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知名的“种草式” 区,小红书APP成为了不少人手机里的必备APP。然而,日前有媒体公开指出小红书APP存在“向未成年人推送身体隐私视频”“存在未成年人性暗示内容”等一系列乱象行为,不少防范意识差的未成年人用户,除暴露个人隐私外,还有可能成为一些居心不良者的骚扰对象。
隐藏式推送
日前,有 友指出“小红书APP存在向用户推送未成年人私密视频”等问题。12月5日,央视新闻曝光了小红书APP平台存在未成年人性暗示内容、推送未成年人身体隐私视频的乱象,表示有用户发现,自己在搜索亲子话题相关内容后,被小红书APP频繁推送未成年人博主创作的内容,其中不少内容打着未成年人隐私的“色情擦边球”。
据此前媒体 道,来自成都的蒋先生表示,自己在“小红书APP”上搜索亲子乐园后,平台会不时地给自己推送一些“可能感兴趣的视频”,而且这些视频往往需要打开应用后才能看到具体内容,其中不少视频含有大量未成年人生活的片段。起初,蒋先生还以为平台是推荐了一些亲子相关的内容,但随后,越来越多泄露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甚至有些“打着擦边球”的未成人视频被持续推送。
而来自青岛的程女士也表示,自己的女儿经常浏览小红书APP的推送内容,为了寻找与女儿的共同话题,她也下载了该应用,关注女儿后,也让她有了惊人的发现,“除了一些女儿喜欢的手账、JK裙等内容外,女儿的关注里,有一些与女儿同龄的孩子穿着吊带、短裙,在镜头前扭动,显得让人有些不适,我也不知道女儿为什么会关注这些。”
青少年儿童保护
“处对象吗?”“老司机上车。”“妹妹,喜欢哥哥吗?”“好喜欢小细腰。”很难想象,这样的评论是出现在一个13岁女孩视频的评论区,而这名女生也曾在评论区对这样的“骚扰”回复称:“不喜欢大叔、不喜欢哥哥,勿扰我。”
此前平台的工作人员也曾回应称,目前平台是面向未成年人开放注册的,且注册对实名认证没有要求。只要有手机 、QQ、微信这些基本都可以完成注册。而对于一些涉及未成年人的视频,有客服表示,难免会出现监管疏漏,但是只要平台收到相关投诉就会进行核实。
平台回应:加大整治,及时处理
针对小红书APP出现的未成年人的相关乱象,有用户表示,这并非小红书APP第一次出现此类问题,早在今年7月份, 信部门曾就类似问题约谈包括小红书APP在内的一众平台,责令限期整改。不少家长也表示了小红书APP深刻担忧。
12月7日,小红书官方就舆论焦点,公开致歉,其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我们深知未成年人问题无小事,需要持续提升治理能力,加大治理力度。近期平台将启动新一轮未成年治理专项,提升未成年用户和相关内容的识别能力,并重点针对未成年短视频内容、评论区画风等问题展开治理。”
针对一些媒体提出的涉及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等问题,小红书官方也表示,在此前的未成年专项回查中已经将涉事未成年人用户处理掉。而对于实名认证问题,平台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用户要求实名认证。其中,包括新注册用户及发布笔记、评论用户等均需绑定个人手机 ,专业认证、带货用户需上传个人身份证等。
“被忽视”的圈层摩擦
2017年至2019年,小红书迎来高速发展期。用户规模实现了7000万、1.5亿、3亿三连跳。据此前媒体 道,截至2020年,小红书女性用户占比为90.41%,男性用户仅占9.59%,而其用户的年龄阶段18岁至30岁占比84%。
据2021年2月发布的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统计 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20至29岁 民占比17.8%,30至39岁 民占比20.5%,40至49岁 民占比18.8%,50岁及以上 民占比由2020年3月的16.9%提升至26.3%,未成年群体则高于16%。在这个大背景下,小红书除了积极拓展男性群体外,未成年人群体也成为了其亟待攻克的“难关”。
然而,在小红书积极引流的过程中存在了不少问题,“男女对立”“意思引战”“物化女性”“色情擦边球”等问题也接踵而至。此番,小红书被爆对未成年人“下手”,似乎也体现了平台中不同用户圈层之间的摩擦,未成年用户在软件使用过程中,接收了更多的“成人”化内容推送,也变得越发的“成人化”、“早熟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