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大学四年学的东西,是浪费还是解脱

可能废话比较多,请见谅~

大家好,我叫恒星,因为喜欢天文所以就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很多人以为我喜欢看星星,但是实际上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看星星,只是喜欢星空所体现出来的时空感,以前看过这样的一个句子,因为光的性质,夜空的每一颗恒星所代表的都是宇宙不同时期的样子,我看到的是8分钟前的太阳,16年前的牛郎星,25年前的织女星。抬头仰望星空便是在看宇宙的历史。

当想到宇宙,便自然而然有一种敬畏之感,感慨宇宙的广袤与人类的渺小。另外,“恒星”通恒心,我希望我能有恒心去坚持学完这个课程,完成所有的实战项目。

为什么要 名半撇私塾,这里说一下我的经历。其实我的专业是英语师范,在原本的计划中,我是想当一名老师的。第一是专业对口,第二是家长,亲戚都觉得做老师是一份很好的工作,劝我去做一名老师。大四那年,我也频繁去跑招聘,面试过学校的老师还有机构的老师,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会狠狠得给了我一巴掌,让我越来越认清现实,也很后悔没有抓住大学的日子好好提升自己,让自己更加有竞争力。一些事情只有经历过才会懂,但是回不到当初的时光了。毕业后有一些师妹问建议,也给了她们一些建议,但是可能也只有她们经历过才会懂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虽然自己的专业课英语相关的内容学得一塌糊涂,但是感谢在大学时光让我接触到了新媒体,让我的人生有了另外的可能性。在计算机协会做了宣传部部长。那时候,只是觉得这是一段辅助的经历,没有想到这段经历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越来越多次面试失败后,我开始审视自己,一开始是总结面试的经验,慢慢得就在想,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老师。专业知识不扎实,而且自己根本不喜欢英语,大学时候选择英语专业的时候其实自己没有认真考虑过。那个时候选专业,人生第一次面对如此重大的选择,一时有点不知所措,也没有真正得认识自己。突然就想到一段话,“有时候我们站在人生的三岔路口的时候,还以为只是众多平凡日子中普普通通的一天。”

大学四年我都学得很痛苦,没有兴趣,也尝试自己去喜欢英语,喜欢教学,但是始终很难。英语可能有很多有趣的地方,西方文化也很有趣。但是在学习的时候得先学习表面的东西,学习口语流利度,单词识记等等,我们在学习这些的时间花费了很多时间。经常感到有挫败感,有时候在想,语言只是一种媒介,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但是我们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二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母语国家几岁就懂的语言,经常如此让我没有成就感,也越来越没有兴趣。不过可能我是有些好高骛远吧,还没学走就想学人家飞了,任何东西都得从基础学起。

考虑转行我是有深思熟虑的,困扰我的有几个问题:

1.学习了四年的专业,就这样放弃了吗?

2.自己除了有点宣传部的经验,有几次写作获奖的经历,好像跟新媒体相关的经验就没有了。而且公司都是想用新媒体赢利的,之前更多只是用推文传达一些信息,并没有想过诸如目标用户到底是哪些群体,他们到底喜不喜欢,会不会买单之类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想了好久,也纠结了很久。最后换了角度,想到了一个概念,“持有成本”,我现在手里持有的这个东西,我目的是想要它帮助我的,而不是让它成为我障碍的。当持有它的所付出的代价大于它原本的价值,或许就应该舍弃。当它成为我想追求自己喜欢感兴趣职业的时候,就该学会放下一些。还有一点就是,突然现在有点体会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了,或许面试教师的失败对于我来说一时是祸,但是某种程度上是福,让我心中的天平更多倾向新媒体。更多去思考关于新媒体的东西,而不是把人生的道路锁死了。大家都说教师好,长辈们都说做教师好,体面,待遇好,也经常劝小辈们。但是他们很多时候都没有考虑过,小辈们真得喜欢做老师吗,真得快乐吗?适合自己吗?当去跟他们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就说很多时候没有选择,凡事都不能只因为自己喜欢什么就选什么。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心里还是很不甘,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的目的是为了快乐,结局是通往快乐,可是如果我的路程都是痛苦,那么我会感觉自己的人生很黯淡。我也不知道自己对不对,或许因为我有点幼稚,还没被 会狠狠毒打……或许以后我就不会这样说了。

之前在看积极心理学书籍时候看到这样的一个观点,当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工作会更容易获得幸福感,我希望我的工作是如此,我喜欢新媒体的工作,喜欢写作,喜欢分析类的东西,但是目前还不擅长,所以要让自己变得擅长。积极心理学还提到,“心流”的感觉容易收获幸福感,而写作,创作类的活动更容易产生这种体验。

对比了几家,如暖石,三节课之后,我更多倾向于半撇私塾。一开始,我还没想着 班,原因嘛,穷啊,还没有找到工作却一直花钱。

与此同时,我留意 上的招聘信息。一开始面试一家教育机构的新媒体运营专员,结果当然是挂掉了,第一次去面试新媒体,只带着几篇文章(而且是没有什么变现价值的文章,主要是文学类的),hr问上来更是不知道说什么,巴拉巴拉说了自己经历之后,hr问还有吗。答曰:“没了。”,然后hr也直说了我没有经验。他们想直接上手那种。

第二次面试我就不敢面试专员了,看到有招聘实习生岗位,我就去应聘了,稀里糊涂就上了,看了知乎几篇攻略贴,梳理了一下之前的经历之后,就去面试了。第一面是hr,第二面是市场总监,第三面是校长助理。不知道为什么,面试新媒体运营实习生这个岗位的时候还是感觉挺顺的,也不怎么紧张。(可能那时候想着失败也没有关系吧),不像是面试英语老师那样像个鹌鹑那样。

一开始入职对于新环境很不适应,本身自己有些内向,面对陌生人感到尴尬和拘束,特别是第一天,都不敢动弹,去厕所也感觉有些拘束。当晚辅导员催交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时候跟他随便提了一下,他也说了自己第一天入职也是不敢去饮水机倒水…… 心里就没那么挫败了。虽然第一个第二个星期还是比较拘束,现在也有些,但是慢慢好些了。领导交代的任务也大多能完成。虽然有些做得不是特别好。越是去做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所以打算去系统学习一下新媒体,于是又想到了半撇私塾。已经入职一个月了,工作后就有money了,所以就来 名半撇私塾了。(虽然目前还是用花呗,但是很快就能还完。)

利器推荐

写作类的一款软件,墨者,最心水里面的码字锁定功能,就是那个小黑屋功能,写不完不准出来,可以提高写作的专注度。还有一点就是数据分析了,因为有数据反馈,所以我更容易坚持下去。还有最后一点是可以和其他人拼字,这样子能找到一起努力的小伙伴。

喜马拉雅,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我最喜欢在上面听一些科普类节目,如科学有声音,如旭岽叨科学,曾经在好几个夜晚兴奋得睡不着。

另外,不做手机控也不错,还是专注力的软件,只有专注才能更好去完成一件事情。之前也用过其他专注类软件,比如说forest,但是惩罚只是树木枯了,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约束力。而不做手机控可以让手机变成一块砖,还挺狠的,但是专治我这种意志力薄弱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7月23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