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高铁工地里的驻守工人|春节异乡人

春节,对于平时在外工作的人来说,往往意味着归乡与团聚。但是随着 会经济的发展和各种各样的其他原因,总有一些人没有办法在春节回到家乡,或者无法与亲人团聚。在新建京张铁路八达岭长城站,就有这么一群人,在春节期间选择了驻守在这里,坚守自己的岗位。

这里既有90后年轻人,也有40多岁的中年人,既有技术员也有司机……作为春节异乡人,他们的背后都有哪些喜或悲的故事?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春节异乡人》,听他们讲述身在异乡为异客的经历和感受。今天请听第二篇《京张高铁工地里的驻守工人》

戳音频,听更多精彩内容!

从北京市区出发,沿京藏高速一路向北来到八达岭滚天沟,在新建京张铁路第三标段工程所在地,刚刚吃过早饭的白佳宝顶着寒风从宿舍挪到简易钢板搭建的技术员办公室内,点开了电脑中的CAD制图软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作为一个本科主修土木工程的“90后”工人,白佳宝已经把上千张施工设计图以及的几十本书籍资料翻了好几遍,粗壮黝黑的双手布满皲裂。

白佳宝:旁边是钢结构加工厂,我们要做什么东西,需要画好一个图,做一个交底儿,基本是一个简图……

完成设计图,白佳宝和其他工友来到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2 斜井。沿着坡度10°的辅助导洞步行深入数百米,施工员在钻洞机器的轰鸣声中扯着嗓子交谈,脚下码放着等待安装的预应力锚杆和锚索,隧道侧面的施工工序图上写着“建精品京张,办精彩奥运”,大型运载车辆穿行不断。

八达岭隧道2 斜井施工现场

新建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是目前国内最复杂的暗挖洞群车站,虽然车站总长仅为470米,但是工程总建筑面积达4.1万平米,各类隧道总长度接近19公里。在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中,可以说每一个钉子钉在哪里,钉多深,从什么角度钉,都要白佳宝这样的技术员来监督。

八达岭长城站沙盘

白佳宝:这一根一米五的钻杆,进去了多久,判定上面的岩石硬度怎么样。越硬就打的越慢。第二个是看打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还有要看控制整体时间、对深度也要把控。

和南海北的工友们相处时间长了,来自内蒙包头的白佳宝在电话中也飚起了“四川普通话”。

白佳宝:电动车自坏喽?钥匙在杨哥那里吗……

上研究生、考公务员?白佳宝毕业后并没有走按父母安排好的路,而是选了铁路建筑行业,也曾遭遇来自各方的压力甚至反对。如今“儿行千里母担忧”,白佳宝的妈妈每天都用微信语音发来了一段段叮嘱,第一次在异乡过年的孩子让她放心不下。

白佳宝母亲微信语音:棉裤你试来来了么?能穿不?给你寄的(吃的)你弄了赶紧打开了放起来,别等坏了,要是不好了就冒(扔)了哇,不要吃了啊。

白佳宝正在看妈妈发来的微信语音

虽然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白佳宝来说,这是他第一次在异乡过年,然而对于这里的大部分铁路工人来说,在外驻守工地过新年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儿。

白佳宝:原本买的三 晚上的票,捉摸着回去待几天,但是看现场情况估计走不掉,走不掉算了,兄弟们不走我也就不走了。

2017年底主体工程基本竣工,2019年全线通车,新京张高铁不仅仅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 中的“京兰通道”的一部分,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后人们从北京到张家口仅仅需要50分钟。

施工示意图

工人:这是长这么大第一次(在外过年)。

工人:说实话,没有很大的准备,慢慢适应吧……因为我现在毕竟没有结婚。

中铁五局京张铁路三标段综合部副部长陈超,虽然同为90后,但已经结婚成家3年多,并且育有2个孩子,老大2岁多,老二刚满6个月。结婚后的三个年头,陈超都是带着家人在外度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人随项目走,家属随人走。

陈超:比如说这边京张高铁干完了,就调走。其他地方中标了,有工程了,人就过去。家属也就跟着工程调动一起走。

陈超:对,都跟着。

临近春节,综合部的事儿又多又杂,陈超已经连续加班了好几晚。对他来说下班回到员工宿舍逗一逗两个孩子,才是每天最放松和开心的时候。

施工员的宿舍

家人常在身边,确实照顾方面,但是这样的状态无法长久维持。孩子大了如何安排入学?没有户口能不能上学? 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成为特殊的“留守二代”,陈超的内心也有纠结。

陈超:考虑呢……小的话,如果小的时候上幼儿园在这边可能还能将就一下,长大了的话,就只能老婆回湖北老家看小孩。或者看看谁家父母方便就送回去照顾吧。

和陈超同一部门唐明,是项目部的一名司机,女儿唐雪去年刚刚考上大学。学校放寒假之后,唐雪就同老家的妈妈一起来这里陪老爸过年。2017年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29.7亿人次,唐明没有加入庞大的返乡潮,而是让家人来了一次反向“逆迁徙”。

唐雪:来这里过年,陪老爸,当时就知道可能回不了四川老家了。

对于唐雪来说,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然而新的成长环境尚未熟悉,老家的传统习俗也逐渐忘却。“在城市里,觉得自己是异乡人,回到家乡,还是觉得自己是异乡人”,今年43岁的唐明,已经多年未归。

电话另一头的老母亲:喂?

唐明:喂,妈。身体好嘛?我们就是今年工地上忙,不回去过年了,你和大哥、二哥姐姐他们一起,开开心心的……

老母亲:哦…

唐明:我最长连续4年没回老家过年了。

唐明:嘿嘿嘿……都比较理解吧。干了这一行,铁路工人工期这么紧张,都比较支持吧。

百年前“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人”字形的设计独特精妙,久负盛名。百年后的八达岭,层峦叠嶂未曾改变,新京张高铁穿越老京张铁路,“人”字型即将变成“大”字型。

中铁五局京张三标生产副经理段仕军:我们整个隧道两次穿越八达岭长城,一次并行水关长城,以后的铁路正线,会穿越老京张线,现在京张铁路这里是一个“人”字形状,新京张穿越后,就成了一个“大”字了。

新建京张铁路三标沙盘部分示意图

从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到北洋军阀无数混战,老京张铁路的每一截铁轨,都映射着中国百年发展的年轮。詹天佑曾高度评价当时的铁路工人:“非有体力魄力,心灵手敏之人,莫克竣工”。

百年后的今天,新京张铁路开建,白佳宝畅想着乘坐自己修建的高铁回内蒙老家过年,但是当下的任务,还是要踏踏实实,撸起袖子干,让一锹一铲都要对得起前辈们。对于大多数春节返乡的“候鸟”工人,京张高铁的工人更像是留鸟,留在了新京张铁路建设一线的这个家里。

白佳宝:我们搞土木工程的尤其是学土木工程的人,可能始终是觉得你要扎根到现场,能站到这种,虽然话说的有点儿假,就是站在祖国建设的第一线上,这是能刺激我有动力干活儿的很主要的一个原因。说实话,都是为了这个荣誉感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月24日
下一篇 2017年1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