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安徽日 》整版展示亳州风采!

7月24日,安徽日 “区域风采”版刊发整版稿件《主引擎发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亳州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进行了深入 道。

安徽日 电子版截图

全文如下

↓↓↓

主引擎发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亳州市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4项经济指标中,全市增速居全省前八位的有22项,前五位的有15项,前三位的有10项,第一位的有6项。GDP同比增长9.5%。全市经济呈现三大产业协同发力、“三驾马车”稳中加速、“三个口袋”不断充实、三大结构持续优化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三大产业协同发力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

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3%,比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创11年来同期最好位次。夏粮再获丰收,总产达314.2万吨,增长3.9%;单产增长4%。肉类总产量13.0万吨,同比增长2.2%;蔬菜产量97.9万吨,同比增长5.5%;水产品产量2.7万吨,同比增长4.8%。

工业生产运行良好,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发展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87.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8.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9.9%,煤炭开采洗选业增长8.3%。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增长25.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5%。

服务业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

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321.6亿元,增长11.6%,高于GDP增速2.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占GDP的48.7%,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52.1%。1至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69.1%,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30.5%。

“三驾马车”稳中加速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位次前移

上半年,亳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8%,较上月提高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创年初以来最好成绩,与阜阳并列皖北六市首位,居全省第2位,比上月提升5个位次。

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领跑全省

上半年,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21亿元,同比增长12.9%,较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首位,比一季度提升4个位次,创建市以来最好位次。其中,限额以上 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8%,比全省高出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6位,比一季度提升3个位次。

对外贸易稳中有进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为3.8亿美元,增长17.5%,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上半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2亿美元,同比下降4.2%,降幅比1至5月份收窄21.4个百分点。

“三个口袋”不断充实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民生支出进一步加大

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实现120.9亿元,增长10.2%,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财政支出220亿元,增长11.1%,其中民生支出186.4亿元,增长11.4%,快于全部支出0.3个百分点,占全部财政支出的84.8%,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节能环保、 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分别增长53.3%、23.1%、19.5%。

企业收入明显提高

1月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利润34.8亿元,增长13.3%,高于主营业务收入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利润分别增长88.4%、57.4%和22.3%。企业成本继续下降,1至5月份,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1.43元。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快于城镇

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05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居全省第4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农村、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541元和15801元,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5%,增速分别比全省高0.5个和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第7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12,低于全省的2.27。

三大结构持续优化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上半年,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7:36.6:48.7,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4个和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2.7个百分点。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第二产业快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出12.4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转型步伐加快

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5%,高于全部规模工业27.8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达21.6%,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5.6%,全省第2位,高于全部规模工业15.1个百分点居,较一季度提高8.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5%,高于全部规模工业4.8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投资保持稳健增长,同比增长1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领跑全省,增长60%,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4.8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实现高速增长,增长30.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创年内最好成绩。

创新活力强 转型结构优

亳州市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全 会研发经费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全市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长。2018年,市财政拿出2504万元资金对121家单位213个科技奖补项目进行了奖励。2019年,市级财政预算达到9350万元;共申 受理事项科技创新政策352项,奖补资金预计达3504万元。2018年,落实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总额达2.78亿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3002万元,科技投入带动了企业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全 会研发经费支出6.21亿元,同比增长26.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

亳州市不断改革完善科技奖励制度,激励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济人药业“中药大品种疏风解毒胶囊二次开发的系统研究及应用”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组建地级市以来该奖项“零”的突破;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质量控制检测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等两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济人药业疏风解毒胶囊专利荣获国家专利金奖,安徽九方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牡荆素填补了安徽省制药史上无中药一类新药的空白;2018年,16个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立项;成功申 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2项,发布科技成果登记275项,技术交易额1.02亿元;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授权发明专利470件,有效发明专利124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居全省第一位,13家企业开展专利质押贷款,贷款总额6998万元。

亳州市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步伐,亳州市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器械产业化项目获评“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二等奖,填补了该市医疗器械产品创新荣誉空白;3家企业项目入围“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复赛;成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三届亳州青年创业大赛,产生创业类、创意类奖项共5个。亳州青年众创空间、筑梦空间2家,众创空间成功入选国家众创空间备案名单,实现亳州市国家级众创空间零的突破,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众创空间6家,省级科技孵化器2家。飞翔、绿能、泓森槐联合创业3家星创天地,通过科技部备案。火炬计划中药特色产业基地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安徽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已经进行现场考察,正在准备视频答辩。

–End–

环保公益广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6月19日
下一篇 2019年6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