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转业“卖菜”,1年融资5轮,4年公司准备上市

近日消息透露,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考虑最快年内赴美IPO,至少募资3亿美元。目前,叮咚买菜正就发行股份等上市事宜与顾问机构磋商,上市讨论仍处早期阶段。

疫情的长期持续和反复,减少出门和在外就餐的频次,也影响了人们的买菜习惯,无疑让生鲜电商站上了风口,趁此机会,生鲜电商领域玩家们纷纷发起IPO计划,除了叮咚买菜之外,每日优鲜、美菜 均传出IPO消息。

退伍军人转业“卖菜”

公开资料显示,叮咚买菜运营主体为上海壹佰米 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它的创始人是梁昌霖,他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1990年服役于第二炮兵,2002年从部队转业后成为一名连续创业者。

初期,梁昌霖靠一款视频工具赚到了第一桶金——80万美元,随后又创立了母婴 区“丫丫 (妈妈帮)”,并基于丫丫 创建了 区项目“叮咚小区”,叮咚小区即是叮咚买菜的前身。

2017年5月,“叮咚买菜”正式上线,是一款自营生鲜平台及配送的生鲜购物软件,平台上有蔬菜、水果、肉蛋禽、鲜活的鱼虾、日配(米面粮油、调料)等产品。叮咚买菜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第一个月营收仅为几十万,而到2017年9月,已达日单6000单。

叮咚买菜大本营位于上海,截至2019年12月,在上海拥有254个前置仓、覆盖崇明以外上海全部区县的叮咚买菜。2019年,叮咚买菜开始走出上海,进入杭州、苏州、宁波、深圳,加速全国布局,在一线城市的基础上,新落点了华东、华北、华南等地区多个城市。截至2020年底,其服务范围覆盖为27个城市。

据Fastdata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生鲜电商交易额达1821.2亿美元,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交易额度。借助疫情,叮咚买菜开始迎头赶上。2019年1季度,每日优鲜和盒马鲜生分别以680万、402万的MAU牢牢占据着生鲜电商领域的头部,第三名的叮咚买菜该数据则为81万,差距甚大。

而到2020年2月,生鲜电商领域Top3的盒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MAU分别达到了1719万、1454万、1030万。根据极光数据公布的数据,叮咚买菜年MAU增长率为89%。在生鲜电商行业APP渗透率TOP10的排名中,盒马、叮咚买菜的活跃渗透率位列前二,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资本看好,一年融5轮

叮咚买菜日行千里的背后,离不开资本的重金下注。

自成立以来,叮咚买菜就受到资本热捧,目前已完成7轮融资,其投资方包括高榕资本、弘毅创投、琥珀资本、Tiger Global Management、红杉资本中国、CMC资本、老虎中国、今日资本以及鸥翎投资等知名资本机构的身影。

天眼查显示,仅2018年一年,叮咚买菜就于5月、7月、9月、10月、11月,连续完成5轮融资,但2020年未获一笔融资。

而2020年7月23日,每日优鲜宣布完成新一轮4.95亿美元融资,该笔融资也是生鲜到家行业目前的最大规模融资。

高榕资本深度参与了叮咚买菜的发展。从天使轮到A轮、B轮。一年之内高密度、大体量投资。除了看好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模式之外,高榕资本投资合伙人陈耀昌表示,叮咚买菜的复购率等数据让其惊喜。

今日资本徐新也非常看好叮咚买菜,在其B轮融资中投了两次,徐新还坦言:前置仓的春天来了。

前置仓模式,靠单量能否走出新的天地?

生鲜产品具有“刚需高频”的特性,但受冷链建设落后、运输成本高、用户习惯难以养成等因素影响,导致生鲜线上渗透率远低于服装、3C家电等行业。

我国是吃货大国,拥有巨大的需求量,但落后的冷链物流严重阻碍了生鲜电商的发展。来自中物联冷链委的数据显示,我们在果蔬、肉类、水产品上的冷链流通率分别只有22%、34%和41%。而欧美在95%以上,肉类更是100%。根据《中国物流统计年鉴》,国内生鲜损耗率约 25-30%,高于美国和日本20%。同时我国农业特色小农经济决定生产分散,进一步加大了生鲜运输难度。

2019年生鲜电商渗透率仅为6.3%,随着冷链建设完善和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的习惯培养,以及此次疫情的叠加影响,生鲜电商的渗透率有望加速上行。根据极光iapp数据显示,目前生鲜电商行业整体渗透率已超过8%,但是以国民刚需的角度来看,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早期生鲜电商多为B2C模式+自建物流,目前主要的线上“卖菜”业务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模式:“城市中心+前置仓模式”,比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传统生鲜电商业务通过电商大仓送达消费者,如京东到家;“预售+次日达+自提”的 区团购,如食享会等,还有店仓一体化模式,其最典型的例子是盒马鲜生。

“城市中心+前置仓”最早由每日优鲜在2014年开创,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发达城市,覆盖时效性产品品质更高人群。叮咚买菜也运用该模式,即在供应链末端消费者密集区布局存储、分拣、配送于一体的仓储点,让配送速度更快,租金可控程度高,相应的现金流周转也较快。同时,叮咚买菜拥有自己的配送团队,因此配送模式是“单点到多点”,很容易并单,配送员每日单数达70+单,比平台模式下“多点到多点”的配送效率更高。

尽管优势明显,但是相比而言,前置仓模式前期投入和经营成本非常高,并不具备传统线下门店的引流功能,平台拉新成本和营销成本也都非常高。叮咚买菜采用的前置仓库、自养骑手策略等均属于重资产、重运营模式,伴随业务的扩张,这些无疑都会迅速推高运营成本。另外,前置仓模式的订单充满不确定性,会导致货物积压风险,带来损耗,或者断货问题,这都是摆在叮咚买菜们面前的盈利难题。

生鲜电商商品销售公式可以简化为:毛利=成交额×毛利率=(订单量×客单价)×毛利率。要想减少亏损或实现盈利,大多数要在提高客单价、客单量下功夫。

多数生鲜电商平台最先解决的是“客单价低”的难题,拓展商品品类和服务则是他们的主要手段。2019年,每日优鲜SKU从1000个增长到3000个,且提供餐食、小红杯咖啡、活鲜等服务,同时,商品品类从生鲜扩增到日用百货,并且持续推出一定金额的满减优惠券,吸引用户凑单满减或减免配送费,不断拉高客单价。

与其它平台不同,叮咚买菜的发力点则在订单量上,从两方面发力:从商品品类上,抓取购物频次最高、导流优势最强的“黄金品类”,同时把控前置仓的SKU数量,将前置仓面积设置在300平米左右。按盒马鲜生CEO侯毅的分析,叮咚买菜以生鲜品类中保质期更短、更难经营、但是为“高频复购之冠”的蔬菜为核心,这与过去前置仓模式以水果经营为核心有很大区别。另一方面,叮咚买菜平台打出“0起送费0配送费,29分钟送菜上门”口 ,配送门槛低,一个前置仓辐射半径1公里左右,前置仓点位 络密度高,这些让他能做到更大单量。

梁昌霖认为,前置仓是一个指数模型,一个成熟的前置仓,一天2000单,客单价60元左右,一年营收是4300多万元。

据2019年海通证券测算的数据显示,以当前置仓面积约300平方米为例,假设平均租金水平为3元/平米,客单价50元,毛利率30%,单仓20个配送员、10个分拣员为测算标准,单仓在日均在1250单情况下,年亏损额为0.2万元,也就是说日单量超过1250单后,叮咚买菜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最新数据显示,叮咚买菜的日订单量已突破85万单,月营收超15亿元,前置仓数量超过850个,按此计算,单个前置仓日订单量已破万单,盈亏平衡或有望。而每日优鲜早已于2018年初便实现盈亏平衡,于2019年年底实现全面盈利。

生鲜电商一直是互联 最“拥挤”的赛道,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等所有互联 传统头部电商巨头都在摩拳擦掌,而2016年以来经营困难退出市场的生鲜电商平台不在少数,叮咚买菜能否在每日优鲜之后走出新的天地,还需要拭目以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