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软博会分论坛“互联 +政务服务”在太极成功举办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出席论坛并致辞,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副处长陈治佳解读了国家互联 +政务服务有关政策,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对互联 +政务服务的理论支撑和政务目标进行了专业讲解,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淮松就互联 +政务时代企业如何转型发展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委员成员、国标委金融标准化专家王毛路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如何在政务领域应用,太极和华为的专家还就太极和华为的互联 +政务实践进行了分享。

30日下午,由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主办,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互联 +政务服务”分论坛在中国电科太极信息产业园举办。本次论坛聚焦“互联 +政务服务”主题,为各界交流思想,达成共识,构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的环境和平台。“互联 +政务服务”是大势所趋,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部署,对于加快转变政府功能,优化政府服务,激活市场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互联 +政务服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上 这么一件事,更重要的是求新、求变,以互联 重塑当下服务。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

李颖巡视员在致辞中指出要深刻把握互联 +政务服务的内涵,李克强总理提出加快推进互联 +政务服务要进一步的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企业四处找为部门协同办,实现政务大厅与 上平台的融合,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李颖谈到构建互联 +政务体系应从三个方面理解:1、树立流动为核心,政务领域各类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和优化重构,都以数据流动为基础和核心,只有打破数据的壁垒,获取准确、及时、丰富的数据流,才有可能在硫化流程、提升服务、完善管理等方面实现价值。2、在整合数据的基础上加速推进技术、应用、服务、标准等融合创新,逐步形成覆盖全国;3、是以智能应用为路径,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深入挖掘数据价值,释放数据的价值,为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企业竞争力和市民生活质量提供支撑。

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

针对如何借助互联 +政务服务,打造智慧政府新形态?汪玉凯教授在演讲中指出政务服务绝不是单一的公共服务,互联 +政务服务中的政务既包括公共服务,也包括市场结合, 会管理,不能把政务服务简单理解为只提供政务服务,而没有监管。另外互联 +政务服务核心要义是管理智能化治理、智慧化服务。 一 申请、 一口受理、没有相关部门构建的 络平台,是无法运转的,是不能支撑一口受理的,只有满足这两个前提才能提供一 通办,一个 、小窗口,大 络。而这其中的基本逻辑就是运用互联 +政务服务,实行资源共享。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淮松

刘淮松总裁在演讲中首先分享了自己对互联 +政务时代技术、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及对IT企业带来的挑战理解。结合太极的转型实践,刘淮松分享了互联 +时期企业如何重新定义战略的思考。今年正值太极成立30周年,太极将围绕“固根基、展两翼”战略重新定义自身,完成新时期的战略升级。

太极智慧城市与云服务战略业务本部总经理肖益

肖益总经理介绍了太极的互联 +政务服务新生态、新模式和新服务,为大家分享了太极在北京、广东、海南等地的互联 +政务服务建设的成功经验。

太极政府事业一部常务副总经理尚健

太极一直专注于国家的政府信息化的建设,尚健副总经理分享了太极在文化监管行业的实践,也为互联 +政务服务大体系和总规划建立后,政务服务中的各条各块如何落地这一问题提供了实践经验。

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委员委员、国标委金融标准化专家王毛路

王毛路专家谈到提升智慧服务的服务水平,核心要素是解决政府内部数据协调的问题,挖掘数据价值。怎么样通过区块链技术把政府的数据释放,把政府数据能力是放给 会?关键在于数据本身的可信度,我们最早互联 是看新闻,收邮件,包括现在互联 完成了现在核心的一个点在哪儿?它完成了一个信息传递。区块链它完成了一个什么东西?区块链它本身不可篡改,可追诉,统一帐本,它的技术特征,架构在现在的互联 它完成了一个信任的问题,区块链本身传递了“信任”。我们在信息和信任数据的叠加上,我们可以预测到它的一个演化路径是什么?他的演化路径是“价值”。

华为政府业务部解决方案副部长沈濨超

沈濨超副部长演讲中提到近些年互联 相关技术快速发展,华为特别是聚焦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 等相关技术,从平台+生态的角度出发,支撑服务型政府快速落地。华为聚焦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深入研发和创新技术,打造技术+生态的双平台,依托华为云计算、大数据和公有云服务的联合解决方案能力,为助力未来互联 +政务服务型政府的创新和转型提供支撑。

高峰对话

论坛主持人 许诗军

高峰对话主持人 郭嘉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6月1日
下一篇 2017年6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