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0日,被誉为“中国最著名 红动物园”、拥有百万粉丝的西宁野生动物园发出了讣告,沉痛哀悼一只圈养的兔狲。
随后两天,关于这只兔狲的死讯持续登上热搜,成为知名度极高的 红。
其实在此之前,该兔狲就以丑萌的气质、不羁的眼神、方脸圆身的反差体形,成为 交媒体上的表情包常客。例如它的“定妆照”是这样的…
当然,光有妖娆的外形未免失之肤浅,深刻到近乎扎心的内涵,才是它“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的杀手锏:
公元2018年初,年仅3岁的该雄性兔狲,在第一次交配时仅仅持续了四秒钟,遂得名狲思邈(狲四秒)。
这项近乎传奇的“耻辱”记录,成为广大 民相互打趣、传播冷知识的绝佳题材,慰藉了众多雄性的自卑内心(例如12秒的雷书记?)。
但如今,众多沙雕 友悲伤地发现,斯狲已逝,四秒已成永恒:
它,再也不能在 友们热切的呼喊之下,一脸嫌弃地过来玩了。
而对于西宁动物园以及野生动物研究者而言,狲思邈的意外辞世,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讣告中一番插科打诨之后,最终严肃地总结道:
狲思邈的一生,未曾享受过辽阔的野外高原,未曾呼吸过凛冽的自由,但是他用自己的一生,让无数人知道、了解、关注、关心兔狲这一物种,并在我国兔狲人工繁育研究的道路上,立下了不朽的丰碑。
? 是谁害死了狲思邈?
在人类的普遍感受中,猫科动物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它们是大自然里进化出来的最顶级猎食者,给人类留下了基因层面的恐怖回忆;另一方面,猫科动物吻部较短、头大而圆,多具有大型眼眶,非常符合人类审美(真正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再配合以柔软的皮毛、优雅的体型,立马成为人们竞相交赞的“天生丽质”。
但是,总共14属、38种的猫科动物里,竟然出现了一个异端,那就是体形粗短的兔狲。
兔狲(学名:Otocolobus manul)是猫科、兔狲属的动物。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5千克,其中指名亚种较重,个别个体超过6kg,青藏亚种体重一般2-4kg。
兔狲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其视觉和听觉发达,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分布于亚洲中部地带向东至西伯利亚。
偏僻的活动范围、发达的神经感知系统、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使得兔狲长期游离于普罗大众视野之外,常人对它们知之甚少。
兔狲是一种夜生种动物,为了聚光,它的双眼很大,但瞳孔收缩成一个小圆点,圆点眼球搭配方形大脸,自然极具喜剧效果(注:家猫的瞳孔收缩为一条竖线,显得更加犀利,但萌点稍逊)。
再加上兔狲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在这个看脸的年代自然迅速走红,以奶凶奶凶的气质成为“吸猫界顶流”。
经典台词:你瞅啥?瞅你乍滴…
甚至于,因为类似的“方脸圆身”, 友们把兔狲与藏狐并称为“卧龙凤雏”,风头无俩。
表情超凶的兔狲,与一脸厌世的藏狐
但实际上,兔狲是一种极难驯养的野生动物。一方面,由于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一些对普通猫科动物危害不大的疾病(如弓形虫病),对兔狲幼崽致死率却极高;另一方面,兔狲生活于维度较高的高山及荒漠,且进食习惯较为特殊,因而饲养难度较大。
2015年,有关部门在青海省西宁市某市民家里发现了被圈养的两只兔狲幼崽。由于生活习性冲突,它们在被发现时状态并不好,均已瘦得皮包骨。不得已之下,西宁动物园实施紧急救助。它们中的一只,就是狲思邈:
狲思邈是中国唯一一只圈养的雄性兔狲。
在专业照养之下,狲思邈茁壮成长,成为著名的“圆滚滚”。
成年以后,它逐渐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2018年初试身手的“狲生污点”使它获得了“狲思邈”的诨名,而它的夫人则喜提“狲尚香”的花名。2021年,狲尚香诞下一女,起名为“狲大娘”。
完全可以预料,如果不出现意外,狲思邈的家谱里,很有希望再增添一位女将——与《水浒传》里在十字坡开黑店的那位同名。
惜天不假年,由于幼年时经历过长期的饥饿,狲思邈在成年后依然保持了快速进食、狼吞虎咽的坏习惯,并经常与妹妹抢食。这一特点,在西宁动物园发布的过往视频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
工作人员难过地回忆道,这次被鸡肉卡喉属于小概率事故,相同的办法已喂养多年、没出过问题,肉块也不大,却莫名其妙地被卡住了。狲思邈从出事到身亡,前后仅持续了一分多钟。
面对 友“为何要喂带骨头甚至带羽毛的禽类”的质疑,动物园回应称:
啃咬骨头可以摩擦牙骨,生骨肉能帮猫科动物洁牙,也能更全面补充营养物质。连毛带皮吃鸟类,有助于肠道蠕动。让猫科动物排便健康。
由于狲思邈是国内第一只人工繁育成活的兔狲,在饲养过程中需要不断尝试、改进,摸索出来一套科学方法。这也体现出工作人员实事求是的态度。
非要追究的话,在某种程度上,狲思邈的悲剧,来自于它幼年被非专业人员驯养的不幸经历。
? 野生动物与动物园的双向奔赴
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动物园中,西宁野生动物园(以下简称“西野”)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毫不夸张地说,西野是国内最穷的综合野生动物园之一。西野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园内生活着大批青藏高原原生动物。它是全球唯一一家有荒漠猫的动物园,也是中国唯一能看到兔狲的动物园,另外,西野的雪豹、秃鹫名声极大,动物资源非常“富有”。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野位于青海省会西宁,人口基数不大、经济基础薄弱(截至2021年,该市常住人口仅为247.56万人,GDP为1548.8亿元)的现状,制约了园区客流量与收入增长潜力。
目前,西野的成年人门票只需30元,在全国大型综合野生动物园里收费是偏低的。动物园年收入约2000万,根本负担不起日常运营成本(例如,西野的基础饲料费一项,就达到160万元),而西宁市的财力有限,仅能提供有限的公用经费。
而2009年西野从市中心的人民公园搬到远郊的西山,这让实际运营效果雪上加霜。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即使到了2021年,西野的整体外观也是这样的粗犷:
有 友在参观之后失望地表示:
这是我见过的最穷、最落后的动物园。
然鹅,就是这么一个连呼吸都充斥着贫穷感的动物园,却在42名饲养员的精心打理之下,1200多只动物表现出的极强的幸福感。
早在2013年,西野就开始推行“动物丰容”的先进理念。
具体而言,西野鼓励每个饲养员都提交丰容项目书,自己动手、保证动物们的丰衣足食。例如,为了保持鹭鸶的生活习性,饲养员们不厌其烦,每天多批次把活泥鳅藏于石头之下;让猴子流连忘返的秋千架,是由工作人员自己动手,由废弃旧轮胎改造而成。
据工作人员披露,雁鸭的栖身之所,是工作人员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二手水缸,再根据雁鸭的生活习性改制而成。这项“工程”发生的实际交易价格为:
45元。
工作人员在安装、调试雁鸭的“冬日度假别墅”
甚至于,动物园将丰容范畴从饮食、娱乐扩大到了动物的 交需求。例如豹馆工作人员发现两只雪豹生活习性接近,有限的日常接触相对友善,于是在科学论证之下作出了合笼的决定。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经费条件有限,但动物园管理人员从上到下,尽其所能,为动物们活得更快乐而努力。
知名自然博主“花蚀”曾参观了由工作人员以水泥石块砌成的岩羊区假山,用竹竿搭成的爬架、在树枝上栓木棍制成的悬架后,高度评价道:
西野草食区里的岩羊,是我在中国动物园中见过最好看的一群岩羊。
当然,尽管工作人员把动物照顾得很好,经费匮乏之下的物资供应紧张也是事实。例如动物们吃不上活鱼活虾,只能用冰鲜替代。
但无论如何,西野却始终坚守一条底线:
绝对不引进亲子喂投、动物表演等影响动物习性的项目。
然鹅,动物园总归是需要资金运营的。如果不复制动物园、水族馆的热门项目,收入从何处来?西野开辟了一条“ 红兴园”的新赛道。
2016年,西野成功繁殖出一头小雪豹“傲雪”,它是西野动物组团的“初代C位”。副园长齐新章为它开通了微博超话,还以傲雪为主角创作了连载小说《公主日记》。
优雅的傲雪开始走红。但所有人都没有料到,在西野随手补充的其他动物影像资料里,意外崛起了野蛮生长的超级大咖——兔狲。
最先,兔狲是以蠢萌的小短腿引发 友们兴趣的。而接下来,传奇般的四秒经历,让狲思邈火速出圈,不再局限于“大方脸、圆瞳孔”的妖冶形象。更绝的是,在西野公布的视频中,狲思邈是一个性格温顺的“受气包”,它不太习惯吃活物,曾被狲尚香赶出家门,唯一不怕的“活物”就是园长。
这么丰满的“人设”,自然就成为视频连载的流量担当。以至于2021年最火爆的参观旺季时,慕名而来的游客需要排3-4小时的长队。
由于狲思邈的异军突起,西野在 络中(尤其是年轻 民群体中)名声极大。它有完整的自媒体矩阵,光是抖音账 上就积累了超过50万粉丝,获得点赞1400多万。它发布的“小型猫科繁育”合集播放量接近千万次,不少 友为此捐赠猫抓板、猫爬架等物品,用于保持动物的天性。
西野的成绩甚至获得了主流媒体的肯定。2022年8月,青海日 、中央广电总台、光明 等媒体发布专题文章,探寻动物园与动物的和谐共处之道。
狲思邈们的引流,一方面让西野获得了“开源”机会,不但动物们得到了大量实物捐赠,生活体验显著提高,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也有所改善,大家的积极性再上台阶。另一方面,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动物们的生活习性,理解动物保护教育的多元性。
其实,西野的“大猫”很有名
在西野“火”了之后,齐新章对于“如何做好一座动物园”产生了新的认识。他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不能仅仅让动物吃喝喝好就完事,更不能以动物园是否盈利为标准:
从北京动物园的设计师张恩权那里,我明白了动物园存在的意义:“让游客在参观后获得的不仅是愉悦和知识,还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最终将所有的收获和感悟,体现于日常行为的改善,减小对环境的压力,让人类和野生动物都能更长久地存活在地球上。”
在西野动物园的大门口,矗立着一块宣传招牌,上面写着动物学家、“黑猩猩之母”珍妮·古道尔的名言: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
尽管名声变得越来越大, 友们捐赠意愿越来越强烈。但西宁动物园严格执行另一条原则:
只接受物品捐赠,不接受资金捐助。
这是一家有行动力、有希望的动物园。
? 我们需要怎样的动物园?
人类对大自然、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就像锯木头一样,有时候向前,有时候向后,但总体上逐渐往更深处发展。
在近代之前,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集中在利用动植物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服务。从这个角度说,死了的野生动物才是好的野生动物。
工业革命以后,上天遁地、无所不能的人类以科技手段,开始炫耀性开发。那时候,贵族绅士们通过打猎的方式,彰显他们的勇武之气;贵妇名媛们热爱野生动物的方式,就是把它们温暖的皮毛穿戴在身上。甚至于,博物学家们也不能免俗,他们热衷于把珍惜动物制成标本,放入自己的藏品室。
1835年9月16日,达尔文乘坐“小猎犬 ”,抵达远离大陆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该群岛距离最近的美洲大陆超过1000公里)。这个封闭的小岛生态激发了达尔文的灵感,在进化论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封闭生态环境导致的迥异生态,其实是相当脆弱的。人类拓殖、引入外来物种、肆意捕杀本地物种,导致了这片7500平方公里的野生动物天堂险些崩溃。例如曾经遍布群岛的象龟,因大肆捕杀食用而锐减。
1972年,动物保护者发现了最后一只加拉帕戈斯象龟。当时它体长1米,体重90千克。此后,它成为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象征,仅在2021年一年内就吸引了18万游客前来参观。由于这只长寿的象龟性格孤僻,拒绝与其他龟类配种,因而被命名为:
孤独的乔治。
2012年6月24日,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发表声明,在独自生活近200年之后,乔治正式离世。当地达尔文大道上的路标上写着:
我们亲眼目睹了加拉帕戈斯的灭绝(注:在西班牙语中,“加拉帕戈斯”意为“象龟之岛”)。
颇具黑色幽默的是,在乔治去世后,当地政府的第一反应是,把它制作成标本,向大众展出。
可见,对于人类来说,知道自己的斤两其实是很难的。
自上世纪以来,越来越多“被濒危”、“被灭绝”的动物,让人们思考生物基因的多样性,以及人类与野生动植物的和谐发展。此时,人类热爱动物的卓著表现,就是把珍惜动物关进动物园,集中保护。
相应地,对于动物园管理者来说,让动物们活着、繁衍后代是最重要的“正经事”,至于动物福利(例如动物们的生活习俗与活动特征),这似乎是不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某些省级综合动物园内,大象脚踏着坚硬的水泥地,免得地面出现开裂;长臂猿被关在四面封闭的铁笼里,全然看不到任何树枝。
而对于观众而言,看清楚动物长什么样子,在此基础上区分它们是否“可爱”,就已经行程圆满了。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近距离地喂食,能够看到拟人化的表演,那显然是“寓教于乐”、“欢乐开怀”的。
尤其是千禧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吐个槽,为什么又是房地产?为什么总是房地产?),原先位于城中核心地段的动物园纷纷迁移到郊区,主管部门变成了国家林业局,单位性质也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或者引入民营企业联合开发)。为了挣钱养园,动物投喂区与表演区几乎成为标配。
王小波说过: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众所周知,能够驯养用于表演的动物,无一不是智商极高的品种,例如陆生的灵长目动物与大象,水生的海洋馆三宝(虎鲸、海豚、白鲸)。在捕猎、囚禁后,它们要在牢笼般的环境里无休止地训练、表演,过着一眼望到尽头的生活。
这个缓慢受锤的过程充满绝望,让某些高智商的动物们走向了极端。
2016年,日本名古屋水族馆的雌海豚露露,主动杀死了出生仅4天的孩子。有生物学家估计,她是不愿意小海豚重复水族馆里被表演的一生。
2021年,加拿大某海洋馆驯养师在 交媒体上公布一只虎鲸向池边冲撞自残的视频。原因可能是它无法承受长达42年的表演生涯。
迫于巨大的 会舆论压力,澳大利亚在1985年,美国16个州28个城市从2017年后禁止野生动物表演。人们逐渐认识到:
打着爱护动物的名头,逼迫动物进行娱乐性表演,是人类满足私欲的一种表现。
2013年7月,为切实加强动物园的保护与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 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动物园协会编制了《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明确提到在野生动物保护和饲养工作中:
1,为动物营造适宜的生活环境,让动物能够表达自然行为;
2,杜绝各类动物表演。
我们希望,各大动物园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而不是打着“动物行为展示”的幌子,行马戏表演的事实。
? 丧钟为谁而鸣
我是历来对于动物园/海洋馆敬谢不敏的,这可能与本人幼时的经历有关。
改革开放初期,物质与精神食粮都很匮乏。那时候曾流行过各种走街串巷的马戏表演。而主角们往往是猕猴。我们称之为:
耍猴戏。
当时,只要付出半斤白米的代价,观众就得以进入戏班子的后台,近距离观察猕猴。
话说有这么一天,我兴冲冲地去看猴戏的后台,对着几只猴子龇牙咧嘴,乐不可支。
但随后,一只表演骑单轮车的猕猴演砸了,被牵入幕后时竟然小脸煞白,“扑通”一声就跪倒在耍猴师傅面前,双爪合拢,连连作揖。
然后,我就一脸懵逼地看到,耍猴师傅拿着细细的竹枝,铺天盖地的往猕猴身上抽。据说,这是行业内的日常规训。
从此,我再也不看猴戏,也极少进入动物园参观。
但在2021年,因为偶尔原因,我关注了极有温度的西宁动物园,并萌发了实地参观的兴趣,甚至还百无聊赖地想到:
等我有了闲暇与钞票,再与最亲密的人一起去西宁打卡。
现在看起来,这三个条件,似乎一个比一个苛刻。
然而,西野的存在仍然是有意义的。它是一个“硬件拉胯软件补”的神奇样本,为中国动物园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西野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曾表示:
我不否认“动物园是监狱”这种说法,但在我看来,动物园在人为之下,可以不是监狱。通过提高动物福利,发挥动物保护教育的价值,一点点,去弥补人类的罪过。
而对于因“亲近大自然”而自我感动的小资青年而言,他/她们应当明白,野生动物之美,在于自由展现的力量,在于朝气蓬勃的生机,而不在于对人类行为的拙劣模仿与互动。它们与我们一样,都是这个蓝色星球上的生命奇迹。
在《丧钟为谁而鸣》中,海明威开篇即提出: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岿然独存。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不要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