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盈利,B站还差几步?

每逢财 季,B站总要被讨论「盈利难题」。

这个季度也不例外,先看一组数据:根据哔哩哔哩今年Q3财 ,净亏损为16.13亿元,净亏损率达30.98%。事实上,这并不是B站的一家难题,爱优腾三巨头也难逃盈利陷阱,但这并不妨碍市场对B站的看好。换句话说,跳出纸面数据,看数据下的隐藏信 ,对于B站这样一家公司显得尤为关键。

B站今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1%,超过了市场预期,保持持续向好的节奏感:总体来看,今年1-3季度,B站营收分别同比增长68%、72%、61%,经营支出的增长和投资带来的亏损,是B站增收不增利困境的主要原因。

这就意味着,B站的问题出现在运营策略上。

B站的投资亏损,主要是集中在动画、漫画和游戏领域等,但要注意,这是B站的深耕领域,小规模的投资亏损,显然不足以影响B站接下来的动作,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B站Q3财 发布后,A股首家动漫类上市公司奥飞娱乐发布了一条公告,同意将四月星空100%股权以6亿元价格出让给哔哩哔哩。

四月星空,是知名漫画品牌“有妖气”背后所属公司,B站收购有妖气目的很纯粹,为了继续深耕国产动画,为内容输出做发动机,与之并行的事件是,B站拿到了支付牌照,这不禁让我们好奇:B站的盈利难题,是不是有了新解法?

财 上的新信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小破站”。

B站的MAU(月活跃用户数量)增长,一直超预期。21Q3公司MAU约为2.67亿,环比增长12.70%,根据B站的长期MAU目标,如果20-23年MAU的平均环比增速能达到6%,就能够达到4亿月活。

对于B站来说,高月活很重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B站要专注于破圈作品和受众圈层突破。

谈到B站的内容创作,就一定离不开三个概念:UGC、OGC、以及PGC。UGC是用户生产内容,也就是B站里面的一些个人UP主,甚至你的一条评论也可以被视为是UGC。但随着越来越多有着专业背景的博主入驻,PGC这种专业化的生产内容开始大量出现,UGC和PGC的结合,形成B站的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特殊模式。

据新眸推测,此次为Q3月活增长贡献最大的,应该是B站最新推出的OGC栏目。OGC一般指以专业团队打造的成型内容,比如OGC为代表的 站(爱优腾)和国外的流媒体巨头Netflix,他们内容均由内部自行创造或从外部购入版权。

B站在Q3上线了多个热门OGC内容,包括综艺《90婚介所》、《我的音乐你听吗》、《元龙第二季》,其中,《90婚介所》已经和最初B站的二次元定位产生偏离,朝着三次元进发的同时,也产生了破圈效应,让更多原本不是B站目标用户,也关注到了它。

需要注意的是,B站过去的OGC内容主要以番剧起家,但随着用户增多,B站正朝着纪录片、综艺、影视剧多维发展。因此,在内容侧上,你已经不能再拿弹幕版Youtube来定义B站了,它更像是Youtube和Netflix的集合体。

这种改变的效果很明显:B站Q3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88分钟,在视频领域保持了较高水平;大会员数量增长至1820万,同比增长42%;月均活跃UP主同比增长61%,月均投稿数量同比增长80%,拥有万粉以上UP主数量同比增长42%;日均视频播放量23亿,同比增长77%,月均互动数达102亿,同比增长86%,正式会员数达1.34亿人,同比增长38%。

“增长”,是近两年B站的关键词。

B站今年三季度平均月付费用户达2990万,同比增长59%,整体付费率保持在8.9%。付费率提高,一方面是因为B站拥有一批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且高黏性的用户,他们是内容付费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因为B站会员权限覆盖的付费权益更广,除了内容付费享受到会员专属作品和半价点播之外,在体验和消费权益上,B站也为它的大会员们提供了服务(比如支持杜比特全景音、提供会员购以及B币券)。

付费用户的增加,某种程度上改良了B站的营收生态。相较于2017年,B站总营收24.68亿元,游戏却占全年营收整体83.4%,2021年B站的商业化变得更有平衡,增值服务和广告服务也在慢慢扛起大梁。

商业化的新逻辑

过去B站是靠二次元起家建构 区文化,但赚的却是游戏联运的钱。

最近两年,游戏版 停发、发行总量被控制以及腾讯、 易等研发商自身流量补强,对于B站这类“发行商”和“代理商”来说,开始被局限。在这种情况下,B站需要新引擎,但B站的解法过于直接和粗暴,一方面自研游戏,但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投资游戏公司,利用联运带动自身IP研发,期待引发飞轮效应。

B站忽略的是,跳出“发行商”和“代理商”模式,就变成了“烧钱游戏”,精准的判断力很重要。

问题是,过去B站主要依赖第三方平台完成支付过程,为此B站也产生了大笔开支,过去三年向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服务费用分别为1080万元、2680万元、4200万元,逐年递增。所以对于未来的B站来说,拿下了属于自己的支付牌照变得十分重要。

但市面上评论这个动作验证了“互联 的尽头是金融”的说法,未免有一些牵强,对于B站来说,商业化并不意味着金融化。

B站的变与不变

稀缺性的视频 区,是B站现在给外界的印象。

但这也带来一些问题,大量用户涌入意味着B站需要做出更多的新变化。比如,2018年B站取消了过去严格的答题准入方式,新用户需要在与二次元动画相关的100题中答对60题,才可以成为正式用户,成为正式用户后就可以解锁弹幕、评论、投币等特权。

由准入制变为开放制后,B站内容方向也不再局限于二次元内容,开始向泛娱乐化方向发展,所以也就有了你现在看到的B站:分区逐渐增多。

采取视频内插入广告并与Up主进行分成的机制,在Youtube实行已久,B站也沿袭了这种逻辑:CEO陈睿曾经承诺过永远不加视频贴片广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广告没为B站带来可观的营收,现在的B站,显然已经找到了更好的方式去平衡 区文化与广告变现。

不做贴片广告,B站追求的是广告营销和视频内容有机结合。

B站将商业流量管理系统以及广告系统相融合,围绕花火系统打造B站的商业中台,成为了广告主和UP主的中间商,为UP提供更好的商业资源,一方面保证内容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变现效率,实现广告主和UP主的双赢后,B站再从中收取服务费。

就目前来看,B站的广告整体可分为:品牌整合营销和信息流广告两大部分。B站Up主可选择广告形式包括“弹幕、视频内橱窗(电商广告)、视频下广告”三种形式,B站独特的PUGC内容和UP主带来的“粉丝效应”,使得B站的广告变得独居一格:UP主的粉丝们劝UP主恰饭,像收到暗 般的进行品牌互动,然后以一种娱乐化的方式将合作广告展现给目标客户。

蜜雪冰城主题曲“充斥”B站,就是整合营销的最典型案例。

读到这里,也许你能得出一个结论,无论B站内容板块、业务占比如何改变,作品质量和 区生态永远是B站不变的着力点。换句话说,如果B站能够打通“内容—商业—反哺内容”的闭环模式,突破“亏损”魔咒也并非不可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11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