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七旬老人寻找定居北京的亲人,目前已失联四十余年:怕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今年69岁的杨来福一直生活在山东潍坊老家,一个叫马宿村的地方。他的堂伯杨兆庆年轻时离家闯荡,先后定居丹东、北京,曾从“北京市腊竹芯甲41 ”向老家寄过一封书信。

这封信和上世纪五十年代杨兆庆拍摄于北京的一张全家福照片,成为现在杨来福寻亲的唯一线索。两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因行政区划调整,地址名称发生变化,而彻底失去联系。

杨兆庆寄来的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杨来福一直记挂着失联的堂伯杨兆庆和两位堂兄杨光福、杨建中。随着年岁增长,这份记挂成为一个心事,逢年过节都会念叨起堂伯一家人,“他们到底在哪里?过得好不好?”每次说着,两行眼泪便流了下来。

如今,杨来福所在的村子面临拆迁,由于担心堂伯一家人探亲时找不到“家”,他念叨的次数更多了。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愿,杨先生开始在 上发布寻亲视频,希望征集更多线索。

因地名变化,两家失联40余年

杨来福出生于1952年,今年69周岁,一直住在山东老家——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新昌街道办事处马宿村。

在杨来福模糊的记忆里,堂伯杨兆庆生于1917年左右。上世纪40年代,杨兆庆离开山东潍坊,去辽宁丹东闯荡,在丹东开了一个织布作坊,就此安了家。1945年左右,他的两个儿子出生,分别叫杨光福、杨建中。

那时,杨兆庆还曾从丹东回山东探亲。杨来福回忆,当时交通特别不方便,杨兆庆几年才能回来一次,中间都是靠书信联络,互相询问近况。

上世纪50年代末,杨兆庆举家搬至北京,定居在北京市宣武区腊竹芯胡同甲41 。杨来福回忆,堂伯搬到北京后,还曾带着两位堂哥回家探望,其间他们提到,不再继续丹东的纺织厂生意,而是在北京十三陵工作。但具体做什么,杨来福并不清楚。

杨兆庆儿子寄来的信。受访者供图

1955年,杨兆庆曾给杨来福寄来一张拍摄于北京的全家福。黑白照片里是一家五口,杨兆庆穿着中山装和皮鞋,与妻子一同坐在椅子上,身边是三个孩子。杨先生表示,父亲和照片中的大爷爷长得很像。

杨先生介绍,到上世纪70年代末,山东省行政区划调整,“尽管‘马宿村’这个村子的名字没变,但是从潍坊市名称到区划名称、街道名称,中间变了很多次。潍坊原来叫潍县,我们家所在的公 名称也都变了。”

之后,两地的亲人彻底失去联系,不仅再无一封书信,堂伯一家人也再没有回家探过亲。

一张照片、一封书信成为寻亲唯一线索

杨兆庆在外闯荡时,还曾提出要将杨来福带在身边,但由于杨来福母亲的反对,此事作罢。由于年幼丧父,杨来福和堂伯有着很深的感情。

和堂伯失去联络后,杨来福一直挂念着他们。上世纪80年代末,杨来福去丹东出差时,拿着杨兆庆的照片,问了一些当地人,“那简直是大海捞针,线索太少了。”杨先生说,当时父亲只带了照片,什么结果也没有。

杨先生还展示了一封落款于1961年5月28日的书信。这封信是杨兆庆的两个儿子写给他们二姑、二姑父的。泛黄的信封上显示,寄信地址为“北京市腊竹芯甲41 ”,收信地址为“山东省潍坊市治浑街公 王家寨子”。

杨兆庆儿子寄来的信。受访者供图

让杨先生颇为遗憾的是,这封信写于较早时期,之后还有很多书信都没有留存,而家人也已不记得更多相关线索。

如今,一张照片和一封书信成为杨来福寻亲的唯一线索。

书信中的地址现已不存在

胡同口有一个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制的介绍牌,上面显示,“腊竹胡同位于西城区东部,辖域西北部,虎坊路以东,东西走向为主。”据介绍,《光绪顺天府志》载有腊竹芯胡同。据传巷内曾多有做蜡烛芯为生的居民,故名。1965年,蜡竹芯胡同改名为腊竹胡同,如今胡同内主要为居民住宅。

腊竹胡同一位60多岁的王姓居民称,上世纪60年代前,还曾有“腊竹芯胡同甲41 ”的存在,但他不知道所住何人,现在是“腊竹胡同48 ”。

现居住在腊竹胡同48 的寇姓住户表示,并不知道这里有杨姓居民,“我打小就住这儿,没有你说的这人。但我知道,这儿的房子,以前是单 ,后来改成双 的。”

“怕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杨来福常常挂念着杨兆庆一家的近况,他想知道,为什么他们之后再没有回老家探亲,是否出现了什么变故。杨先生说,“因为那时候他们的孩子都挺大了,即使是行政区划变了,他们也知道老家是山东省潍坊市的。我父亲也特别想弄明白这个事情。”

随着年岁增长,杨来福提起堂伯一家人的次数更多了。除了堂伯,杨来福还总是提到堂哥杨光福,他们的名字相似,“光福从小学习就非常好,能写一手好字。孩子们都愿意跟着光福玩儿,在小朋友中很有威信,是孩子王。”

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愿,杨先生曾在北京市公安局官方 站查询了与杨光福、杨建中同名的人。发现在北京市区与杨光福同名的有4人,与杨建中同名的有118人。

但依然无法联络上他们本人。2020年,杨来福一家人曾想前往北京寻亲,但疫情打乱了计划。于是,杨先生开始在 交平台发布寻亲启示。2020年9月,他发布了寻亲短视频,截至目前,已获得1.6万个赞。杨先生表示, 友非常热心,有给他出主意的,有鼓励他的,也有对老人进行安慰的,“我都一一给他们回了私信。我觉得特别温暖,非常感谢他们。”

杨先生抖音寻亲。软件截图

2020年的小年,杨来福的孙子躺在床上午休,听到隔壁传来爷爷的哭声。家人一问才知,原来又是想到了下落不明的亲人。如今,村庄拆迁在即,杨来福想找到亲人的心更迫切了,“怕他们想要探亲,却找不到回家的路。”

如果疫情过去,仍没有找到亲人,杨先生将带着父亲来北京寻人。听父亲提得多了,杨先生也对大爷爷产生了好奇,“我父亲经常说,大爷爷很有能力,阅历丰富,他的孩子也都特别优秀。我也一直期望着,假如有一天能见一见那就好了。”

“无论结果如何,都想了却老人的心愿。”杨先生说,现在一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祖辈在什么地方生活,他们的老家在哪儿,也希望他们常回来看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