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iPad 面世,在业界普遍不大看好的前提下,一举大卖,并且引领了平板电脑的潮流。自此之后,Android平板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Windows 平板也紧追其后。尽管大部分 Android 平板的体验并不佳,但依旧凭借高清大屏的优势赢得用户的青睐,且越来越低的入门价格造就了普及的可能性。可是随着如今手机屏幕越来越大的倾向,即便 iPad 在同类产品中拥有更优秀的体验,销量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甚至早前有分析师指出,大屏 iPhone 的推出将会抢占 iPad 的份额。未来,平板电脑将何去何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你怎么看待平板电脑?
@小啤 DGtle:其实当 iPad 刚发布之初,自己确实曾经有过冲动性的消费,虽然自己知道并不需要这么一个产品,但仍然想要尝鲜体验,曾经买过的 New iPad 就是一个例子,本来以为平板尽管自己不需要,但可能家里人会想要尝试使用这样的产品,在浏览一些轻内容的时候,直接使用平板要比打开电脑的效率更高,更便捷。不过事与愿违,自己购入的 New iPad 利用率并不高,最终只能把它出售了。
如果平板在功能上不能加以创新,并且跟手机的差异化原来越来少,那被大屏手机所取代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这也就是市场对平板呈疲倦表现的最直观数据。
@张小白 Amy:不管是跟风也好,冲动消费也罢,iPad 和 iPad mini 都摆在家中。用 ” 摆 ” 来说是因为大多时候它们属于闲置状态,但是我觉得平板电脑还是有它存在的理由。举两个举例:一是家里的老人晚上会拿着 iPad 玩游戏看电视剧;二是我会在外出的时候带着 iPad mini 修照片。虽然看着用途不多,但是却不可或缺。在我看来,我不会选择超过 5.2 英寸以上的手机,毕竟它还是用于 交用途比较多,而且功能越多越费电。而娱乐我会选择便于携带的平板电脑,工作等用途会选择笔记本,我一直的认知是术业有专攻,只是厂商怎么去把握好平板电脑未来的针对人群和方向,那就需要他们去斟酌。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 iPad 4 ,平板上面的应用 iOS 我觉得还是体验比较好的,Retina 的屏幕也是最吸引我的一点,所以当时情愿不买更轻更小的 iPad mini 。不过,iPad 的功能已经逐渐被 iPhone 取代,实际上自己使用 iPad 也越来越少。对于 Windows 系统的平板,没有买过所以也不清楚,不过看了不少 Surface Pro 3 的评测,如果不是售价太高,Surface Pro 3 也没有明显的短板,毕竟依靠着 Windows 这个资源。平板,我认为必须要拥有一部,没有的话总会想要拥有。
似乎谈起平板的瓶颈轻而易举,谈必要性却如同挤牙膏一般。可能一部分电子产品就充当着这样的角色:有了更加好,没有也不是不可。值得肯定的是,配合 iOS 系统的 iPad 整体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特别是规范化的应用生态圈。在众多手机厂商都纷纷推出自家的平板时,可不能为 ” 平板而平板 “,尤其是搭载 Android 系统。体验做得糟糕,说不定会沦为一个过往数码市场流行的角色 — MP4。随着手机屏幕增大的潮流,当作 MP4 卖也不容易。
@木头 lancer:平板是个好东西,但未必适合每一个人。有时候我会觉得平板是提升幸福感的东西,有时又觉得很鸡肋,而真正让我觉得平板变成鸡肋的是手机屏幕的增大。从本质而言,智能手机和平板都是移动智能终端,随着手机屏幕的增大和平板迷你化,平板和手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就连使用体验也趋于接近,而由于平板的用户量相对于手机明显要少,在应用的适配和交互的针对性方面基本都偏向手机,这无疑对于平板是不健康的影响。不过我依然有考虑购买 iPad,主要是玩游戏爽一些,然后阅读体验舒服些,再者就是用来看照片。至于苏菲,不好意思,我已经有 MacBook Air 了。(貌似暴露我苹果狗的身份了。)
现在的平板电脑,性能不上不下,娱乐性也一般般,但这几年移动设备的性能进化实在飞快,也许有一天真的会有一款平板电脑替代我的笔电。笔电和平板对于我来讲只能二选一,因为我压根不会在小屏幕看 页和视频。
话说,最新的英特尔 Core M 处理器让我看到了一点希望,不知道实际上手会是怎样,特别好奇。如果 Surface Pro 第四代能够做到加键盘低于 800 克,续航超过十小时,那我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平板电脑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