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隐私已经被这些软件窃取了,你知道吗?

8月18日,工信部针对用户反映强烈的APP违规调用通信录、位置信息以及开屏弹窗骚扰用户等三方面突出问题,展开了调查。

通 了43款APP要求在8月25日前完成整改。

通 · 名单

友· 评价


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权是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宪法》、《民法典》以及《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都有完善的规定。

坚持非必要不获取原则,在必要时,也要遵守相应的法律程序获取。隐私权关系到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公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之一。

隐私权最早在萨缪尔·D·沃伦(Samuel D. Warren)和路易斯·D·布兰迪斯(Louis D. Brandeis)《论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一文中被定义为个人在通常情况下决定他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在多大程度上使别人知悉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有决定自己的所有事情不被公之于众、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 。

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认为,隐私权是不受他人干扰的权利,关于人的私生活不受侵犯或不得将人的私生活非法公开的权利要求。

张新宝先生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

王利明先生则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


法律规定的隐私权保护

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加强 络信息保护的规定》第二条规定, 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9月13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