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揭开五莲宗教文化的面纱
张传生
主题词:
《聊斋志异》五莲
宗教文化《金瓶梅》
内容提要:
三金和尚是封建没落时期佛门出现的人物形象
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卷七》有一篇专写《金和尚》的文章所说:“金和尚,诸城人。父无赖,以数钱鬻子五莲山寺。”在此,我首先说明,蒲松龄笔下的《金和尚》,既不是诸城人,也不是五莲人,他的原藉是辽宁省辽阳人。是他的姐姐将他送到《万寿护国光明寺》,也就是五莲山的佛寺。当时,他还是个儿童,开山大师明开,看到他一时落难,无家可归,令人可怜,破例为其剃度,削发为僧。
(一)金和尚传略
金和尚,法 海彻、字泰雨,俗姓金,辽东人,出身于名门巨族,是西汉名臣金日磾的后代。明朝末年,战事频繁,辽阳失守,泰雨一家19人死难于战乱,其余家人各奔东西,逃命失散,当时泰雨年仅8岁。泰雨的姐姐在战乱中丧夫失家,削发为尼。进了城东昙华庵。泰雨奔其所,幸免一死。时正值明将毛文龙在海外招募辽阳失散属下。泰雨姐弟二人混杂于难民队伍中,晓住夜行,经一个多月的时间,到达旅顺,乘船南下,船行驶后,遭大风浪阻隔。他们逆风而行一个多月,抵达皮岛。在岛上住了几天,毛帅拨调官船将姐弟二人送往西岸,到达高密单宦尼庵。住了好多日子后,姐对弟说:我们一家父兄70余人,死的死,逃的逃,现在仅剩下咱二人相依为命,形影相吊,流亡于此,不知今后漂流到何处,吉凶如何。我听说五莲山上心空大和尚,为人坦荡,乐善好施,是流离者归属的理想境地。我想将弟弟你送往那里去,尚且弟弟年幼,我一个女人家除此没有好的办法为弟弟安身。泰雨听了,虽不愿离开姐姐,但也别无他法。只好表示同意,奔五莲山而来。
开山和尚心空向来不喜欢儿童出家。然而泰雨出自显官门第,一时落难,无家可归,令人可怜,于是破例答应为他剃度。在方丈室里进行了摩顶受戒,时为天启丁卯年(1627年)。泰雨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得心空和尚喜爱。当有人对泰雨入寺提出不同意见时,心空便制止,并指出,日后山寺要依靠此人来支撑。后“彻公大震五莲,众乃服师先见不爽。”
心空和尚逝世后,泰雨北去京都,拜望先师。不久,正值流氛之变,泰雨安排人服侍先师,归休五莲,独留门户。
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大明覆灭,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建都北京,泰雨的伯父,从兄弟都随从入关,成为朝廷和地方高官,掌管大权。有一天,泰雨站在弥勒阁前,诸公朝退,与泰雨不期而遇。大难之后,又得团聚,十分亲热。他们劝泰雨还俗做官,他执意不从。
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担任太中丞的金廷献,带头从自己的俸囊中捐款资助五莲山寺庙建设,此后辽东人山东巡抚耿焞,辽东人,镇守沂州地方总兵李克德,分巡青州海防道周筌,周亮工,辽东人,青州府知府张文衡,曲允斌,以及青州府、诸城县和其他一些地方金姓宰官均为五莲山护法捐款。泰雨将这些钱,用于寺庙和山上其他建设,修筑了寥天阁,御幡楼,修复绕光明寺东西北三面的林凤经,凿山西北,创精舍数楹,山外置常住田等,使“贮藏有阁,会食有堂,饷宾有所,登眺有筑”,昔日的五莲山增光添彩,光明寺名声更加远扬。
泰雨朝中有人,地方上有靠山,腰中有钱,又名声大震,非一般和尚相比。上下山时,鸣炮九响显威风,仪仗列队示礼仪,当地官员也需仰视。
泰雨于康熙十四年九月八日患病辞世、世寿65岁。葬于其庄田林泉西北会稽山麓。
泰雨为僧众和周边村民寺院的扩建做了一些好事,当地民众给予公正的好评。
(二)蒲松龄笔下的《金和尚》
金和尚,诸城人。父无赖,以数百钱鬻子五莲山寺。小顽钝,不能肆清业,牧猪赴市,若佣保。后本师死,稍有遗金,卷怀离寺,作负贩去。饮羊、登垄、计最工。数年暴富,买田宅于水坡里。弟子繁有徒,食指千计。绕里膏田千百亩。里中起第数十处,皆僧、无人;即有,亦贫无业,携妻子,僦屋佃田者也。每一门内,四缭连屋,皆此辈列而居。僧舍其中:前有厅事,梁楹节梲,绘金碧,射人眼;堂上几屏,晶光可鉴;又其后为内寝,朱帘绣幕,兰麝充溢喷人;螺钿雕檀为床,床上锦茵蓐,褶叠厚尺有咫;壁上美人,山水诸名迹,悬粘几无隙处。一声长呼,门外数十人轰应如雷。细缨草靴者,皆乌集鹄立;受命皆掩口语,侧耳以听。客仓卒至,十余筵可咄嗟办,肥醴蒸熏,纷纷狼籍如雾霈。但不敢公然蕃歌妓;而狡童十数辈,皆慧黠能媚人,皂纱缠头,唱艳曲,听睹亦颇不恶。金若一出,前后数十骑,腰弓矢相摩戛。奴辈呼之皆以“爷”;即邑之人若民,或“祖”之,“伯、叔”之,不以“师”,不以“上人”,不以禪 也。其徒出,稍稍杀于金,而风鬃云辔,亦略于贵公子等。金又广结纳,即千里外呼吸亦可通,以此挟方面短长,偶气触之,辄惕自惧。而其为人,鄙不文,顶趾无雅骨。生平不奉一经,持一咒,迹不履寺院,室中亦未尝蓄饶鼓;此等物,门人辈弗及见,并弗及闻。凡僦屋者,妇女浮丽如京都,脂泽金粉,皆取给于僧;僧亦不之靳,以故里中不田而农者以百数。时而恶佃决僧首瘗床下,亦不甚穷诘,但逐去之,其积习然也。金又买异姓儿,私子之。延儒师,教贴括业。儿聪慧能文,因令人邑庠;旋授例作太学生;未几,赴北围,领乡荐。由是金之名以“太公”噪。向之“爷”之者“太”之,膝席者皆垂手执儿孙礼。
无何,太公僧薨。孝廉衰垤卧苫块,北面称孤;诸门人释杖满床榻;而灵帏后嘤嘤细泣,惟孝廉夫人一而已。士大夫妇咸华妆来,搴帏吊唁冠盖与马塞道路,殡日,棚阁云莲,旛言童芘日殉葬刍灵,饰以金帛;与盖仪仗数十事;马千匹,美人百袂,皆如生。方弼、方相,以纸壳制巨人,皂帕金铠;空中而横以木架,纳活人内负之行。设机转动,须眉飞舞;目光铄闪,如将叱咤。观者惊怪,或小儿女遥望之,辄啼走。冥宅壮丽如宫阙,楼阁房廊连垣数十亩,千门万户,人者迷不可出。祭品象物。多难指名。会葬者盖相摩,上自方面,皆伛偻人,起拜如朝仪;下至贡监簿史,则手据地以叩,不敢劳公子,劳诸师叔也。当是时,倾国瞻仰,男女喘汗属于道;携妇襁儿,呼兄觅妹者鼎沸。杂以鼓乐喧虺,百戏鞺鞳,人语都不可闻。观者自肩以下皆隐不见,惟万顶攒动而已。有孕妇痛急欲产,诸女伴张裙为幄,罗守之;但闻儿啼,不暇问雌雄,断幅绷怀中,或扶之,或曳之,蹩屑以去。奇观哉!葬后,以金所遗资产、瓜分而二之;子一,门人一。孝廉得半。而居第之南;之北,之西东,尽缁党。然皆兄弟叙,痛痒又相关云。
异史氏曰:“此一派也,两宗未有,六祖无传,可谓独辟法门者矣。抑闻之;五蕴皆空,六尘不染,是谓‘和尚’;口中说法,座上参禪,是谓‘和祥’;鞋香楚地,笠重吴天,是谓‘和撞’;鼓钲鍠聒,笙管敖曹,是谓‘和唱’;狗苟钻缘,蝇营淫赌,是谓‘和幛’金也者,“尚”耶?‘样’耶?‘唱’耶?‘撞’耶?抑地狱之‘幛’耶?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三)几点思考
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是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作品的素材多是取之于各地所发生的故事,来自于各地的人民群众,又是为人民群众所写作,扎根群众,源于群众。批判、揭露、鞭挞 会的黑暗,官场的邪恶,腐败、争斗和勾心斗角的恶浊时风。
1.金和尚艺术形象考问
一是金和尚是五莲山《万寿护国光明寺》的一代主持,法 海彻,字泰雨,辽东人,出身于名门巨族。明未从高密来五莲山寺出家,是开山和尚明开,看他是个儿童,虽然自己内心不喜欢儿童出家,但是,看他一时落难,无家可归,令人可怜,于是破例答应为他剃度,在方丈室进行了摩顶受戒,成为开山大师明开的得意门徒。
二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进士王士祯《分甘余话》卷四云:“国初一僧、金姓,自京师来青之诸城,自云是旗人金中丞之族,公然与冠盖交往。诸城九仙山古刹,常位腴田数千亩,据而有之。益置膏腴,起甲第。徒众数百人,或居寺中,或以自随,居别墅。鲜衣怒马,歌儿舞女,虽豪家仕族不及也。有金举人者,自吴中来,父事之,愿为之子。此僧以势利横行闾里者几三十年,乃死。中分其资产、半予僧徒,半予假子。有往吊者,举人斩衰稽颖,如俗家礼。余为祭酒日,举人方肆业太学,亦能文之士,而甘为妖髡假子,忘其本生,大可怪也。”王士祯是著名的朝廷命官,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其文中所述与蒲松龄之文的历史事实,完全相仿。
三是蒲松龄在《金和尚》一文中,将光明寺的金和尚描写成为一个无赖的儿子,花了几百钱卖给“五莲山寺”,自小当了和尚,由于年龄小就剃度削发为僧,不好好学习佛法,诵经打坐,而常常赶集,做小买卖,后来他的老师去世,有一点“遗金”,被他收藏在自己的名下,常常以此为本钱,到处贩卖羊只,他往往在卖羊之前。将出卖的羊只灌上大量的水,欺行霸市,欺诈牟利,以假充真,掺水使假,增其重量,骗取高利,垄断市场,成为当地的市霸。数年下来成为暴发户,大富翁,在山下,潮河、林泉一带,置田买宅,购买肥沃土地千百亩之多,让当地百姓种植,他坐收渔利。他所建的私宅、楼堂阁榭、金碧辉煌,各种建筑、屋梁、楹柱,柱端斗拱,雕梁画栋,气派无比。厅堂之后,便是他的寝室,“朱帘绣幕”兰幽、麝香喷出浓浓的香味,雕镂的檀木床上镶嵌精美的螺钿,螺壳、玳瑁、磨薄后刻成花鸟、山水、人物、各种故事,镶嵌于雕镂的家具、用具,各种器皿上,锦绣的被褥花花绿绿,豪华无比。墙壁上贴着美女、山水,著名古迹的画作。有数十个男女佣人侍侯,一呼百应,“轰应如雷”,每天都山珍海味,大摆筵席,歌舞升平,歌妓配唱,艳丽舞蹈,歌曲,不绝入耳。
金和尚每一出动,前后数十坐骑,奴辈佩带弓矢,武器,前呼后拥,呼之“爷”、“祖”、“伯”、“叔”,那里有僧人的样子。金和尚结交甚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宫廷到青州府,沂州府,诸城县的官员都与他有很深的交情,他以势要挟地方大员,让他们害怕自己,敢怒而不敢言,万万不能随意触犯他的利益,他的所作所为,要他们加以保护,实际这个金和尚成为当地的一个大地主,大富翁,大暴发户,称王称霸,独霸一方。
四是蒲松龄笔下的金和尚,在五莲山《万寿护国光明寺》确有其人,在《五莲山志》记载的金和尚,是一聪慧,有才能的寺院主持,是开山和尚明开信任,有能力,能撑起一边天的高僧。他利用自己是旗人的身份结识朝廷和各级官府的大员,得到 会上大批的捐款,对于扩建寺院,增加建筑物,增加景点,尽心尽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山志《金和尚传略》中,作了详尽、公道、公评的历史评价,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五是蒲松龄笔下的金和尚与王士祯所记载的金和尚,皆是劣迹斑斑的暴发户,大财主。从民间和文学的角度,挖掘出金和尚人生另一个侧面的形象,也是无可指责的。
蒲松龄笔下的金和尚,是一个艺术人物形象,既然是文学人物,艺术人物,就必须有许多艺术挖掘,艺术描写或艺术夸张,至于人物故事的真、假、虚、实,就无法考究了,我们还是抱有艺术的态度,艺术的眼光,正确理解艺术人物形象,采用艺术之道,对待艺术作品。
2.五莲宗教文化的开发和挖掘问题
我是土生土长的五莲人,是五莲的山,水养育了我,是五莲的父老乡亲培养了我,我出生在五莲的一个小山村,从出生到16岁,在故乡生活,读书,参加工作4年后,应征入伍,参军11年,转业后在五莲工作了14年,1992年秋调济南工作,在五莲生活,工作了整好34年。我将五莲的宗教文化归纳了8个字:“面广、量大、齐全、包容”的特点和特色。
一是面广。在五莲县境内道教、佛教,儒教等宗教文化,遍布全县。历史上有据可查,在莒县县志,诸城县志和日照县志,记载:比较有影响的寺院、道观有:五莲山光明寺;九仙山侔云寺,老母阁,卧象山,孙膑书院牌孤城等古迹。庐山群山有霞客院寺院。七宝山群山有后逊峰寺院,柴麓崮道观,徐家高化道观。有昆山寺院,昆山故城遗址。大青山、驼儿山、灵公山、潮河、许孟、林泉等寺院都是名震一时的著名寺院。
三是齐全。所谓齐全。是指在五莲境内,宗教文化的门类是齐全的。国际的三大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国内的三大教:道教、佛教、儒教,这5大教种,在五莲城,乡都能看到它们的踪影,各种教徒,形形色色,在各地活跃着。
四是包容:我在《纵论<金瓶梅>之谜》、(《金瓶梅》五莲方言考)等著作中,把五莲县境内称作是;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合一的圣地。三教融合,互不排斥,互相包容,共生、共存、共赢,这是五莲宗教文化长期共存,互相包容的特点和特色。
3.宗教文化面临的几个现实问题
宗教文化,是历史演变的文化现象,是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门类不同,信仰不同,内涵不同,形式不同对人类影响力不同的文化,它是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的,必然会受历史的局限,对其精华部分,要发扬,对其糟粕必须批判和抛弃。
一是宗教是人们的信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必须理智的认识宗教文化,古为今用,吸取其精华,除恶扬善,培养人们善良,道德、感恩、助人、施舍、互爱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人,做好人,做清正、清白、清净的好人。
二是当前宗教界出现了许多像蒲松龄笔下的金和尚那样卑鄙行为的僧人、道士和尼姑,他们一切往“钱”看,将自己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有的僧人承包寺院,大把大把捞钱;有的宗教界人士披着宗教外衣,兜售其奸,不干好事,有的明显捞钱捞得钵满,盆门后,隐居寺院,进了保险箱;有的知性人士好似看破红尘。隐遁宗教场所,不劳而食。还有一些好逸恶劳的投机分子,戴上一顶宗教人士帽子,披一身宗教人士的外衣,骗钱,骗财,骗色,将 会风气搞得乌烟瘴气。
三是一些宗教界的著名人士,利用宗教平台,大肆的敛钱,敛财,他们为了敛得更多钱财,利用一些贪官污吏保官,保命,保财,保飞黄腾达的心理,利用打卦算命,利用经典中的一些宗教模式,开展宗教活动,大肆侵吞国家、企业的资财、使贪官污吏更加贪得无厌,使宗教头领大肆敛钱,敛得钵满盆满。腰缠万贯。宗教场所腐朽、腐化、腐败呈恶化的苗头。
4、对五莲挖掘宗教文化的建议
《聊斋志异》揭开了五莲宗教文化的面纱、五莲的宗教文化光鲜、灿烂、辉煌,像是光彩亮丽的群星闪烁!像是百花园中,多姿多彩的奇葩!理应将它开发,挖掘,整理,加工,提高,形成规模,形成气候,建立平台,组织队伍,做为五莲文化强县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一是全面的,有高度的,具有战略眼光的认识五莲宗教文化,把挖掘、发现、整理,加工、提高宗教文化与文化强县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将宗教文化的研究成果,做为文化强县的战略成果,利用媒体和一切手段宣传研究成果,提高五莲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五莲县的一张光彩夺目的名片。
二是将《金瓶梅词话》诞生在五莲,与《聊斋志异》的研究结合起来。
《金瓶梅词话》是由于五莲县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道教、儒教、三教文化的圣地为基础,而产生的,五莲方言占《金瓶梅词话》各地方言的八成以上。五莲的地域文化,茶文化,中医药文化,方言文化,民俗文化,成为《金瓶梅词话》的重要内容,《聊斋志异》用篇章专事写五莲山光明寺、金和尚、对于宣传山寺文化意义重大。将这两部书结合起来研究,会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三是把研究宗教文化与旅游业、村居旅游业结合起来。
五莲旅游业打破瓶颈,建立起以两山、村居为骨干的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格局,将管帅温泉旅游,石场狩猎,青山太极拳基地,松柏、户部、叩官等地乡村游、五莲山、九仙山的寺院文化和景观的旅游业连成线。将白鹤楼、光明寺、仰止坊、靴石、孙膑书院,卧象山,牌孤城,丹土文化连接起来。形成二日游、三日游,游在五莲、吃在五莲,住在五莲,吸引游客,增加附加值。要有特色,要有更多的回头客。
四是建立平台,提高研究层次
文化强县不是政治口 ,而是具有丰富内容的,近几年。我们到泰安、聊城、菏泽、济宁几个地区参加国际或中国《水浒传》、《三国演义》理论研究会议,发现这些地区许多县成立理论研究院,学术研究院,副县级单位,独立机构,人员有编制,任务很明确,一是负责本县县域文化的挖掘、整理,加工;二是办一份刊物,做为研究平台,发布成果和论文。三是组织国际,中国研究学会组织的学术研讨会;
五是组织学术机构,大学教授的学术活动。
六是组织县内学者的学术活动。
七是为了深化文化强县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一要成立(《金瓶梅词话》诞生在五莲)学术研究会,组织机关善于研究的人员,文化部门,教育口有研究能力的学者、教师、研究人员,成立组织、选出领导人,建立学习制度,考核方法,论文达到出版水平,做为进升职称的硬件,利用寒、暑假举办学术研讨会,研习会。
二要同山东大学、青岛大学、日照的曲阜师大文学院建立学术交流制度,请在国际和全国学术组织担任领导的专家、学者博士师导师授课。
三是要近二、三年内筹备一次国际《金瓶梅》和国际《聊斋志异》学术研讨会。广泛宣传五莲。
四要由五莲县政协、宣传部的领导出面,到山东大学聘请中国《金瓶梅》研究会常务会长,中国《聊斋志异》学术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王平教授,组织文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博士到五莲给文化口,教育口党政机关的学者。研究专家授课,讨论,研究论文写作,共同编著几本论文集和专著,提高五莲的研究水平,提高学术水平。
1947年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洪凝镇中疃村。
1964年8月参加工作在五莲县人民委员会招待所职员。1968年应征入伍,戎戌塞外11载,在新疆昌吉、乌鲁木齐市,战士、班长、书记、副政治指导员、师政治部干事。
1978年9月转业回五莲工作,曾任县委党校副校长、县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兼县多种经营办公室主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级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书记;县电力局局长、党委书记。
1992年调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任副总经理。
1995年7月调山东省电力局机关工作,先后任鲁能集团副总经理兼实业总公司总经理;鲁能物业集团副总经理;鲁能农牧总公司总经理;鲁能恒源经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鲁能信谊集团董事长;山东电力 长、书记。
广而告之
本平台是为了方便老师们交流作品,格律诗词、古体诗、新诗,小说、散文、游记、杂文等都可以投稿;书法、绘画、摄影作品也可以投稿;但是,违规和有争议的稿件一律不采用,并且稿件要保证质量高。
欢迎大家赐稿!!!投稿邮箱:kgxxdlx@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