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
你所熟悉的软件测试类型都有哪些?请试着分别比较这些不同的测试类型的区别与联系(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
答案:
Compatibility Testing(兼容性测试),也称“Configuration testing(配置测试)”,测试软件是否和系统的其它与之交互的元素之间兼容,如:浏览器、操作系统、硬件等。验证测试对象在不同的软件和硬件配置中的运行情况。
Functional testing (功能测试),也称为behavioral testing(行为测试),根据产品特征、操作描述和用户方案,测试一个产品的特性和可操作行为以确定它们满足设计需求。本地化软件的功能测试,用于验证应用程序或 站对目标用户能正确工作。使用适当的平台、浏览器和测试脚本,以保证目标用户的体验将足够好,就像应用程序是专门为该市场开发的一样。
Performance testing(性能测试),评价一个产品或组件与性能需求是否符合的测试。包括负载测试、强度测试、数据库容量测试、基准测试等类型。
问题二:
什么是软件质量?
答案:
概括地说,软件质量就是“软件与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的需求相一致的程度”。具体地说,软件质量是软件符合明确叙述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文档中明确描述 的开发标准、以及所有专业开发的软件都应具有的隐含特征的程度。 影响软件质量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是从管理角度对软件质量的度量。可划分为三组,分别反应用户在使用软件产品时的三种观点。正确性、健壮性、效率、完整性、可用性、风险(产品运行);可理解性、可维修性、灵活性、可测试性(产品修改);可移植性、可再用性、互运行性(产品转移)。
问题三:
简述什么是静态测试、动态测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α测试 β测试?
答案:
静态测试是不运行程序本身而寻找程序代码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评估程序代码的过程。
动态测试是实际运行被测程序,输入相应的测试实例,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判定执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从而检验程序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并分析系统运行效率和健壮性等性能。
黑盒测试一般用来确认软件功能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目的是检测软件的各个功能是否能得以实现,把被测试的程序当作一个黑盒,不考虑其内部结构,在知道该程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或程序功能的情况下,依靠软件规格说明书来确定测试用例和推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白盒测试根据软件内部的逻辑结构分析来进行测试,是基于代码的测试,测试人员通过阅读程序代码或者通过使用开发工具中的单步调试来判断软件的质量,一般黑盒测试由项目经理在程序员开发中来实现。
α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问题四:
什么是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侧重哪些方面?
答案:
兼容测试主要是检查软件在不同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上是否可以正常的运行,即是通常说的软件的可移植性。
兼容的类型,如果细分的话,有平台的兼容, 络兼容,数据库兼容,以及数据格式的兼容。
兼容测试的重点是,对兼容环境的分析。通常,是在运行软件的环境不是很确定的情况下,才需要做兼容。根据软件运行的需要,或者根据需求文档,一般都能够得出用户会在什么环境下使用该软件,把这些环境整理成表单,就得出做兼容测试的兼容环境了。
问题五:
描述测试用例设计的完整过程?
答案:
需求分析 + 需求变更的维护工作;
根据需求 得出测试需求;
设计测试方案,评审测试方案;
方案评审通过后,设计测试用例,再对测试用例进行评审;
问题六:
bug如何划分,并描述生命周期?
答案:
bug划分从优先级、严重程度进行划分的;优先级:分高中低,是对bug的优先修改的顺序;严重程度:分高中低,是bug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注意:实际公司并不一定是高中低,也有可能是1、2、3、4或者p1p2p3)
生命周期:是指bug从新建到关闭的整个过程。详情看图。
问题七:
描述软件测试人员在每个软件整个生命周期中所负责的?
答案:
需求分析阶段:测试需要了解项目是干什么的、业务是什么?功能都有哪些?充分了解后有助于书写测试用例覆盖完整,评估测试工作范围提前安排;
概要设计阶段:测试需要了解软件的实现架构原理,方便测试深入及定位问题
开发计划:测试需要掌握开发的计划,以便于书写测试的计划。评估测试的时间、风险,以达到上线的时间要求;
编码:编码阶段研发提测可能会分阶段提交,测试就可以介入进行集成测试;
提测:正式提测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工作;
上线:上线后不算结束,测试需要进行线上跟踪测试,以防不可预知的问题出现。
问题八:
对测试最大的兴趣在哪里?为什么?
答案:
最大的兴趣,感觉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工作;
测试是一个经验行业,工作越久越能感觉到做好测试的难度和乐趣
通过自己的工作,能使软件产品越来越完善,从中体会到乐趣
回答此类问题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尽可能的切合招聘企业的技术路线来表达你的兴趣,例如该企业是数据库应用的企业,那么表示你的兴趣在数据库的测试,并且希望通过测试提升自己的数据库掌握能力。
表明你做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能力,也是为了更好的做好测试;提升能力不是为了以后转开发或其他的,除非用人企业有这样的安排。
不要过多的表达你的兴趣在招聘企业的范畴这外。比如招聘企业是做财务软件的,可是你表现出来的是对游戏软件的兴趣;或招聘是做JAVA开发的,而你的兴趣是在C类语言程序的开发。
问题九:
如何测试一个纸杯?
答案:
功能度:用水杯装水看漏不漏;水能不能被喝到
安全性:杯子有没有毒或细菌
可靠性:杯子从不同高度落下的损坏程度
可移植性:杯子在不同的地方、温度等环境下是否都可以正常使用
兼容性:杯子是否能够容纳果汁、白水、酒精、汽油等
易用性:杯子是否烫手、是否有防滑措施、是否方便饮用
用户文档:使用手册是否对杯子的用法、限制、使用条件等有详细描述
疲劳测试:将杯子盛上水(案例一)放24小时检查泄漏时间和情况;盛上汽油(案例二)放24小时检查泄漏时间和情况等
压力测试:用根针并在针上面不断加重量,看压强多大时会穿透
问题十 :
测试计划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测试计划文档的内容应该包括什么?其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答案:
软件测试计划是指导测试过程的纲领性文件:
领导能够根据测试计划进行宏观调控,进行相应资源配置等
测试人员能够了解整个项目测试情况以及项目测试不同阶段的所要进行的工作等
便于其他人员了解测试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有关配合工作
包含了产品概述、测试策略、测试方法、测试区域、测试配置、测试周期、测试资源、测试交流、风险分析等内容。借助软件测试计划,参与测试的项目成员,尤其是测试管理人员,可以明确测试任务和测试方法,保持测试实施过程的顺畅沟通,跟踪和控制测试进度,应对测试过程中的各种变更。
测试计划编写6要素(5W1H):
why——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测试;
what—测试哪些方面,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
when—测试不同阶段的起止时间;
where—相应文档,缺陷的存放位置,测试环境等;
who—项目有关人员组成,安排哪些测试人员进行测试;
how—如何去做,使用哪些测试工具以及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测试计划和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之间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测试计划主要从宏观上规划测试活动的范围、方法和资源配置,而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是完成测试任务的具体战术。所以其中最重要的是测试测试策略和测试方法(最好是能先评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