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瓶三维模型
前言
上一篇教学文章是关于茶杯的三维建模案例,不少读者反映过于简单,的确,在上一篇文章中建模过程很普容易,没有太多的曲面步骤或者其它陌生的操作,就是完全按照简单的轮廓放样加上倒一些圆角即可完成。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案例是一个饮料瓶的模型,这个模型还是比较复杂的,光是我在构思如何建模上就花了不少时间,再加上后期在软件上建模所花的时间加起来大概有一个半小时左右。这个模型的绘制过程我给分了下面几个步骤:整体轮廓、外形凹陷修饰和瓶口的建立。
整体轮廓
轮廓草图建立
首先,在前视基准面上将饮料瓶的整体草图轮廓画出来,绘制完之后再用旋转的方法将实体旋转出来,草图的尺寸参数如下图:
轮廓草图
草图绘制完成之后使用旋转的命令,具体操作就是将草图沿着中轴线旋转360°,这样就形成瓶身了。
圆角
在轮廓形成之后,需要进行圆角的设置,一共要设置6个圆角,下面一一介绍。
对瓶子实体的底面设置一个半径为5mm的圆角。
圆角1
对中间的三个面组设置相应的圆角
中间面组
对中间的两条边线设置圆角,半径为2mm。
边线圆角
下面的三个圆角就不一一介绍了,就是瓶口线以下的另外三条边线分别设置一个圆角半径为2mm的圆角即可。
以上就是对轮廓和圆角的设置,为了能够表达出饮料瓶中间类似“凹陷”的结构,我们还要进一步对模型进行补充。
凹陷
草图的建立
为了能够建立这个类似凹陷的特征,我的大致思路是利用曲面填充和阵列来完成对这些凹陷部分的建模。
首先要在合适的位置建立两条样条曲线(前视基准面上建立),样条曲线建立好之后,将草图投影到瓶体上即可,具体设置:投影的草图设置为这个样条曲线,投影面为瓶体面,这样就将样条曲线投影到面上了。
样条曲线
分别设置三个参考点,这一步是为了后面进行曲面填充。
在右视基准面上建立一个参考点,距离X方向-26mm,距离Y方向58mm。
参考点1
使用3D草图命令在右视基准面上建立两个参考点,与之前投影的线的顶点重合即可。
参考点2和3
三个参考点画完之后,继续使用3D草图命令,将刚才建立的三个参考点连起来。
曲面填充和切除
在修补边界是选择刚才建立的3D曲线和之前投影在瓶体的线,边线设定为“交替面”,勾选“接触”。
曲面填充
曲面填充完成之后,再使用曲面切除,曲面切除参数为刚才的曲面填充,注意是反转切除(向外)。这样,我们第一个“凹陷”就顺利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使用圆周阵列将这个“凹陷”阵列4分。
每一个“凹陷”有四条线段,分别对这四个“凹陷”的各个边线设置一个圆角半径为5mm的圆角。
接下来就是对瓶口的建模。
瓶口的建模
在“瓶口”的建模过程中,我们先要进行抽壳处理,然后再将“瓶口”的螺旋线建立出来。下面一步步来实现。
抽壳
选择“瓶口”上方的面,厚度设为0.5mm。
抽壳
在右视基准面上建立一个草图,再使用旋转薄壁的命令,旋转出一个厚度为1mm的“隔档”即可。
旋转隔档
螺旋线的建立
首先,我建立了一个基准面,第一参考面为刚才建立的“隔档”上端面,向上平移13mm即可。在该基准面上建立一个直径为26mm的圆。
添加螺旋线,使用螺距和圈数来建立螺旋线,三段线取法如下:
螺旋线设置
在右视基准面上建立一个用来扫描出螺旋线轮廓的草图,尺寸如下:
扫描草图
以刚才建立的草图为轮廓,之前建立的螺旋线为路径,使用扫描将内部扫描出来。扫描完成之后,为了美观将螺旋线以上无关部分切除。
扫描
至此,本次模型所用的建模步骤完成。
小结
本次模型是一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模型,建模过程较为复杂,特别是在中间那一步对瓶体“凹陷”的设计,当然,在掌握了整体思路后,还是可以将本次模型给建立起来的,还是常说的那句话,大家在建模时慢慢掌握技巧,有自己的思路才是最关键的。
建模过程没有捷径,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地练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