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当事人要回“救命钱”,当事人想给他捐肾

何经涛是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有着可以想象到的日常生活。

但是他却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这中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荣誉

何经涛如今是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

1995年,何经涛进入文圣区法院工作。他从书记员做起,历任助审员、审判员,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他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法官、辽宁省“人民满意公务员”、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 。

调解

在人们的印象中,法官就是在法庭上敲槌定案。事实上,对基层法官来说,很多的功夫是在庭外。

这些年以来,何经涛经手的案件大多以调解结案。有人问他:“何法官,你费那么大劲调解,多累呀,判了不就完事吗?”他却说:“判决书虽能结案,但矛盾不一定化解。法官办案得让双方当事人服气顺气,调解能更便捷地化解矛盾,解开心结”。

在一个案子中,兄弟姐妹7人原本感情很好,多年来相互帮助。父母去世后,房屋由兄弟两人继承,5个姐妹也没有表示反对意见。

但是,房屋拆迁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平静。兄弟二人得到了拆迁款和安置房,5个姐妹却认为被占的宅基地和院子是按她们出嫁前的户籍以及户内人数分配的,理应有她们一份。双方几次交涉未果,关系也闹得越来越僵,最终闹上了法庭。

何经涛接手案件后,仔细查阅了所有卷宗,此案虽然是一件较为简单的民事纠纷,但如果解决不好,兄弟姐妹间的关系会更加恶化。即便按照法律作出判决,亲情难再修复,所以选择调解方式处理此案。

何经涛找到他们所在的村,详细了解房屋和宅基地情况,确实像几个姐妹所说,有她们的份额。确定调解方向后,又找到了他们族内的长辈参与调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法、理、情并用,打开了双方当事人的心结,最终亲姊妹之间握手言和,曾经冰封的关系也开始逐渐缓解。何经涛说:“这样的结果,就是调解的温度。”

生病

在何经涛的办公桌上,是堆积如山的案卷和材料,摆放整齐的法律书箱里,是案卷和一盒一盒的药。

2008年,何经涛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2009年,接受了换肾手术,术后仅半年,就回到审判岗位继续工作。

令何经涛感动的是,有一天自己的一位当事人老郎出现在他的病床前。

2000年,农民工老郎在修路时被爆炸的沥青罐儿烫伤,脸上身上都落下了终身的残疾。经过法院判决,厂方应给付他10万元赔偿款,但判决生效后,老郎却没有拿到一分钱。

作为这起案件的执行法官,看着满身伤痕的农村汉子,何经涛暗下决心,一定要帮他拿到赔偿款。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一次又一次的交涉,三千、五千、一千、八百……一点儿一点儿帮老郎要回属于老郎的赔偿款,整整两年时间,这笔钱才全部执行到位。在那时候,这笔钱能让老郎和他的家庭拥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

老郎对何经涛说:“我跟家人商量过了,我虽然被烫伤了,但肾没毛病,我要给你捐肾!”

听到老郎的话,何经涛倍感激动和温暖。虽然不可能真的接受他的器官捐献,但这样的温暖,却一直支撑着何经涛。

今年是何经涛换肾的第11年,医生曾告诉他,换肾10年后就会出现排斥反应。何经涛每天要吃下一大把药物,来抑制身体的排斥反应,还要经常到医院做检查。

有人问他:“你都这样了,为什么不能歇一歇呢?”

他只是笑笑。

点击回顾:见证——百年百场人物采访 ↓↓

观历史·岁月老人传

谢觉哉:“不看案卷,还要最高人民法院干什么?”

雷经天刚宣判黄克功死刑,就收到了毛主席的来信

“一女三嫁案”,马锡五是这么判的

党鸿魁:“咱们边区的监狱,就是学校”

他曾当众释放7例“二流子”人犯,被老百姓誉为“奥青天”

习仲勋:把屁股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得端端的

王子宜:法庭审判可以多吸收人民来旁听

从童养媳到党史上首位女庭长,她勇闯险地抓捕叛徒,就地枪决!

英雄秦绍勤,开膛剖肚在北门,宁愿自己死,也不连累人。

那个在村头调解争水纠纷的人,是人民政权的第一任“首席大法官”

他被“一砖头打到延安”,毛主席风趣地感谢国民党特务

红色司法的多个“第一”,都与这个人有关

面对家人反对入党,19岁的他说:“信者不惧”

爱豆

忆往昔·开路先锋谈

忆往昔

红色中华反贪第一大案,打掉的老虎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法大校名中“政法”谁提议的?有何深意?

可能是最被“低估”的法科学人,却不该被遗忘

刚解放,妇女惨遭迫害的案件为何时有发生?一份 告催生婚姻法

手持任状,孤身赴任人民政权第一个省会城市法院

军法上将!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

70年前,他主审的大案判决书全文在 纸公布

把培养新人当成光荣任务,杨秀峰身后不留骨灰

“伪法院即日停止活动,所有权力归由华北人民法院!”

爱国无罪,他是营救“七君子”的少数民族大律师

刑法刚刚实施就不照办,谁还相信我们会依法办事?

将国民党绝密文件交给周恩来、协助运送电台……后来受邀出席开国大典

亲历七位最高法院长,他有何感悟?

王永成:在死刑复核一线奔走三十余年

傅旭梅:一个人和他的时代

费宗祎:“参与起草民法典,今生不枉此行”

沈关生:曾参与1956年审判日本战犯的他,后与经济审判工作结缘

蒋志培:从“北大荒”知青到知产司法保护“尖兵”

蔡小雪:27载激流勇进,行政审判的守望者

高贵君:“最高法院办理的刑案,必须让人挑不出毛病”

看今朝·时代楷模讲

“我没事,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

17年前“老铁”,迄今滚烫!

“姜姨”来了

马彩云法官离开5年后,她身边的人这样说……

桑曲一滴水

周春梅:“说实话,干实事,脊梁不弯”

魏晶晶:红土地上的“孺子牛”

18年前重返墨脱,如今他怎么一点儿都没变?

方金刚:用生命践行着人民司法为人民的誓言

是什么让他放弃当乡镇领导,选择从书记员做起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

下乡归家,烫衣竟然烫下来十几只虱子!

翻开李庆军的19本日记,我们好想他

被人持斧威胁、火烧家门、黑砖砸窗……这位新疆法官为何说“我不怕!”

宋鱼水何以成为宋鱼水?

被称为“生死判官”、刑事审判“扫地僧”,他却自评很普通

原市政协副主席谋杀交通局长一案,他是怎么判的?

党校学习中诞生的“法庭上的独孤九剑”

与“老赖”博弈、不惧死亡威胁……这位80后执行法官为何这般血性?

窑洞里,她俯身去摸当事人伤残的双脚……

从软件项目经理到金融法院法官,“两捐骨髓”的爱心法官为法治代言

案件延期了,庭长却再也没回来

是什么让外省的群众慕名而来,点名向她求助解决自家的烦心事儿?

被弓弩、毒箭和柴刀威胁,这位法官一开始害怕,后来……

“老兵”永不谢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8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