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法学院学到了吗?
会见课怎样上才给力?
会见课怎样上才给力?
以前——传统式课堂
传统课堂
很难提前了解学生
一般是随机分组
只能按教师既定计划
过了,基本上就过了
现在——借助移动互联
移动互联
事先了解学生
根据学生情况分组
学生怕什么来什么
立此存照,练后对照
怎样才能如此给力?
给力!
亲爱的同仁:
展信佳!
您问我要如何做到会见课教学效果的给力突破?
您请看了——啊!锦囊在此!
1.选择一个在线表单工具,并学会基础用法
2.制作一个摸底表单,事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3.根据学生基本情况,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来进行分组
4.根据学生基本情况,设计具有很强个体针对性的练习内容
5.练习结束后,把学生摸底时填写的内容再发还给本人,供对照用。
给同仁的一封信
下面我分步来说说我们的具体设计和实践。
第一步 选择和学习在线表单工具
在线表单工具现在有很多,基本上都是基础功能免费,升级功能另付费。
但是免费的基础功能也就够用了。
例如,麦客,问卷星和金数据等。
第二步 搭建摸底用的问卷
通过摸底问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内容如何搭建呢?
以我们的实践为例:
第一页
第一页上的内容:
1.实名参与,以便事后反馈给本人
2.了解学生的会见经验
2.1如选“是”则会增加二题,了解会见类型、担任的角色,是否有两次以上的会见经历等信息
2.2如选“否”则不出现前述内容
3.了解学生对会见开局的初步认识
第二页
第二页上的内容:
1.了解学生对于会见开局功能的基本认识
2.了解学生对于好的会见开局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保障的基本认识
3.调查学生愿意在团队协作会见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就根据这个角色选择来分组吧!)
4.调查学生在会见过程中最担心什么问题的出现
(就根据这个来设置刁难他们的具体环节吧!)
第三步 把链接和二维码发给学生
将设计好的表单的二维码或链接提前发给学生,请他们在课前填写。
如果您想直接使用我们已经设计好的表单,也完全没问题,留言告诉我邮箱,我进行相关的后台设置。
设置完成后,请学生扫二维码即可。(根据发文规则,这里不许放,如果需要,可留言留下联系方式,私聊)
第四步 汇总回收调查表
通过表单平台,您可以将问卷填写记录以EXCEL表格的方式打包下载。
反馈
例如,可以只保留“接待时,您打算扮演什么角色”和“你最怕什么问题/情况”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并按照角色的答复来进行表格排序,例如:
排序
根据上面10位同学的个人意愿,可以提前将他们分为两个小组,主要接待者、辅助接待者、默默支援者各1人。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
充分尊重了愿意积极实践的学生的个人意见和选择,同时兼顾了会见经验的个体差异,将经验丰富的和无经验的组合训练,相互促进。
而围观者和选择“其他”的同学,则应视实际情况编入小组,并在实践过程中给予关注和鼓励,让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其中。
我就特意在开场的热身模拟小练习中,把选择了“围观”或“默默支援”的少数几位同学请到前面来做本次课的第一个全体观摩的练习,加深一下他们的印象:)
当时,看他们脸上惊讶的表情……
我知道,他们在想:
“为什么是我?!”
女款
为什么是我?男款
“我不想去!”
不想
可是,我偏不!:)
我就不!
第五步 课堂模拟练习
课堂模拟练习的具体步骤大家应该是已经非常熟悉啦,不再重复。
组1
组1全图
组7
组5、6
只想再说说“怕什么来什么”的新功能:)
老师可以和扮演来该当事人的老师/同学/当事人说好,根据事先分配的小组人员构成情况,把接待组自曝的“软肋”(来访者对自己不信任; 说错话; 不能提供好的解决办法; 没有良好的知识和经验储备; 来访者心情激动,表述不清; 自己的思路被来访者的话打乱; 不能控制场面等等)剧透给他们,让他们刻意制造接待组最担心出现的情形,让接待组的学员能有挑战自我的机会:)
第六步 课前立旗杆,课后对照反思
深入宇宙
表单的最大优点就在于把输入的信息都电子化留存了。
当课堂模拟练习完毕之后,再把每个学员自己在课前预想的那些文字和选项发还给他。
请他认真对比自己对自己的预估是不是客观和准确。
这样更有助于清楚地看到自我认知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以便校正对自己的定位,更好地投入到实践和学习中去。
您在法律实践教学中有何高招,欢迎指教和分享!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