经 道,红火蚁原产于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是地地道道的入侵生物,2004年才首次在我国大陆地区被发现,随后以惊人速度在我国扩散。
与我国常见的蚂蚁不同,红火蚁非常凶狠,所到之处,不仅令本地同类物种无法生存,甚至体形远大于它们的节肢动物都会成为它们的攻击对象。据了解,长有翅膀的红火蚁蚁后可以飞行1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选择适宜地点建造蚁穴。一旦活动范围扩散,红火蚁很可能在当地扎根。
绿化带、树木根部附近的土堆,是红火蚁最常见的巢穴。春夏天气反复,雨水较多,正是红火蚁大量繁殖的高峰期。如果拨开土堆,红火蚁就会马上“蜂拥而出”。不同于一般的蚂蚁,红火蚁毒囊中有大量毒液,一旦被咬伤,毒液就会注入皮肤。
红火蚁喜欢温暖的地方,也会对一些设备造成危害,比如,攻击长时间不行驶的汽车发动机、变压器等重要电气设备。另外,红火蚁对农林作物也具有危害性,导致农作物减产。
农业农村部消息,目前,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尤其是近5年来新增红火蚁发生县级行政区191个,较2016年增长了一倍。此前,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启动了红火蚁防控行动。
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
有如火灼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水泡
多数人仅感觉疼痛、不舒服
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
会产生过敏性休克
严重的有可能危及生命
此前,不少地方都发生过
人被红火蚁叮蛰的案例
广东梅州
前段时间,广东梅州市西阳镇秀竹村的廖阿姨,在村里割完草走下山,她就眼前一黑,突然栽倒在地。
村民们七手八脚都来帮忙,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医生在车上及时给廖阿姨用抗过敏的药,经过治疗后,廖阿姨缓了过来。医生发现她右手腕上有两个小伤口,还起了黄色水泡,罪魁祸首就是红火蚁。
厦门
2019年8月,厦门有多位市民被红火蚁叮咬。有一人全身发痒、发痛,差点休克。
当前厦门农业农村部门
正抓住有利时机
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红火蚁的预防控制
在蚁巢上撒下饵剂
用火腿肠监测药效
昨日上午
在集美区灌口镇李林村
专业防治员正在地毯式地开展
灭杀防控工作
田埂上,一个拱起的土堆引起了防治员林和顺的注意,他仔细观察后确定,“这就是红火蚁的蚁巢。”
红火蚁灭杀防控现场。
随后,林和顺快速地在蚁巢上撒下饵剂,并插上一面红色小旗,“这是用饵剂来诱杀,通过工蚁的交哺习性,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把药剂传递并杀死蚁后。”
工作人员在红火蚁的蚁巢上撒下了杀蚁饵剂
“前段时间下雨频繁,防控要见缝插针,在晴天进行,避免饵剂被雨水溶解,影响效果。”集美区农业农村局介绍道,饵剂一般在施用后一周才能见效,该区已经建立了防控效果检查与追踪监测机制。
也就是说,在饵剂投放一周后,防治员会采用火腿肠诱集的方式监测药效,如果发现未达到防控要求,会及时补施药。
每年两轮普查防治
制作红火蚁防控地图
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厦门发现红火蚁已有10余年,主要发现于绿化带、公园、小区绿地以及农村农田。
多年来,我市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条块结合”的长效防控模式,每年4-6月和9-11月坚持普查防治工作。春秋两轮防治后,红火蚁的出现得到了有效控制。
目前,我市还和省农科院合作,在红火蚁监测和防控中探索引入“云采集”手机软件,采集红火蚁发生区的具体地点、经纬度、面积、活蚁巢数量等信息,制作分布图,推动了红火蚁的专业化防控。
市民若在农村农田发现红火蚁巢穴
千万不要搅动或破坏它
可拨打12316农业服务热线反映
遇上红火蚁
应该如何应对?
如何预防被红火蚁咬伤?
红火蚁只有在它受到人类干扰才会叮蛰伤人。人们只要不长时间在红火蚁活动区域停留或触及蚁巢,干扰其活动,完全可以避免被红火蚁叮蛰。
被红火蚁叮蛰怎么办?
一般伤口出现痒痛、红肿等症状,用肥皂与清水清洗被叮咬的患部,并可进行冰敷处理,也可用食醋浸泡20分钟,一般可用肤轻松软膏、皮炎平、皮康霜等含类固醇的药膏涂抹患部。尽量避免搔抓患部,避免将脓疱弄破,以防伤口的继发感染。
若多部位受伤或出现全身症状、或过敏时,必须马上去医院就诊。
总之,看到拱起的小土堆
别好奇,别靠近,跑就对了!
厦门日 新媒体中心出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