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年的大学毕业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都不是非常的乐观,每年的毕业生都有好几百万,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现在大学所开设的专业也是越来越多,有的专业就业是非常困难的,像生物工程、化学之类的,但是也有一些专业,由于其难度比较大,学起来比较难,所以就业还是不错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四个难度大但是就业前景非常好的专业,可谓是金饭碗了!
核工程与核技术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核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面,也就是什么都学,不过不同学校方向不一,导致不同学校的课程略有差别,比如西交、上交擅长热动,核工专业里面关于反应堆的课就要多一些,哈工偏舰船,南华偏探测与防护,于是相关课程份额比较大,成都、东华理工重点在采矿和测井。
推荐院校:清华、西安交大、上海交大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很多人觉得学机械就是天天进工厂,其实不是,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高等级的人才都是从事设计和监控工作。
推荐院校:哈工大、天津大学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掌握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技术创新、工程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目前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非常迅速,国家对于飞行器方面的人才需求非常大,不过一般都是需要著名大学才比较有前景。
推荐院校:西工大、哈工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不是一个新兴专业,从目前互联 的发展速度就可以看到,软件工程有多吃香,所以现在 会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非常大,而这一点从毕业生的起薪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这一行工作比较累,加班是常态,而且淘汰率比较高,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
推荐院校:哈工大、清华、电子科大
推荐阅读:大学如何选择热门专业,来看看这十大心酸专业,你中枪了么
四分之一大学新生对专业不感兴趣
背景链接:
有机构针对部分院校2015级、2016级本科新生的研究发现,八分之一的本科生有转专业的意愿。而北京化工大学招生办曾对本校2016级本科新生做过的问卷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一的新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近七成新生在填 志愿时对 考的专业了解甚少。
题目预测:
近期有媒体 道,一位负责大学招生的老师说,他被考生和家长反复询问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被录取到了不喜欢的专业该怎么办”?对于“录非所愿”的现象,你怎么看? 综合分析:
[观点]
进入大学校门之后大比例的后悔几乎是无法避免的,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乃至人生道路中,有没有“纠错”的渠道和机会。如果真觉得“录非所愿”,纠错的难度并不大,我们应积极应对。
[论证]
1、在成天喊素质教育,实际上应试教育阴影挥之不去的现实下,很多高中生对于 考专业了解很少。一个视野没有打开的人,让他重新选择一万次,也未必能够选到最心仪的专业。
2、现在,很多大学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学物理的改学历史,学中文的改学法律,笔者身边很多朋友有过在大学换专业的经历。还有一些更极端的案例,因为对大学和专业双双不满,干脆成天去别的学校旁听,找那些自己敬佩的老师私下切磋求教,最后直接从原学校辍学。尽管连大学文凭都没拿到,但那位朋友依然成为比较优秀的媒体人。
3、一时的“录非所愿”不可怕,可怕的是进入大学之后依然不知道自己的志趣所向。如果判断专业的对错不是基于自己的内心所向,而是看什么专业热门、什么专业看起来就业形势好,很可能导致一错再错,当初选专业是盲目的,后来换专业同样是盲目的。
[落实]
1、对准大学生来说,认识自己很重要,一方面要靠对自己兴趣爱好、职业倾向、就业规划等方面的多重匹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而非一味追求热门专业:比如擅长绘画并对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考虑室内设计或是土木工程等;而另外一方面高校也可以在招生时更好地将学科的学习内容、日常实践、就业方向向学生进行公开和展示,给出详细的专业化的指导建议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专业选择。
2、对学校而言,拓宽学生换专业的渠道则是很重要的一环,当学生试学一年后发现思维方式和专业知识难以在这一专业内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和突破时,可以帮助学生做职业测评更好地为学生及早找到适合发展的方向,当然学校也并非完全放开,一定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多引导多支持多鼓励学生自我的追求。
面试技巧:人际题目避免套路化的三个作答技巧
通过笔试入围面试仅仅是阶段性胜利,对很多考生来说,面试的成功上岸才更具挑战,更是一场硬仗。面试的考察比较多元化,围绕公职岗位工作的一般职业能力进行六大专项题目的综合测试,其中人际题目是较有代表性的,考察内容比较贴近真实的工作和生活,但往往考生们的作答容易千篇一律,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大家介绍人际题目避免套路化答题的三个作答技巧,供大家学习借鉴。
人际题目指的就是在虚拟的工作场景和生活场景中,预设一定的人物关系,考察考生在未来工作与生活中处理人际矛盾和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一,注重问题分析。
人际题目最常见的问法是“你怎么办?”这使得很多考生对于人际题目的答题侧重都在具体解决人际问题的做法上,但实际人际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建立在我们对人际问题对工作和对生活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基础之上的,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当首先针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表态,再谈具体解决问题的做法。这样一来,就能在第一时间让考官明白我们的出发点和解决问题的原则。比如遇到“和你一起合作的同事小李工作中消极怠工,你怎么办?”我们在答题之初首先告诉考官:“一起合作的同事的工作状态也是团队工作的一部分,同事的消极怠工极有可能是对团队工作有自己的不同意见或者生活上遇到了麻烦,我都应该积极应对和帮助。”如此,让考官了解我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基本方向,对后续的解决做法也更加认同。
第二,通过内容体现有效沟通
在人际题目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解决他人的问题,比如常见的有,同事的不合作、群众的不理解和投诉、与领导的意见不一致等等,这都需要我们运用有效的沟通来解决问题,很多考生在沟通上容易前篇一律或者只会讲大道理,这都容易让考官产生套路化答题的印象,导致低分。有效的沟通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内容体现的,在充分理解沟通对象的身份立场和当时的情绪状态,进而组织有针对性的沟通内容,比如遇到“单位同事不愿意下基层锻炼”我们的组织沟通内容时就要考虑到同事们很可能不了解基层工作的意义、对基层环境不了解、担心基层条件艰苦有畏难情绪等这样的立场和情绪,在沟通中要有效体现“向同事们说明基层工作不仅对单位的群众工作有益,而且对个人也是一次积累工作经验的宝贵机会;详细介绍此次下基层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消除同事的顾虑,也向他们讲明单位的政策,此次的下基层工作经历会作为今后职级评定和评优的一项重要参考,以此来鼓励同事们积极参与下基层工作”。所以有效的沟通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沟通内容体现的,考生们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沟通对象的立场和情绪,答出沟通内容的个性化。
第三,不要盲目追求阳光思维
在作答人际题目的过程中有不少考生盲目追求工作中的阳光思维,在答题时一旦遇到与自己相关的人际矛盾就盲目自我反省,紧接着就是积极表态,答出“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能力,搞好团队协作”等诸如此类的标准化语句,千篇一律。面试答题中的阳光思维指的是不把问题预想成难以解决,也不把沟通对象预想成无法沟通,绝对不是遇到任何问题都盲目反思自己,所以在人际题目作答的过程中还是要敢于表达自己积极的个人想法,不要脱离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比如遇到“工作中领导的批评”,就可以真实表达“面对领导的批评,当时的心情是有些沮丧,事后静下来想想,领导的批评是有道理的……”面对表扬也可以大方的告诉考官“接到领导的表扬,我很欣喜,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这会让我以后的工作更有动力”诸如这类积极的个人真实想法是可以真实表达的,当然要把握好一个尺度,一些不符合公职人员价值观念的所谓真实想法,是需要我们考生去改变的,在考场上一定要有所保留。
总而言之,想要避免套路化的答题,针对于人际题目,一定要把握好问题分析、有效沟通和阳光思维的尺度,这三个答题技巧都是引导考生们能针对性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出有自己个性化想法的面试题目,向考官展示出自己的实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