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黄色的鱼儿机器人沿着管道延伸的方向缓缓地向前游动,鱼眼处不时地发出耀眼的白光;当鱼儿游到弯道的终点,水池外的机器车瞬间发动,沿着地面画好的线路一路向前,朝着终点的方向开去。
这是本月25日在山东淄博举办的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决赛现场,来自重庆玉带山小学的参赛选手们的水下机器人项目带来的精彩表演。最终,该校参赛的学生中,6名获得一等奖、14名获得二等奖、8名获得三等奖,实现了在这个项目比赛上的大满贯。
背景墙是学生们历年参加比赛获得的荣誉
物联 创新设计
为运动员提供适宜生活的温湿度
今年10岁的张艺涵是玉带山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次比赛,他参与的项目是物联 创新。
张艺涵说,有一次他看新闻,说北方的运动员到重庆踢球,因为不能适应炎热的环境,导致发挥不理想,“平时去医院也会发现,同样是夏天,吹了空调后,有的人能够忍受,有的人却会感冒发烧,说明每个人对温度的适应是不一样的。”
从一年级开始接触到编程,张艺涵就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改变这一切,没想到今年参加比赛,梦想成真。
张艺涵的物联 创新设计
利用红外传感器
实现水陆检测无缝衔接
11岁的龚奥栩今年是第二次参加决赛,相比去年在内蒙古参加比赛时,她说今年自己多了几分淡定。
“去年比赛的项目是格斗机器人,今年参赛的项目是水下机器人,需要检测水下油管、水管是否有漏点。”龚奥栩说。
边说边组装,组装好后,龚奥栩把机器人放在水里进行测试,从不能前行到能前行,最后,机器人能顺着管道弯曲的方向顺利拐弯,小姑娘紧张的表情终于舒展开来。“那天比赛,我也有点紧张,最后还好,成功了。”
她的设计是利用红外传感器的功能,实现机器鱼的水下检测,同时,通过红外传感器与陆地上的工作车相连,两种设备无缝对接,“在遇到又有水又有陆地的情况,一旦机器鱼完成了水下检测,通过红外传感器发送信 给小车,车子就能进行陆地上的检测。”这一改动,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红外线感应让水陆检测无缝衔接
增加语音播 程序
未来还能实现水下焊接
10岁的陈菁悦是四年级的学生,同样参加水下机器人比赛的她,在机器鱼亮灯提示漏点的基础上,编写了语音播 程序,让机器鱼能更精准地汇 漏点在哪里。
龚奥栩(蹲)和陈菁悦一起动手组装
相关>>>
为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这所学校建了一个动手天堂
玉带山小学教学楼四楼,有一个偌大的实验室,里面有许多3D打印机,各种各样的设备一应俱全。
在实验室的门口,是一个偌大的沙盘,张俊锋老师说,这是孩子们在电脑上设计好了以后,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精美的两江交汇、朝天门标志性建筑——来福士大楼……
如今,这个实验室也是机器人 团的同学们上课的主要场地,“在这里,主要是让他们动脑、动手,释放自己的大脑,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9岁的邹雨桐同样去淄博参加了这次比赛,相比另外两位接受采访的女同学,邹雨桐说,学编程最大的收获,是让互助精神影响着自己。
邹雨桐说,最开始参加机器人 团,主要是觉得好玩,但后来发现,机器人很容易坏,维修时时刻刻需要用到编程的知识,而自己的知识又是有限的,“每次遇到困难,我想的就是去找其他同学帮忙,很多同学的知识汇集在一起,最后协作解决问题。”
同学们相互帮助,协作解决问题。
新闻调查>>>
循序渐进才不会让编程学习成为穿堂风
如果你对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不了解,那么说到编程,家里有孩子的你,一定不会陌生。
2018年,重庆市教委发布《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的通知》,编写计算机程序,今后将成为重庆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根据该通知,重庆市将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普及以必修课程为主的编程教育。其中,小学3-6年级累计不少于36课时,初中阶段累计不少于36课时,高中课时则按照国家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开设。各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编程教育专职教师。
据悉,编程教育起源于美国,至今不过四五年时间,已被欧洲、日本纳入必修课,新加坡2017年把编程纳入中小学考试。在编程教育方面,重庆走在了全国前列。
基于此,编程才会在家长之间刮起一股不小的风,包括童程童美、贝尔机器人、小码王等学编程的机构也是人满为患。
家住沙坪坝区工人村的陈女士家里有一个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本来都已经戴上眼镜的儿子,还是经不住“剧场效应”的影响,去 名学了编程。
从那以后,儿子没事儿就喜欢在家里玩电脑做编程软件,“我觉得他很喜欢,还是比较支持。”而至于学了编程未来有何用,陈女士的目标很明确:“编程可以参加竞赛,只要能在全国的信息奥赛中拿奖,对于高考就有很多益处。”陈女士坦言,没有目标,肯定也不会送孩子去学,毕竟现阶段学习,一切以成绩为主。
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教育部门都出台了政策支持编程进入校园,如果在他们这个机构学,可以根据孩子接受的程度不同,选择不同的科目,“一般小升初的孩子学C++,初学的会选择Scratch和Python语言。”
对于市场上呈现出来的这种情况,重庆一中信息技术老师葛静表示,学校里的学习是有很严格的层次的,家长基于发展兴趣的目的让孩子去进行启蒙式学习没问题,一旦带着很强的目的性去学,孩子就难免要进行超水平的学习和超负荷的训练,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我亲眼看到钢琴十级的孩子这辈子都不想碰钢琴,因为学习留给她的痛苦远远多余快乐,编程同样如此。”葛老师建议,如果孩子有很浓厚的兴趣,应该去想办法延伸他的兴趣,循序渐进,这样才会实现兴趣与学习的结合,避免一阵风现象的发生。
玉带山小学的信息学比赛带队老师张俊锋表示,信息学和所有学科一样,都有入门、基础、提升各个不同的层次,如果没有掌握好这个层次选择跳跃式的学习,很容易导致知识构建体系坍塌,最终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失去学习信息学的初衷和目的。“只有循序渐进地学,才不会让编程学习成为穿堂风。”张老师说。
——END——
关于中美贸易战,这些消息都是假的!搜“中国 ”抖音 (787874450),看你想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